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国际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且粮食安全指数较高的美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粮食保障政策的变迁,总结其成功经验,探究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启示。研究发现,美国对耕地有着严格的保护制度,通过限制农地非农化和休耕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在推进粮食市场化的进程中,美国以粮食保险作为减损手段;美国的粮食补贴顺应了市场规律,以直接补贴为主,减少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要保粮食面积、稳粮食产量,确保产得出、供得上,也要注重解决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浪费现象,要在增产与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本文基于粮食增产和减损两个视角,系统探讨保障国内粮食稳产增产、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现实情境和主要挑战,针对性提出协同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和节约减损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面对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和我国国情农情,国内粮食生产端呈现为粮食稳产增产面临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技术突破难度增大、地方抓粮和生产者种粮积极性弱化、粮食政策囿于国际规则束缚等难题;粮食消费端则表现为产业链供应链损耗多、食物浪费治理难等问题。据此建议,要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增产和减损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持续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面夯实国内粮食产能基础,多措并举调动地方抓粮和生产者种粮两个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倡导节约、营养、健康和平衡消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2013年,国家粮食局将在粮食消费、流通、立法等多个领域采取措施,改变落后的粮食收储方式和消费方式,进一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全民参与共同行动的节粮减损机制,大幅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提高粮油资源利用率,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将深入开展全社会节粮减损宣传教育活动和消费领域节粮行动,围绕节粮减损、反对浪费的主题,组织好"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爱粮节粮  相似文献   

4.
科学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工作,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支撑。本文针对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以及机收减损、提质增效等方面,提出了小麦机收作业的要领、注意事项、机械化减损作业的操作规程以及作业指标的检测内容和方法。通过大范围实施机收减损,可以有效降低小麦收获损失率,保障粮食增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的监督,为粮食的安全通过保障。同时要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进一步推广节粮减损设施和技术;在技术措施上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策略,保证粮食安全,以粮食安全发挥多功能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22,(1):92-98
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粮食生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为黔西南州粮食生产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参考,全面总结黔西南州十三五期间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地粮食生产形势,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当地稳定粮食生产的工作方向,对推进节粮减损工作提出建议,并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农业与粮食部长会议9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与会的20个经济体的农业与粮食部长和有关国际组织约200名代表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北京宣言》,强调要加强合作,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加强区域合作保障粮食安全"展开了发言交流,为加强本地区农业与粮食领域交流与合作献计献策,共同谋划本区域农业与粮食发展战略,勾画区域粮食安全蓝图,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农业与粮食生产,加强产后管理、减损增效,加强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中国粮食产销平衡区,当前面临因耕地面积减少所带来的粮食安全潜在风险,保障粮食安全任务艰巨。在分析广西粮食安全保障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广西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挤占粮食种植面积;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粮食生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质量下降;种粮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障广西粮食安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从在京召开的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粮食科技成果丰硕,成果应用转化效益明显,行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粮食科技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会上表示,实施科技兴粮工程、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发展是粮食行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粮食科技工作要紧贴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对准聚焦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行业重大需求,重点攻克绿色生态储粮、粮食节约减损、质量卫生安全、粮情监测预警和信  相似文献   

10.
减少粮食损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减少粮食损耗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产后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日本三个典型国家在发展粮食产后服务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其对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启示和镜鉴。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业链全商业化运作是美国和加拿大建设完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基石,先进的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技术及政府、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协调机制是其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运行的关键;日本则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构建了政府、农协、农户三方合力建设的层次分明、规范运作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5):711-714
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多种多样的挑战:产粮劳力减少,粮食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耕地资源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粮食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显得越发重要,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创造了新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19日,APEC第三届农业与粮食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20个经济体的近2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加强区域合作保障粮食安全"展开了发言交流,为加强本地区农业与粮食领域交流与合作献计献策,共同谋划本区域农业与粮食发展战略,勾画区域粮食安全蓝图,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农业与粮食生产,加强产后管理、减损增效,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等三大议题为主干,达成了重要共识,通过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粮食安全北京宣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始终对粮食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在粮食生产上取得了"十七连丰"的佳绩。增产固然重要,但减损仍不容忽视。当前,中国节粮减损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资源环境效应,能够缓解粮食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能够为本国及全球的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粮食损失更多发生于供应链的早期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三大主粮的产后损失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收获特征因素、生产特征因素、机械类因素、农户特征因素对粮食损失有着重要影响;粮食浪费发生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消费环节尤为突出,中国的粮食浪费数量约占全球粮食浪费总量的10%,消费者个人及家庭特征是影响粮食浪费行为与浪费强度的重要因素。构建系统高效的集生产、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有助于减少粮食损失;政府、社会、消费者等多主体协同发挥作用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未来,应对粮食产后损失监测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食物浪费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建立新型粮食风险防范体系等予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粮食减损是助力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2021年9月9—11日,首个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中国济南举办,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主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最广的一次国际农业盛会。全球5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300多名嘉宾与会,共同围绕"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二十国集团以及有关国家24位农业部部长、6位农业部副部长、6位国际及区域组织主要负责人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的重新审视与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石。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进口激增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冲击,以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动。之后,审视和评估了未来五年期间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如粮食对外依存度有所上升,居民消费对品种结构的要求日益增强,品质和营养越来越成为普遍化的价值追求。研究认为,"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应坚持宏观安全与微观安全相统一,兼顾长期安全和短期安全,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同时突出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主张从生产环节保产能,流通环节强调控和消费环节促减损等方面建构链条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减损就是增供、减损就是增效"的理念,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工作。《通知》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21%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因为设施设备缺乏、技术工艺落后、过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我国粮食干燥、储藏、加工等环节浪费严重。因产后处置不当,农户每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钱程广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作,是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方面的专家。他曾带领相关人员对辽宁省农  相似文献   

18.
<正>粮食安全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远大计。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建议,可以调动农民和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央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粮食的安全,而粮食储备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事项。当前中央粮食储备系统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农民手中储藏的那一部分粮食,由于储藏方法不当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采用科学储粮技术并作好后期管理工作,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粮食质量,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0.
7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较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