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植物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致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茄科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引起的植物青枯病是我国和世界范围的一种重大细菌性病害.该病原细菌可侵染44个科的数百种植物.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NF0919的鉴定及生防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发新的防治作物病害的生防药剂,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放线菌NF0919(分离自牛粪微生物群落)抑菌谱,并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同时对其发酵产物粗提物(CE)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放线菌NF0919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葡萄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草莓炭疽病菌(Glomerella fragari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和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抑菌圈半径均大于15 mm;CE对葡萄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都显著优于化学对照药剂(多菌灵);根据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等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柯赫氏法则致病性测定,并基于ITS TEF1 rpb2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引起蒲公英叶斑病的病原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其在 PSA培养基上长势最好;最佳生长碳源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最适合产孢;最佳生长氮源为有机氮源蛋白胨;最适生长的 pH为 8;最适生长温度为 25 ℃。  相似文献   

4.
对8株分离自陕西杨凌的丹参根部内生细菌进行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法,抗细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抗植物病原真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结果表明:8株内生细菌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尤其是B1(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 subsp. neoaurantiaca)和B5(Bacillus aryabhattai);8株丹参内生细菌对5种人体病原细菌抑制活性较弱,仅B1、B3(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和B5具有较弱活性;丹参内生细菌对8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番茄灰霉病菌尤其敏感,IC50为1.48~12.06 g/L,其中B5的广谱性较强,对测试菌株都有活性,IC50为1.48~32.28 g/L。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引起阳山水蜜桃果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以阳山镇桃园采集的40个具有典型腐烂症状的‘晚湖景’水蜜桃果实为病样,对分离得到的51株真菌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分析了4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结合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病原菌的回接试验结果,确定48株菌株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异名Galactomyces candidus),3株菌株为桃吉尔霉(Gilbertella persicaria);2)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喹啉铜及代森锰锌对白地霉菌丝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其中33.5%喹啉铜悬浮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1 000倍液均完全抑制了白地霉菌丝的生长,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 000倍液的抑制效果则均低于65.0%;此外,33.5%喹啉铜悬浮剂对桃吉尔霉的抑制效果最好,其1 000倍液的药剂抑制率达86.4%,而其他3种药剂的抑制效果则均低于65.0%。综上,施用1 000倍液的喹啉铜悬浮剂能同时有效抑制白地霉和桃吉尔霉的生长,可用于预防阳山水蜜桃成熟期的腐烂。该研究结果可为阳山地区水蜜桃果腐病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索枸杞根腐病发生地根际土壤生防细菌资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枸杞根腐致病菌,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再利用平板对峙法,以分离出的病原菌为靶标,筛选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要栽培枸杞林中分离鉴定出4种致病菌,分别为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经筛选,有8株生防细菌对4种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效果,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是QH-588菌株,其抑制率在36.09%~51.79%;经形态学和16S rDNA/Gyr B基因分析鉴定,其中1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5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2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三线镰刀菌为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筛选出的生防细菌在室内对枸杞根腐病的4种病原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可作为防治青海省枸杞根腐病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Tet-on系统与CRISPR/Cas9系统相结合建立诱导敲除猪Sohlh1基因的细胞系。方法 分离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FF),进行慢病毒载体PCW-eSpCas9(1.1)侵染并通过1 μg/mL嘌呤霉素筛选及强力霉素(Dox)诱导;改造pLV-sgRNA载体,进行293FT细胞转染验证;构建含Sohlh1基因目标靶点的pLV-sgRNA-2A-GFP特异性载体,进行慢病毒包装检测;利用包装病毒侵染稳转PCW-eSpCas9(1.1)的PFF细胞,3 μg/mL灭稻瘟菌素进行筛选,随后添加Dox诱导进行表达分析和敲除效率检测。结果 建立了受Dox调控可诱导eSpCas9(1.1)蛋白表达的PFF细胞系,不添加Dox,eSpCas9(1.1)蛋白不表达;293FT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表明pLV-sgRNA-2A-GFP载体改造成功。3、4、6号Sohlh1基因靶点具有敲除活性,利用最优的2个靶点构建了pLV-sgRNA-2A-GFP特异性载体,荧光表达显示载体慢病毒包装成功。构建稳转PCW-eSpCas9(1.1)和pLV-sgRNA-2A-GFP的PFF,经Dox诱导72 h后,Sohlh1基因的敲除效率为85%。结论 利用Tet-on系统和CRISPR/Cas9系统成功构建了可诱导型猪Sohlh1基因敲除细胞系,为研究Sohlh1基因的功能以及制备条件性敲除Sohlh1基因去除生殖细胞的模型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明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有效药剂。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马缨杜鹃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选用二氰蒽醌、吡唑醚菌酯、 溴菌腈、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肟菌·戊唑醇、四霉素、乙蒜素、蛇床子素及宁南霉素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进行测定;选择作用机制不同、抑菌活性较高的2种药剂按不同比例复配,测定其对马缨杜鹃炭疽病菌菌丝的联合毒力。结果 病原菌在5~35 ℃、pH 5~11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 ℃,最适生长pH为8,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为PSA。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所选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四霉素、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102、0.118、1.107、1.202和2.101 mg/L;其次为蛇床子素,EC50为6.803 mg/L。选用四霉素与苯醚甲环唑进行混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对病原菌的联合毒力较单剂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增效最佳配比为7 ∶ 3,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ecient, CTC)达584.56,明显高于其他配比;配比为6 ∶ 4和8 ∶ 2 时,对应CTC均在500以上,仅次于最佳配比。结论 马缨杜鹃炭疽病菌的生长受温度、pH、培养基成分、碳氮源影响明显。四霉素和苯醚甲环唑不同比例复配活性增效明显,可选择7 ∶ 3复配比例进行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丰富玉米病害的生防资源,通过平板稀释法,对健康杜仲组织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共得到内生细菌55株, 55株内生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贪铜菌属(Cupriavidus)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等5个属。利用平板对峙方法,筛选出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茎基腐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DZSY21,其抑菌率分别达到61.30%和79.10%,显微观察显示,拮抗菌株 DZSY21可引起病原菌菌丝断裂、畸形等现象。随后,对内生细菌DZSY21开展了gyrB及趋化性研究,结果表明,DZSY21为枯草芽孢杆菌,且对玉米根系分泌物具有较好的趋化性。  相似文献   

