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一、蒸馏工艺条件对树脂酸异构化的影响实验[2] [4]和许多理论研究都已证实,松香在蒸馏过程中不论是常压水蒸汽蒸馏或真空水蒸汽蒸馏,树脂酸的异构化是一个普遍规律,不同的树脂酸组成显示出不同的比旋值和结晶趋势,同时树脂酸的热异构程度主要受温度与时间影响,尤以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95%乙醇中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膜(简称PFSR)催化松香树脂酸异构化反应,直接结晶分离枞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常压加热反应条件下,PFSR能够较好地催化松香树脂酸的异构化反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树脂酸异构化反应速度和异构反应平衡溶液中枞酸相对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松香质量为20 g,溶剂体积为20 mL,PFSR用量为松香质量的20%,反应溶液沸腾温度条件下反应5 h,树脂酸异构反应达到平衡,枞酸相对含量高达78%;过滤分离回收催化剂后,将异构松香溶液直接冷却结晶,析出枞酸粗产品,再在95%乙醇中重结晶提纯3次,得到纯度为95%、产率为35%的枞酸。  相似文献   

3.
<正> 现代生产和基础理论研究,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定性的论述,还要定量地用数的概念予以分析与鉴别。本文试图就马尾松松脂在现有蒸馏工艺条件下,树脂酸的变化以及各种因素间所显示的某些规律,应用统计方法给予一定的数量表达和分析。松脂加工成松香的过程中,松脂所含的不同数量的各种树脂酸,经异构化反应,树脂酸的组份和含量在不断地变化,而树脂酸的组份比例则同松香的结晶趋势有着直接的联系。试验表明[1]在现有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松香析出的结晶体主要是在树脂酸中占比例最大的长叶松酸和枞酸,而这两种树脂酸原来在松脂中的含量是比较低,分别为20%、10%左右,经过  相似文献   

4.
秦荣秀  梁忠云  李桂珍  陈海燕  文彩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12-14313,14499
[目的]通过对广西不同企业的马尾松松香样品进行分析,找出广西马尾松松香各树脂酸的范围。[方法]应用QF-1毛细管柱对广西不同企业的马尾松松香样品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根据测定结果,广西松香树脂酸含量范围:海松酸7.28%~9.38%,山达海松酸0.91%~3.59%,异海松酸0.27%~1.97%,长叶松酸12.67%~36.55%,脱氢枞酸2.02%~5.25%,枞酸28.69%~63.06%,新枞酸8.72%~22.94%。松香中海松酸6%~10%,山达海松酸1.0%~2.5%,异海松酸小于2.0%可判定为马尾松松香。[结论]松香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中松脂树脂酸热异构有关,可通过树脂酸的含量范围来判定马尾松松香。  相似文献   

5.
研究马尾松亲子代的松脂中几种主要树脂酸的含量。探讨其与实验区组以及家系的关系。气相色谱分析发现,山达海松酸在3—4年生的幼树中很少出现,而母树中的含量均占树脂酸部分的2.39%以上。幼树中的去氢枞酸酸比母树多6.73%,在生理上存在着去氢枞酸向其它枞酸型树脂酸转化的过程。在实验区组间树脂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在家系间枞酸、去氢枞酸和长叶+左旋海枞酸的含量分别均有极显著的差异,海松酸和新枞酸有显著的差异。除去氢枞酸外,母树中优树和对照树树脂酸的差别同其幼树中的差别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正> 在松香生产和科学实验过程中,影响松香结晶的因素很多,但从工艺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在不影响松香色泽,又保证软化点合格的前提下,控制松香中树脂酸的异构化程度,即通常所说的,使松香比旋值落在最优范围之内。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就必须稳定、准确地掌握合理的工艺技术条件。如蒸馏温度,蒸气压力,蒸馏时间,放香温度等。这样的一个工艺过程就是有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即所谓“系统”)。我们的工作就是考察系统在实际的或模拟的外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23年生的186株高产脂湿地松和60株普通湿地松松脂成分进行测定比较和各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产脂力与单萜类组分总含量显著正相关(0.287 1),与二萜类组分总含量显著负相关(-0.239 6),与单一组分含量无关。单萜类物质中除a-蒎烯外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a-蒎烯和β-蒎烯呈极显著负相关(-0.533 0)。海松酸型树脂酸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枞酸型树脂酸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单萜类组分含量与二萜类组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958 1)。单萜类物质各组分与二萜类物质各组分之间多呈负相关。江西省高产脂湿地松松脂成分较普通湿地松均一(约25种主要成分),松节油含量较普通湿地松高,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较普通湿地松低,是可贵的种质资源。高产脂湿地松松脂品质极好,可见,在高产脂的基础上选择高含油率的优良品种并不会降低其松节油品质,通过对高β-蒎烯优良单株的选择可以同时提高双戊烯和月桂烯的含量,但在提高海松酸型树脂酸的含量上并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产脂力和松脂主要组分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相关性,为优质、高产脂马尾松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宁市林科所20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气质色谱仪对48个马尾松家系松脂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马尾松产脂力、松脂萜类中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石竹烯,树脂酸中左旋海松酸、山达海松酸、枞酸、去氢枞酸、新枞酸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