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重组新城疫病毒HN与F蛋白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5只1日龄SPF鸡随机分成5组,1~4组分别于10日龄接种φT4、φT4-Z1-HN、φT4-Z1-F、φT4-Z1-HN φT4-Z1-F油乳剂疫苗,第5组接种ND弱毒疫苗,25日龄加强免疫一次.结果表明,重组HN和F蛋白均能诱导ND抗体产生,但抗体水平显著低于用弱毒疫苗免疫的第5组.60日龄时用100LD50NDV强毒株攻毒,第1组鸡100%发病和死亡,φT4-Z1-HN和φT4-Z1-F免疫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15.8%;用φT4-Z1-HN φT4-Z1-F和ND弱毒疫苗免疫的第4、5组鸡无一死亡. 相似文献
2.
表达新城疫病毒F HN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遗传稳定性和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全病毒灭活苗和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种预防新城疫(ND),虽然这两种疫苗都能产生较好的保护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因此迫切需要研制新型高效疫苗用于防制该病。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进行着ND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NDV—F、HN基因在多种载体中得到表达并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力。本实验室已构建了表达NDV F18E8株F、HN基因的重组疫苗rFPV—F、rFPV—HN。本研究对这两种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遗传稳定性以及对SPF鸡和商品鸡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DNA疫苗诱导对新城疫病毒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探讨了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茵为栽体传递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可行性。将含新城疫病毒(NDV)F48E9株融合蛋白(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ZJ111/pcD-NA3一F菌株),以10^8CFU进行首免,2周后二免,三免后4周攻击强毒株F48E9,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时设只含空载体pcDNA3的ZJ111/pcDNA3菌株对照及口服PBS对照。结果表明:重组ZJ111/pcDNA3-F菌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达64.7%。重组ZJ111/pcDNA3-F菌株不仅能诱导雏鸡产生NDVELISA抗体,而且诱导产生的法氏囊B淋巴细胞和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高于ZJ111/pcDNA3时照组。这些结果提示,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不仅可直接将NDVF基因呈递给鸡体细胞进行表达,产生抗NDV的体液免疫,而且还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抗原基因的表达量及表达抗原的免疫原性有直接关系。为了提高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HA基因DNA疫苗的表达量,增强其免疫效果,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将H1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1/01(H1N1)的HA基因密码子优化为猪体内偏嗜性密码子optiHA,同野生型A/Swine/Guangdong/1/01(H1N1)的HA基因分别与真核表达载体PCAGGS连接构成重组质粒PCAGGS—optiHA和PCAGGS—HA,然后分别转染293T细胞,48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Ⅲ基因的瞬时表达蛋白情况。将质粒PCAGGS—HA、PCAGGS—optiHA以100μg/只的剂量,采用后腿肌肉多点注射的方式,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同时设立空载体PCAGGS对照。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三免2周后对每组以10^3.87 EID50的A/Swine/Guangdong/1/01(H1N1)进行攻毒。采用ELISA、血凝抑制试验、细胞因子检测和肺组织病毒含量测定等实验评价这两种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HA基因密码子优化的DNA疫苗可显著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应答水平,攻毒后免疫组PCAGGS—optiHA的保护效力明显高于免疫组PCAGGS—HA。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有效的SIV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免疫鸡群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免疫鸡群中分离到9株新城疫病毒(NDV),其中5株为强毒株,4株为中强毒株。用RT—PCR扩增F基因cDNA片段,并将其分别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分离株F基因长度为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其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0%~99.8%;但与常见疫苗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7.6%~92.2%,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112R-R-Q/R—K—R—FI—G^119,均属于基因Ⅶ型NDV。 相似文献
6.
