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评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黄河流域棉区是中国三大主要产棉区之一,改进栽培技术,对促进该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文中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栽培管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棉田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多样化对棉花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阻碍;棉花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棉花管理复杂繁琐,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难以支撑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精耕细作栽培,棉花生产投入大、效益低的问题成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作者认为实行轻简化栽培是提高黄河流域棉花竞争力水平、促进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回顾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形成和发展历程,对现行的棉花轻简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性评述,重点论述了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精准播种、轻简育苗、简化整枝、集中成铃、轻简施肥和节水灌溉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轻简化植棉技术,促进棉花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的设想。为实现更高层次的轻简化栽培,应进一步突出播种和采收2个环节,减少并进一步简化管理环节;要优化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为推行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要提升精准播种技术水平,确保一播全苗;继续研制新型肥料及其施用技术,进一步简化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选育适宜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收获的棉花品种,因地制宜地发展棉花采收机械化。在继续创新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为棉花生产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植棉费工、棉田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研究了棉花—马铃薯周年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革新棉花生产方式、优化棉区种植制度、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提供依据。根据棉花和马铃薯的种植习惯,结合安徽省沿江及淮北棉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棉花—马铃薯周年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改进与提高,提出了棉花—马铃薯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介绍了棉花—马铃薯接茬种植技术、种肥同播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机械中耕、机械收获等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该规程符合节本、省工、高效和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向,对棉花—马铃薯的标准化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农业已经脱离了繁重的劳作。在最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的棉花种植上,也相继研发成功了抗虫棉等优质棉花的品种及轻简栽培工艺。而棉花轻简栽培在种植过程中如何实现高产量少投入,这就意味着高效率的资源利用和高效率的劳动资源利用。想要在实际生产中种植劳动强度小、劳动工序少的高产轻简棉,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高产,其次才是轻简。基于此,试论棉花轻简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7-38
介绍了元胡—水稻轮作轻简化栽培技术,重点是元胡机开沟覆盖种植和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药稻轻简化生产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种植费工费时成为当前制约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众多学者一直致力于棉花轻简化栽培的研究,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种棉难的局面。我们以黄河流域棉区为例从品种选择、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棉花简化种植技术,以期指导生产,为稳定棉花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植棉费工、费时等问题,研究了‘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旨在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皖杂棉11号’的品种特性,结合安徽省沿江及江淮棉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改进与提高,提出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该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皖杂棉11号’的适宜产地、种植制度、育苗移栽、施肥、病虫草害防控、化学调控、防灾减灾、整枝、打顶、收花等技术要求,提供了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机器辅助采棉技术等轻简化栽培技术.该规程符合节本、省工、高产、高效和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向,对于指导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机采棉技术迅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随着机采棉技术在呼图壁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本县近年来植棉面积不断扩大、劳动力严重不足、种植成本增加及人工采棉价格上涨等发展制约因素,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现代化、规模化、轻简化、效益化。作者根据实践经验,探索总结出呼图壁县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棉花是渭南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渭南市棉花高产创建项目”是农业部安排部署的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棉花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布局,大力推广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树立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棉花生产,全面提升渭南市棉花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棉花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进行棉花种植时,一定要注重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棉花轻简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棉花栽培技术,该技术以现代农业科学手段为基础,以“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为原则,以简化棉花生产管理模式为目的。基于此,主要对棉花种植的过程以及各个环节所需的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油菜轻简化栽培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江西省油菜轻简化栽培现状,包括免耕直播、简化施肥、套播以及机械化种植等4种轻简化栽培技术。初步提出了江西省油菜轻简化栽培生产技术和示范推广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江西省油菜轻简化栽培的良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荔县棉花轻简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在大荔县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探索总结出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新模式,明确提出了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务、化学化管理的关键措施和六项主要技术,解决了棉花生产费工费时成本高的问题,从而使棉花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慈姑轻简栽培技术是以慈姑基质育苗技术为核心,通过培育健壮慈姑种苗、结合旱田定植,简化慈姑种植,节约人工,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基质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慈姑轻简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慈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小麦免耕栽培是一项操作简单、省工省力、节省投入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每公顷可节约投入450~900元左右,其他田间管理程序同习惯种植方式。该项技术已日臻成熟,有望成为我区小麦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曲周县推行的棉花轻简栽培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手段,在确保产量、品质、安全的前提下,使棉田管理变得轻便简捷的栽培技术。一、种植区域适合河北省南部地区包括邢台市、邯郸市等种植棉花的区域。曲周县棉花轻简栽培种植是在槐桥乡西漳头村,选用中熟品种(生育期135-145天)冀863春播种植,推广面积500亩。二、播前准备1、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棉花轻简化栽培的概念和具体的内涵,通过用现代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使棉田每公顷用工明显下降,大大降低劳力成本。提出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生产全过程应用机械作业系列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旨在摸索农机与农艺在玉米生产上的最佳结合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38-1441
改变谷子常规栽培模式、试验研究集化学控制与机械化生产于一体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山西省节约劳动力投入,提高谷子品质与产量,扩大谷子种植面积,发展以谷子为龙头的小杂粮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为验证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在山西省春谷区的可行性,2012—2014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和沁县册村镇西北村,以常规种植技术为对照,对轻简化栽培技术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简化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谷子的株高、穗长等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变化;产量和品质差异不显著;但可减少用工投入84.05%,节本增效效果显著,适宜在山西省春谷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开始执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农民对新政信心不足,植棉意向下降。2014年江西省棉花生产面积减少,单产和总产略增,质量优于上年,但棉花收购价格低迷、销售艰难、收益大幅下降。如无新的利好政策,预计2015年江西可能出现"弃棉种稻""抛荒闲置"现象,棉花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下降风险。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棉花产业创新发展;加强棉田基础设施及生产能力建设;加强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建设,实施适度规模种植;逐步建立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的传统种植模式成本较高,效益低。为改变这一模式,文章探索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其具有省工省时、节水肥、增产增效的特点,达到农机农艺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的传统种植模式成本较高,效益低。为改变这一模式,积极探索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轻简化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通过推广这一种植模式,实现节水60%,节肥30%,具有省工省时、增产增效的特点,达到农机农艺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