54、0.625、0.697、0.532、0.408、0.344、0.575、0.295、0.477、0.648,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04、0.559、0.624、0.418、0.322、0.269、0.511、0.225、0.378、0.589,受到不同强度的遗传控制;产脂力与松脂萜类及树脂酸主要成分的相关关系不一致,其中产脂力与α-蒎烯、长叶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β-蒎烯、石竹烯则为极显著负相关;萜类组分之间,α-蒎烯与β-蒎烯、石竹烯呈显著负相关;产脂力与海松酸型树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枞酸型树脂酸遗传相关性不显著;萜类与树脂酸主要组分呈显著正相关;树脂酸组分之间,海松酸型与枞酸型树脂酸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进行家系产脂力及目标松脂组分选择时,发现家系产脂力的排名与α-蒎烯、枞酸、去氢枞酸的排名顺序较为接近,而β-蒎烯、左旋海松酸排名顺序比较接近。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展开优良家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苹果糖酸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62个品种糖酸含量分析,研究了苹果糖酸含量与果实风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糖酸含量和糖酸比在品种间差异显著,年份间相对稳定,糖酸比主要决定于含酸量.含酸量对果实风味品质影响较大,可滴定酸含量0.2%~0.5%(或pH值3.4~4.0)的品种较符合鲜食要求,在这个酸度内含糖量较高(固形物含量≥14.5%或总糖≥12.5%);糖酸比偏低(30~35)的品种甜酸适宜,风味浓郁,鲜食品质好,优质率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辣椒对酸鱼发酵进程的影响,利用生化分析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酸鱼发酵过程中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辣椒的酸鱼相比,添加辣椒会抑制发酵前期菌落总数的增加和pH值的降低,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酸鱼发酵过程中TVBN的含量;添加辣椒会显著增加发酵酸鱼的细菌多样性,且减缓酸鱼发酵前期细菌多样性的下降;在酸鱼发酵过程中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Weissella)逐渐成为优势菌群,添加辣椒可大大增加酸鱼发酵中后期魏斯氏菌在酸鱼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精确测定湿地松产脂力、树脂密度和松节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产脂性状优良的湿地松遗传材料,利用一套改良的松脂测试收集器和水蒸气蒸馏装置,对49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显示湿地松产脂力、胸径和松脂基本密度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P0.01),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98、0.436、0.337,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85、0.368、0.295,分别处于较高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产脂力与松脂基本密度之间极显著正相关(r=0.540, P0.01),而松脂中松节油含量与松脂基本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38, P0.01);松脂中松节油含量是评价松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产脂力与松节油含量的乘积即松节油产量指数估算各个参试家系松节油含量指标的选择差、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的4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2.
齐向阳  周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58-3059
对利用废弃的豆油脚合成脂肪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0%的浓H2SO4,酸化7 h,减压蒸馏的豆油脚混合脂肪酸、松香、甘油、苯二甲酸酐在(240±3)℃酯化,制备三元改性豆油脚醇酸树脂涂料,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提高农副产品经济附加值的精细化工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黄水中提取稀缺的天然白酒调味品。[方法]首先用超强吸水树脂吸收黄水中的水分将黄水浓缩为浓黄水,再将浓黄水共沸精馏;然后再将共沸精馏后剩余的液体进行催化酯化。[结果]100份黄水经超强吸水树脂脱水后,可得到7.066 7份乙醇含量56.7%的浓黄水。100份浓黄水通过共沸精馏可获得0.432 8份纯天然乙醛、0.269 4份甲酸乙酯和甲醇及0.975 0份乙酸乙酯和甲醇的共沸物,该共沸物中加入适量CaCl_2后再蒸馏可获得0.220 7份纯甲酸乙酯和0.514 2份纯乙酸乙酯;100份浓黄水催化酯化可获得92.094 8份含有38种影响白酒风味的化合物的酯化液。该酯化液中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的含量分别高达142.9、22.2、54.2、3.3、75.4和158.9 g/L。[结论]从1份黄水中获得的乙醛、甲酸乙酯、乙酸乙酯和酯化液可以把6.5份普通白酒勾兑成优级浓香型白酒,因此黄水具有很好的回收利用价值,同时也说明该研究从黄水中提取白酒调味品的工艺和方法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黄油复杂的组成、结构及加工特性使其在一些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采用不同的蒸馏温度对黄油进行短程分子蒸馏,分析黄油及其分馏物的化学组成和物化特性的变化及相关性,为黄油的分馏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方法。