鹅源新城疫病毒HN基因“自杀性”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鹅源新城疫病毒"自杀性"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将鹅源新城疫病毒HN基因片段克隆到自杀性DNA疫苗载体pSCA1中,构建了表达HN基因的自杀性DNA疫苗质粒pS-H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实现了HN基因在该细胞中的表达。将该疫苗和常规DNA疫苗(pc-HN)分别免疫鹅,结果表明,在诱导体液、细胞免疫和攻毒保护方面,pS-HN均优于pc-HN,这为进一步评价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CpG基序对新城疫病毒DNA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CpG基序对新城疫病毒(NDV)DNA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NDVF48E9株的F基因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和含有3个CpG基序的载体pVAX1-CpG中,分别命名为pV-F和pVC-F,体外表达检测结果显示,pV-F和pVC-F外源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别。将pVAX1、pVAX1-CpG、pV-F和pVC-F经腿部肌肉多点注射3周龄SPF鸡(200μg/只),2周后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二免后2周通过滴鼻以103EID50NDV的F48E9强毒株进行攻毒。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组的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VC-F免疫组的抗体水平高于pV-F免疫组;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表明,pV-F和pVC-F免疫组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1);攻毒保护率结果显示,pVC-F和pV-F组的保护率分别为60%和50%,对照组为0。以上结果表明,CpG基序对机体细胞免疫反应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表达含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GP5基因DNA疫苗的死疫效应,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将GP5基因的密码子改造为猪体嗜好的密码子,并将其作为免疫原基因,连同野生型GP5基因,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构建重组质粒pIR-optiGP5和pIR-GP5.将这两种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转染后48 h,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P5基因的体外表达情况,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显示重组质粒pIR-optiGP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多于pIR-GP5。为了评价DNA免疫质粒pIR-optiGP5的免疫效果,选取30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将pIRES1neo、pIR-GP5、pIR-optiGP5分别以100μg/只剂量,进行肌肉多点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同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试验等方法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显示:DNA免疫质粒pIR-optiGP5在二免后即可检测到荧光抗体,而pIR-GP5在三免后才能检测到;且发现用pIR-optiGP5质粒免疫小鼠,其CD4^+、CD8^+ 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特异性刺激指数均高于pIR-GP5免疫小鼠,推测经过密码子优化的GP5基因其蛋白在小鼠体内得到了较高水平的表达,并诱导了较强的免疫应答,这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有效的PRRSV DNA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复合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建立一种简便、快速而且能同时检测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分别标记NDV单克隆抗体6C4和AIV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检测探针。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用微定量喷头喷好2条病毒检测线(T线)和1条羊抗鼠抗体质控线(C线),制备复合型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结果在10 min内,可同时检测出两种病毒。试纸条检测NDV的灵敏度比HA试验结果提高8倍;AIV重组抗原的检测灵敏度为1.7μg/mL。两种病毒互相测试,未出现交叉反应。用缓冲液对照测试结果为阴性。在密封、干燥、低温的条件下,试纸条的灵敏性与特异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本研究建立的NDV和AIV免疫层析检测法具有特异、灵敏、稳定、操作简单等特点,符合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增强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NA疫苗、病毒和细菌活载体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日益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DNA疫苗在许多方面优于传统的灭活苗和减毒苗,但其免疫效果的稳定性和确实性方面尚存不足。影响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目前,多数研究者主要通过目的基因的选择、促进外源基因在体内表达、改善疫苗导入方式以及辅以免疫刺激序列和免疫佐剂等方面来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DNA疫苗在免疫效果方面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则它进入临床使用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流感病毒rPan09(HA和NA来自A/California/04/09,其余6个片段来自PR8的重组病毒)的HA基因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将其密码子优化为哺乳动物体内偏嗜性密码子opti-HA,同未优化的rPan09的HA基因分别与真核表达载体pCAGGS连接构成重组质粒pCA-optiHA和pCA-HA转染293T细胞,48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HA基因的体外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A-optiHA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pCA-HA。为评价这两种重组质粒的免疫及保护效力,选取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将质粒pCA-HA、pCA-optiHA以100μg/只的剂量,进行后腿肌肉多点注射,同时设立空载体pCAGGS对照,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结果表明DNA疫苗pCA-optiHA可显著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三免2周后用107.45EID50的rPan09采用滴鼻方式进行攻毒,用Real-time PCR及制作肺组织石蜡切片检测DNA疫苗的保护效力。