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依娜古丽·阿吾达什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8)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指通过调控牧户减畜的方式落实禁牧或草畜平衡,达到对草原的保护与修复.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草原的保护与建设,以推动草原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保障生态良好文明道路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牧户的草畜关系进行深入调查,采取更为科学适宜的调控手段,并剖析目前生态补奖政策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267户牧民的调研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牧户的生计脆弱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牧户生计脆弱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牧户的生计脆弱性水平总体有所增加。其中,生计暴露性水平和生计敏感性程度有所缓解,而适应能力却呈下降趋势;不同代际类别的牧户生计脆弱性均有所增加,老一代牧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大,中生代牧户次之,新生代牧户的生计脆弱性相对最小。家庭总收入、政策实施后生产经营资料投入是否变动对牧户的生计脆弱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策实施后家中是否有人务工对生计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分别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加大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以及重点关注高龄牧户群体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已历经7年,实证分析该政策对牧户牧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对于完善第二期补奖政策和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基于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前后甘肃省牧区及半农半牧区7个县220户牧户的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的生产决策行为总体上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半农半牧区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高于牧区;草原补奖政策并不是影响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唯一因素,除补奖政策外,牧户生产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具有非对称性。从前期牧户扩大牧业生产规模的可能性来看,牧区主要受家庭特征因素的影响,而半农半牧区主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后期牧户扩大多少牧业生产规模来看,牧区牧户关注更多的是资金、牧业生产的风险保障和饲草储备,而半农半牧区牧户则侧重于收入来源、市场行情和饲草储备。最后建议重视荒漠化草原类型,综合牧户家庭特征,实施差异化补贴;切合牧户需求,提高牧户主体决策水平,实现牧业生产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政府致力于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背景下,如何权衡牧民禁牧减畜与收入减少之间的矛盾,提高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是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期(2011-2015年)已结束,第二期(2016-2020年)已经开始,评估牧民对第一期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对完善第二期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甘南、肃南和天祝500户牧户为调查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牧民社会经济特征、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3个潜变量,构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牧民受教育水平越高,获得的草原生态补奖额度越高,其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也越高。牧民生活与放牧地区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以及水质和水量的下降情况从侧面反映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情况。因此,本研究从完善牧区教育机制,强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配套措施建设,鼓励牧民对草场进行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增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政府致力于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背景下,如何权衡牧民禁牧减畜与收入减少之间的矛盾,提高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是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期(2011-2015年)已结束,第二期(2016-2020年)已经开始,评估牧民对第一期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对完善第二期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甘南、肃南和天祝500户牧户为调查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牧民社会经济特征、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3个潜变量,构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牧民受教育水平越高,获得的草原生态补奖额度越高,其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也越高。牧民生活与放牧地区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以及水质和水量的下降情况从侧面反映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情况。因此,本研究从完善牧区教育机制,强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配套措施建设,鼓励牧民对草场进行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增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素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草原生态退化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困扰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人们开始想办法来拯救草原,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帮助实现在减少放牧的情况下,推动草原地区的发展,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情况和生态保护补奖对牧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 相似文献
7.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一项针对草地退化、水土失衡等生态问题提出的草地资源保护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控制草原的畜牧量和贴补牧民生计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进而实现人与草原的和谐相处。草原奖补政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加强民族间的友好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该文从实施草原奖助政策的具体措施以及该政策的显著成效2方面探讨伊犁河谷草原实施草原奖补政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分析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通过多年统计数据、查阅年鉴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补奖政策草原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甘南州平均鲜草产量达到6 534.00 kg/hm2,其中,第1轮补奖政策后较补奖前增加17.61%,第2轮较第1轮增加16.28%;2)甘南州畜牧业总产值明显增加,第1轮补奖政策后理论载畜量较补奖前提高30.45%,第2轮较第1轮增加9.32%;3)两轮补奖后甘南州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第1轮较补奖前增加135.36%,第2轮较第1轮增加33.76%。【结论】依据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加大草原监管执法工作扶持力度、按照草原退化程度由县(市)政府确定草原禁牧区域和合理禁牧年限。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面积辽阔,生态群落丰富,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草原退化较严重。自2011年起,国家和自治区政府不断的加大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本文从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方面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评价草原补奖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加强草原保护与管理,促进草原生态系统恢复,推进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甘谷县前两轮草原补奖政策落实情况、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情况及成效,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草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是党中央统筹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广大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经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肃南县落实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泾川县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以及对后续产业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泾川县草原第二轮生态奖补政策实施的措施和建议,为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锡林郭勒盟219户牧民调研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草原补奖政策促进牧民增收,尤其是对低收入牧户家庭增收效果显著;草场使用面积、年初家畜数量、劳动力比例、家畜出生率及出售率对牧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影响,当草场使用面积、年初家畜数量分别增加1公顷、1羊单位,人均总收入分别提高0.02%,0.15%;劳动力比例、家畜出生率及出售率分别提高1%时,人均总收入分别提高0.65%,0.43%,1.83%;各因素对不同收入家庭的收入影响及作用程度具有差异性,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比例增收效果趋于加强,而家畜出生率和出售率的增收效果则趋于减弱。因此,建议引导牧民发展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以提高牧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庆城县认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生态、畜牧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但在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0月,国家决定在乌兰察布市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政策,主要用于对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助和牧户生产性补助等。这是国家做出的又一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广大农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本文就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在乌兰察布市实施后的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草原化荒漠草地的15个旗县791户牧户为调查样本,以可持续生计资本为视角,通过建立二元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期结束后,牧民草场是否超载?超载牧户的特征是什么?超载的程度如何?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结束后牧户草场超载率平均值为44.70%;牧户草场超载率与草场经营规模呈负向相关关系,其超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小牧户 > 中牧户 > 大牧户;牧户草场超载率与畜牧业生产依赖程度呈负向相关关系,其超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纯牧户 > 兼牧户 > 非牧户;草场经营面积、冬季牲畜和固定资产数量成为影响牧户草场超载行为的关键生计指标,牧户草场经营面积对其呈显著负向影响,冬季家畜和固定资产数量对其呈显著正向影响。综上,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结束后牧户草场超载现象依然存在,超载率与草场资源占有率呈负向关系,与其对草原的依赖程度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基于青藏高原西藏那曲市的183户牧户数据,运用双栏模型探讨了资本禀赋的各要素对牧民减畜行为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 1)样本区牧户的减畜意愿较高,整体来看有61.40%的牧户愿意减畜,且愿意减畜的牧户当中,有67.16%的牧户愿意减畜的比例为当前养殖数量的30%及以下。2)经济资本中的牧业收入和拥有的房产价值对牧民的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家庭贷款、政府补贴和牲畜数量均对牧民的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愿意减畜的条件下,家庭贷款、家庭储蓄、固定资产对牧民的减畜程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文化资本中的受教育程度对牧民的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社会资本中的制度信任和人际网络对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组织网络对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愿意减畜的情况下,制度约束对牧民的减畜程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两轮草原补奖政策对主要草原牧区省 《畜牧与饲料科学》2021,42(5):90-97
[目的] 解析草原补奖政策对6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比较分析第一轮与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6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2007—2018年的畜牧业数据计算其TFP,分析两轮草原补奖政策对6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畜牧业TFP的影响;采取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比较两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效果。[结果] 草原补奖政策对畜牧业TFP有促进作用,且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使畜牧业TFP增加了0.101,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使畜牧业TFP增加了0.137。[结论] 尽管草原补奖政策是通过限制放牧、减少养畜规模实施的,但并没有阻碍畜牧业的发展;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效果优于第一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