【方法】以市售黄油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150、165、180、190、200、210、225和240℃ 8个蒸馏温度对黄油进行短程分子蒸馏,分析轻相分馏物得率与蒸馏温度的关系;利用气相色谱测定黄油及其分馏物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并通过测定酸值、碘值、过氧化值、滑动熔点、DSC熔化曲线和结晶曲线等理化指标,以及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测其结晶形态,探究不同蒸馏温度对分馏物的化学组成和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从165℃开始黄油得到分馏分离,轻相分馏物得率随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165℃时的1.19%增加至240℃时的36.89%。经过短程分子蒸馏后,分馏物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不具规律性;碘值呈现出重相分馏物普遍大于轻相分馏物的规律。短程分子蒸馏没有改变分馏物中脂肪酸的种类,但使其含量发生了一定规律的变化:轻相分馏物富含短中链脂肪酸(40%-60%),重相分馏物富含长链脂肪酸(65%-75%)和不饱和脂肪酸(约30%),与重相分馏物的碘值普遍大于轻相的测定结果吻合;蒸馏温度对分馏物中各类脂肪酸的组成比例有显著影响,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分馏物中各类脂肪酸的含量接近黄油原样。滑动熔点方面,重相分馏物>黄油原样>轻相分馏物,且分馏物的滑动熔点随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长链脂肪酸(LCFA)的含量与滑动熔点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r=0.977。DSC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分馏物的熔化峰和结晶峰均向高温区域偏移,表现出不同但有规律的熔化特性和结晶特性。轻相分馏物与重相分馏物具有不同的结晶形态(5℃、24 h),前者为针状结晶,后者为密集的晶体颗粒,且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晶体逐渐变大。【结论】短程分子蒸馏能够对黄油进行有效的分馏分离,蒸馏温度对分馏效果影响显著,通过改变蒸馏温度可以使分馏物具有不同于黄油原样的化学组成和物化特性,进而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用水蒸汽蒸馏法测定水溶性酚醛树脂中的游离苯酚,酸碱度、游离甲醛和树脂对苯酚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我国林业部部标准和苏联国家标准,即在碱性和强酸条件下对水溶性酚醛树脂试液进行水蒸汽蒸馏,苯酚蒸出率低,游离苯酚测定结果偏低。树脂试液的最佳水蒸汽蒸馏条件是:试液体积控制在150—200ml,试液的pH=4.0—5.0。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旱金莲花挥发油,运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根据内标法计算其含量,并进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124%(1号)、0.517%(2号);检测到的化学组分分别为26、67种,其中有22种在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均存在,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借助Aspen Plus模拟软件,采用改进基团贡献法(UNIFAC-DMD)对山苍子(Litsea cubeba)油蒸馏平衡分离柠檬醛的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在考察各组分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苍子油中各组分与柠檬醛在0.24 kPa压力下的二元系统汽液相平衡图,构建了两级蒸馏分离器的工艺流程图,然后对一、二级蒸馏分离器的蒸馏压力和蒸馏温度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一、二级蒸馏压力为0.24 kPa、一级蒸馏温度为50 ℃、二级蒸馏温度为58℃时,馏余物中柠檬醛含量能达到93.35%,柠檬醛的总收率为31.6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孔树脂将注射液中2类成分分离,避免对测定结果的干扰。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2部分的黄酬和有机酸的含量。大孔树脂D101分离效果较好。以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为对照品测得苦碟子注射液中总黄酮含量8.20mg/支,以菊苣酸为对照品测得苦碟子注射液中总有机酸含量为7.16mg/支。该分离方法重现性较好,2种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控制苦碟子注射液质量。  相似文献   

19.
改性异氰酸酯树脂胶玉米秸秆皮板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异氰酸酯(PMDI)改性的脲醛胶作为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热压时间、成板密度、施胶量、胶混合比对玉米秸秆皮板主要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时间对玉米秸秆皮板的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24h TS)、弹性模量(MOE),成板密度和改性脲醛胶/异氰酸酯(UF/PMDI)的混合比例对24 h TSI、B、MOE以及施胶量对24 h TS均有高度显著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秸秆皮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随着热压时间、密度以及施胶量的增加而增大,异氰酸酯施加量的增加能持续提高板的性能。当工艺条件为:热压时间4~5 min,板密度0.9 g/cm3,施胶量12%,胶量比(UF/PMDI)7∶3时制得的板材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剂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种子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黄秋葵种子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正癸烷含量最高,达21.180%;从黄秋葵种子脂肪酸中鉴定出13种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占总量的40.225%。黄秋葵种子中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