10.
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一例发生于新疆沙湾某集约化猪场疑似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的病原进行诊断,为进一步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临床剖解、细菌分离、PCR、RT - PCR等方法,同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该病的发生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 -2)、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猪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共感染引起的.[结论]该猪场已经存在PMWS的主要病原,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是我国紫胶生产上的优良寄主树种.木豆枯萎病是由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f.udum)引起,是木豆产区毁灭性病害.本文报道了采用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制剂防治木豆枯萎病试验研究,取得明显效果,田间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引起香樟黑斑病的病原菌,发掘防治该病害的生防细菌资源,根据科赫法则,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香樟黑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依据形态特征及ITS Alta1gdp基因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测定不同培养基、温度、pH等因素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香樟黑斑病拮抗细菌,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香樟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互隔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其最佳生长温度为25 ℃,最适pH为6.5,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筛选获得1株对香樟黑斑病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B505,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可强烈抑制香樟黑斑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香樟离体叶片黑斑病的抑制率为55.6%,以上结果为生物防治香樟叶部病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最佳药剂,选择市场上常用药剂20%乙酸铜(铜筋铁骨)水分散粒剂800倍液,53.8%氢氧化铜(禾腾)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和新药剂噻唑锌500倍液、300倍液进行了柑橘溃疡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300倍液,53.8%氢氧化铜(禾腾)水分散粒剂800倍液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2%和70%。  相似文献   

14.
 烟草根结线虫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线虫主要为四种常见根结线虫,即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and White) Chirwood]、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 (Treub) Chitwood]、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 (Neal) Chirwood]和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Chitwood),其中,以南方根结线虫危害较普遍,尤其是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从河南省上蔡县采到生姜萎蔫青枯病姜块和条斑叶枯病叶片上分离出两种性状不同病原细菌,通过形态观察、染色反应、培养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致病性测定等试验,鉴定出萎蔫青枯病的病原细菌为青枯假单胞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  相似文献   

