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是无性系茶园建设的关键。该文针对无性系茶苗移栽过程中影响成活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提高无性系茶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宁强县春旱现象比较突出,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采用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新建的茶园影响更大,荼苗成活是宁强县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制约的瓶颈。分析了宁强县茶园春旱发生的成因,以及对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的影响,提出了采取的技术措施,确保移栽成活率,促进无性系良种茶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陕西省勉县的气候特点和多年来指导无性系茶园建设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影响勉县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无性系茶园建设中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注意的技术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性系茶苗在栽培技术上比传统实生苗木的要求高,尤其是高山坡地茶园的要求更高。本文从品种选定、茶园建立和茶苗栽植3个方面介绍了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技术,同时总结了其幼龄茶园管理技术,以期为茶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新建无性系茶园,一般从茶苗移栽到成园开采需要3~4年,如果栽植、管理不善,需要的时间就更长。近年来,随着无性系茶园建设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以及无性系茶叶育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新建无性系茶园已经可以实现快速成园。只要抓好以下"三改",就能使成园速度起码缩短1年,即在无性系茶苗栽植后2~3年开采见收。一、改移栽"穴盘小苗"为"袋育大苗"原先无性系茶园建设主要使用带根带土较少的"地插苗",移  相似文献   

6.
主要产茶国在有机茶发展中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茶园选择 基于有机茶园规定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以及任何合成的添加剂、增效剂、生长调节剂,在有机茶园的选择上,据印度、斯里兰卡介绍,不强调选用无性系苗茶园,而宁愿选用实生苗茶园,因为前者对营养有很高的要求,而后者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无性系苗茶园用于发展有机茶往往会引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淮地区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有所增加。加快普及无性系茶苗栽培普及率,培养优质良种茶叶,打造品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践经验和查阅大量数据,该文指出了选购茶苗、茶园建设、移栽技术及苗期管理等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要点,并给出了其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熊飞 《农家顾问》2011,(12):35-36
能否实现"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是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但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难度。近期笔者对湖北竹山县近年来建设的几处无性系茶园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无性系茶苗成活的主要原因,总结出提高无性茶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无性系良种茶园因适宜机械化生产、经济效益高而被广泛认同,2013年4月农业部《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60%以上,湖北省宜都市也明确提出今后不再用种子直播方式发展茶园.但是茶苗移栽成活率低是无性系茶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无性系茶园发展的瓶颈.宜都市茶叶技术推广工作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探索出的无性系茶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极大缩短缓苗期,一次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很好地破解了这个难题.该技术适合在秋冬干旱多的年份和冬季气温低于10℃的长江流域及江北茶区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康县进一步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步伐,提升优化茶叶产业结构,有力地推进了茶树良种化进程。今秋新植无性系良种茶苗"名山131"100万株,新建茶园970亩。康县茶叶具有历史悠久、生长环境好、有机成分高等特点,屡获"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世界名茶之乡"等殊荣,是我国典型的西部高海拔优质茶叶种植区。现有茶园5.6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8万亩,茶叶总产量55.4万公斤、产值4 000万元。近年来,该县把茶叶产业提档增效作为推动茶农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定出台了支持良种茶叶发展的相  相似文献   

12.
正安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  周文利 《农技服务》2009,26(6):130-130
从茶园地选择与规划,新建茶园土地的准备,茶苗移栽和移栽后管理方面介绍了正安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技术。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方法繁育的无性系茶苗,由于在繁育过程中苗床缺少保温设施,茶苗在冬季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苗质差,影响移栽成活.近几年来,我县大面积推广网膜覆盖法繁育无性系茶苗,取得良好效果.10月龄苗质可达一级标准,每株成本费比传统方法降低8.6%.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标准茶园,抽槽换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但有人认为,无性系茶园立地条件较好,茶苗无主根,茶树根系分布较浅,不需要抽槽换土,因而在建园时免去了这一关键技术环节,将地翻耕后直接移栽茶苗.此法虽简单、省工,降低了建园成本,对茶苗早期生长影响不大,但却不利于茶树的后期生长和茶园的持续稳产、高产,给产业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5.
无性系良种茶园是当前茶叶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北缘茶区自然气候条件与南方茶区有较大差异,保证新建园安全越冬、确保栽植成活率是北缘茶区建园的重点。通过分析无性系茶苗自身特点及北缘茶区的自然气候特点,提出了北缘茶区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无性系良种茶苗定植成活、达到全苗壮苗,是当前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难点.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定植初期喷施1%尿素液,茶苗全糖量减少、全氮量增加,其C/N降低,缓苗期缩短.通常情况下,春栽更利于茶苗成活.  相似文献   

17.
临安市从2003年开始,无性系新茶园的发展势头较强,但因缺乏管理经验导致茶苗在高温期间大量死亡,茶苗成活率只有60%左右,有些茶农补苗率将达40%以上,损失惨重。所以做好幼龄茶园抗旱抗寒的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幼龄茶园行间铺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幼龄茶园铺草后茶苗成活率可提高30-40%茶。  相似文献   

18.
对光山县茶树良种化现状进行了调查。2007年,光山县茶园面积达8333.3hm2,无性系茶树品种有12个,面积2100.0hm2,占茶园总面积的25.2%;有性系茶树品种有7个,面积6233.3hm2,占茶园总面积的74.8%。说明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例低,良种茶苗主要靠从外地引进。为此提出了今后发展茶树良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调查 ,认识了扦插苗与实生苗的差别及无性系茶园建设的难点 ,分类阐明了扦插苗移栽死亡的原因 ,结合栽培实践 ,提出了克服苗难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无性系良种茶苗的扦插繁育技术,进一步扩大双柏县名优茶苗的繁育和良种茶园的种植比重.双柏县茶桑站于2005年7月在本县小庙河茶叶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试验,成活率达82.5%,试验获得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