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他们大多自我认识发展不完整,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我所担任的班级里有60%的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自卑、对立、放纵、自暴自弃等心理。现就我多年来职教工作中的体会,谈谈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对策。一、中职生心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运用调查法对H校2020级、2021级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新生群体中无心理问题学生逐年下降,有心理问题学生逐年增加。本文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农村籍新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当前状况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帮助农村籍大学新生克服心理困扰,更好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3.
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心理压力大,焦虑情绪严重;就业心理期望值高,经历择业挫折后失落感强等心理问题.影响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学校要从加强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强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普通学校和大专院校扩大招生,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明显下降,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大多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现就我多年来职教工作中的体会,谈谈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对策。一、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面对着就业的巨大压力,产生了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自卑、自负,依赖等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产生这些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因素.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采取加强就业市场的法制建设,为大学生营造平等的就业机会;高校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构筑心理保健体系,做好毕业生的心理保健;加强大学生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营造家庭和谐的气氛,培养自主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部分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出现了自卑、人际交往困难、就业焦虑、自我认同不到位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部分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家庭方面,父母应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并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在学校方面,心理健康中心应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社会方面,要提升高职教育在社会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心理异常学生比例不断增加.在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中发现,遗传、家庭环境、学校、社会和学习工作压力等各方面因素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健全"学校为主、家校联合、重在辅导、依靠医院"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指导学生客观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加强心理辅导、家校联合和一生一策等措施创新服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职业学校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突显,有着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困惑,发生心理冲突。需要特别关注,倾心爱护,正确引导,并进行行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在思想和言行上呈现多种多样的特征,但归根结底,这些都取决于他们内在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全体大一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UPI调查显示,有72.83%的同学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一类学生筛选率为15.69%,二类学生筛选率为11.48%;SCL-90调查显示,心理问题非常严重者占施测人群的比例为0.68%,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37%,大一新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应有效利用入学后的心理适应期,以积极理念为指导,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心理辅导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时期高校心理辅导体系的建构学校心理辅导产生于美国。 190 7年 ,时任密执根一所中学校长的戴维斯 (Jess B.Davis)首先在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帮助塑造学生的个性和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并推行职业辅导工作。随后 ,在心理测验运动、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运动、特殊教育运动及学习理论发展的影响推动下 ,学校心理辅导迅速发展起来。发达国家的心理辅导工作历经近百年的发展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2 要树立正确的心理辅导工作的指导思想高等院校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地 ,把“培养全体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四…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法对保定市、北京市8所独立学院1100名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深度访谈,分析得出了社会认可度、家人期望、与母体大学学生的对比弱势是独立学院学生的独特压力,这些诱因导致独立学院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机制,正确引导学生兴趣,实施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胡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55-14156,14159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林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指出社会环境因素、就业机制、教育体制与思想工作、学生自身原因,是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最后提出了农林类院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策与能力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郭庆 《河南农业》2011,(20):37+39
高职学生在生活、学习期间,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诱发焦虑、冷漠、狭隘、自卑等心理问题,分析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有利于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中专、高职校学生的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寻了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贫困女大学生是女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她们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掌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根据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她们走出心理困境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学习、生活和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情景剧是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法,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心理情景剧中,通过角色扮演和观看反思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释放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及成长问题的理解与领悟,从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对某高校部分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自我觉察位居前四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情绪、人际交往、自我认识和恋爱问题。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通常有的心理问题排序有所不同;大学生认为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压力大、不懂恋爱或失恋后的消极心理和人际关系不当。不同年级、城乡大学生在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上表现出不同特点;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扰时,绝大多数人会自己解决,而较少寻求他人的帮助。在自行解决方式的选择上,男女生既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也表现出性别特点。他们最希望求助的人是要好的朋友、恋人、室友或同学等。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诸如择业就业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困难、学习和勤工助学的矛盾等。为了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自己树立自信心、正确应用和发挥校园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相对不成熟、抗压能力不足、情绪管控能力弱,再加上高职学生学业较差、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人际关系紧张、家庭问题以及就业压力等原因,其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针对高职学生以上常见心理问题,采用PERMA理论,激发问题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使之学会运用积极心理防御机制,提升抗挫能力,获得更多成功体验,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环境,是指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生活、游戏、交往的全部空间,分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和学校外部心理环境。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就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和学校外部心理环境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加强学校心理环境的创建,以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