16.
柳树是新疆林木主要树种之一,由栅锈菌属(Melampsora)引起的柳树叶锈病在新疆地区普遍发生,且病原菌种类多样。为探清新疆柳树锈病病原的种类组成、寄主范围及分布,在全疆各生境采集该病害,以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ITS和LSU序列)相结合对其开展分类鉴定,并探讨寄主范围与分布地特征。结果表明:共鉴定出9种栅锈菌,其中米黄柳栅锈菌(M.salicis-michelsonii)、扁桃栅锈菌(M.amygdalinae)、云南柳栅锈菌(M.salicis-cavaleriei)、黄花柳栅锈菌(M.salicis-sinicae)、北极栅锈菌(M.arctica)、伊朗栅锈菌(M.iranica)、松柳栅锈菌(M.larici-epitea)、白柳栅锈菌(M.salicis-albae)、银柳栅锈菌(M.salicis-argyraceae)为已知种。寄主涉及柳属(Salix)14种,其中银柳(S.argyracea)、蓝叶柳(S.capusii)、伊犁柳(S.iliensis)、绿叶柳(S.metaglauca)、米黄柳(S.michelsonii)、锯齿柳(S.serrulatifolia)、准噶尔柳(S.songarica)和天山柳(S.tianschanica)为锈菌寄主新记录种。该研究可为新疆真菌多样性及林木病害诊断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连作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通过16S rRNA 基因高通量测序对连作组(连作5年穿心莲的根际土壤)和对照组(连作5年穿心莲周边相同土质的未耕作自然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分析,比较2组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 α 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连作组土壤中细菌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连作组土壤中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主坐标分析及分子方差分析进行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穿心莲连作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P<0.05)。从2个处理组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2769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分属于47门885属,穿心莲连作明显改变了土壤细菌在门和属水平上的结构分布。在门分类水平上,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Patescibacteria等11个细菌门是2个处理组的主要细菌类群,连作组土壤中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1.97%和46.33% (P<0.05),而Patescibacteria较对照组减少了68.99% (P<0.05);在属分类水平上,有10个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变化显著(P<0.05),其中连作组土壤中有益生防细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Haliangium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78.40%和54.55%,而植物病原细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增加了804.17%。结论 穿心莲5年连作降低了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使土壤微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同时有益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病原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造成细菌群落结构改变。上述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土壤微生态平衡,可能是穿心莲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和弹状病毒(SCRV)二联灭活疫苗毒种库及种子批。【方法】以ISKNV-QY0910株和SCRV GM1503株为原始毒种,扩繁10代(F1~F10)后检测各代病毒对鳜鱼脑组织细胞系(CPB)的致病性及其滴度,并检测其对鳜鱼的毒力。PCR扩增ISKNV的主衣壳蛋白(MCP)基因、RT-PCR法扩增SCRV G蛋白基因序列,检测ISKNV和SCRV毒种的特异性。对F1、F5和F10代ISKNV、SCRV毒种进行细菌、霉菌、支原体及鳜鱼蛙病毒(RANA)和神经坏死病毒(NNV)检测,检验毒种的纯粹性。分别将F1、F5和F10代ISKNV、SCRV病毒液用甲醛灭活后制备灭活疫苗,免疫鳜鱼21 d后攻毒,连续观察14 d,待鱼体稳定后统计死亡率并计算免疫保护率(RPS)。将ISKNV和SCRV毒种湿毒保存于-80 ℃冰箱,每6个月取3支检测病毒滴度,以确定毒种的保存期。【结果】各代次毒株感染CPB细胞后产生的CPE形态及病变速度基本相同,SCRV滴度为108.58~108.875 TCID50/mL,ISKNV滴度为107.38~107.625 TCID50/mL。F1、F5和F10代ISKNV按104 TCID50/mL、SCRV按106.5 TCID50/mL对鳜鱼攻毒(每尾0.1 mL),致死率均超过90%。ISKNV和SCRV各代次毒种可分别扩增出1 300 bp的MCP基因和1 500 bp的G基因,特异性良好。ISKNV、SCRV毒种无细菌、霉菌、支原体及鳜鱼蛙病毒和神经坏死病毒污染。各代次病毒灭活疫苗对鳜鱼安全有效,免疫保护率ISKNV可达92%以上,SCRV可达84%以上;湿毒-80 ℃保存,保存期为36个月。【结论】10代以内ISKNV和SCRV的生物学特性稳定,可用于鳜鱼ISKNV和SCRV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相似文献   

19.
旨在对引起西洋参枯萎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以期为大田生产中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陕西留坝县和太白县西洋参产区发现一种西洋参新型病害——西洋参枯萎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参根维管束呈黄色,病叶黄化萎蔫,后期叶片干枯不脱落。依据Koch’s准则证明分离物YL002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对YL002菌株的rDNA-ITS TEF1-α RPB1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形态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致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该研究为国内关于西洋参枯萎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腹泻的病原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尤以细菌性病原引起的腹泻最常见,流行广、危害大,特别是高温高湿季节该病尤为多发,必须强化防控。1.病种分类(1)仔猪黄痢该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致,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7日龄内仔猪,尤以1~3日龄最常见。病猪以排黄色或黄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