结果表明,pCA-optiHA免疫组的保护效力明显高于pCA-HA免疫组。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有效的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目前中国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优势基因VIId型的毒力机制,应用反向遗传技术将我国优势流行基因VIId型强毒株I4的F基因替换弱毒LX的F基因,获得表达NDV强毒株I4F基因的重组病毒NDV/LX-If。测定重组病毒的致病指数和组织分布,结果发现,重组病毒NDV/LX-If毒力比骨架病毒有了显著的提高。NDV/LX-If的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ean death time,MDT)为56 h,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ntrac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ICPI)为1.49,属于中等毒力,毒力比亲本病毒毒力低,但都能使自然途径感染的鸡100%死亡,同时获得了亲本毒株的组织嗜性。可见,新城疫病毒F基因是毒力和组织嗜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其它基因对新城疫病毒的毒力也可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ClassI新城疫病毒分离株9a5b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融合蛋白(F)基因截短片段(199~1500nt),利用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切胶免疫Balb/c小鼠,制备特异性多抗血清,利用制得的血清进行F蛋白表达时相分析。结果表明:NDV9a5b病毒按5M.0.1(multiplicityofinfection,多重感染复数)感染量接种DF1单层细胞,经IFA检测,在感染6h时,F蛋白开始出现,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内;12~16h胞浆申的F蛋白含量逐渐增多,形成包涵体,开始在细胞膜上分布;当病毒感染24h后,F蛋白在细胞膜上形成明显的膜周染色;至感染36h后,出现多个细胞融合的包涵体,细胞已基本崩解。此时,F蛋白也散在分布于包涵体中。这为深入开展F蛋白与该病毒的毒力演化机制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CpG寡核苷酸(CpG oligonucleotide,CpG ODN)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将CpG2007与鸡淋巴细胞共孵育,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发现CpG2007对鸡淋巴细胞具有显著的刺激活性。将CpG2007与不同浓度的新城疫抗原混合,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健康雏鸡。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表达量,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发现,添加CpG ODN佐剂的试验组均比对应相同抗原剂量的免疫对照组的抗体水平高,产生抗体速度快;抗原剂量降低10倍的佐剂试验组与高抗原剂量免疫对照组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率均相当,表明CpG ODN能显著增强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力,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是有效的疫苗佐剂候选物质。 相似文献
16.
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ORFV F1L基因编码肝素结合蛋白。为比较分析ORFV疫苗株和野毒株编码的F1L基因的特征,本试验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F1L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并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及方法,对两者的F1L基因在核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的变异情况及其二、三级蛋白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测定的ORFV疫苗株与野毒株F1L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5.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4.5%。本研究结果为揭示ORFV异源宿主致弱的机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基因A型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根据昆虫细胞密码子偏爱性对野生型DHAV VP1(wtVP1)基因进行改造,合成了optiVP1基因,并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rBacmid-wtVP1和rBacmid-optiVP1,分别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表达VP1蛋白。转染72 h后,sf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 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结果表明VP1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中获得了良好表达。用Image J软件对Western-blot扫描的图片进行灰度分析发现, opti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wtVP1。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诊断抗原和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构建的新城疫病毒(NDV)cDNA文库中扩增含编码F糖蛋白前体──Fo酶切位点序列的359bp的F蛋白基因cDNA片段。将此359bpcDNA片段经光敏生物素标记后,即成NDV-cDNA探针。该探针能特异性地从感染的尿囊液中检测出NDV强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基因组RNA,而不与IBDv-dsRNA、AIBv-ssRNA、EDS76-dsDNA、MDV-dsDNA,FPV-dsRNA及AILV-dsDNA发生交叉杂交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尽管该探钎含有编码Fo蛋白酶切位点序列的碱基顺序,但它还是不能把NDV的强、弱毒株区分开。这说明NDV强、弱毒株比区域内的碱基存在着相当大的同源性。不过,此探针对NDV来说具有特异性,这就为NDV的诊断技术开创了基因水平检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HN(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利用RT—PCR扩增了2006~2008年间分离自我国华东地区的43株NDV的HN基因片段。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中基因Ⅰ型2株,基因Ⅱ型3株,基因Ⅵ型1株,其它37株都属于基因Ⅶd亚型。根据遗传发生进化树可将基因Ⅶd亚型进一步分为Ⅶd1和Ⅶd2两个亚型,基因Ⅶd1亚型HN蛋白的第102、118、443位氨基酸分别为T,A和T,而基因Ⅶd2亚型则分别为I,E和M。另外,研究表明HN蛋白线性表位发生E347K突变的变异株的分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