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植物性饲料是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但近三十年来,发现几乎所有能作为家畜饲料的物质中存在一些能使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的抗营养因子,这类物质大多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当使用具有这些成分的植物作饲料时,在加工调制不当或摄食过量的情况下,对动物会产生各种毒害作用,如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低、内分泌发生紊乱、间或有器官损坏  相似文献   

2.
植物性饲料是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但近三十年来,发现几乎所有能作为家畜饲料的物质中均存在一些能使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的抗营养因子,这类物质大多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当使用具有这些成分的植物作饲料时,在加工调制不当或摄食过量的情况下,对动物会产生各种毒害作用,如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低、内分泌发生紊乱、间或有器官损害等。抗营养因子是天然饲料中存在的一种固有成分,它不仅妨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降低饲料营养价值、影响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有些饲用植物在生和与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种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抗营养因子(ANFS),其主要作用是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利用率,从而影响动物健康与生长,现在虽对某些抗营养因子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已有可能降低甚至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但其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仍很严重,不可忽视,本文就抗营养因子的主要有害作用,将抗营养因子分为五类,分别就其主要存在的饲料原料,作用原理,消除方法做一综述。1抑制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抗营养因子抑制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  相似文献   

4.
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饲料中,它们是饲料本身固有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是植物正常生长、抵御天敌和适应环境的结果。它在动物体的消化道内干扰养分消化、吸收、利用。研究抗营养因子对于提高动物饲料的利用率和饲料报酬,开发饲料新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意义重大。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法。本文拟对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消除方法作一论述。1抗营养因子种类、分布以及作用目前没有统一的ANFs分类的标准。根据对饲料和动物的作用大致分为5类。1.1抑制蛋白质消化的物质(1)蛋白酶抑制因子分为…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饲料中抗营养作用物质的深入认识和研究,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汪儆(1994)指出,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利用率及动物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这里说的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factor),可定义为“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营养因子的概念不断的变化更新。Gontzea和Sutzescu(196 8)将抗营养因子定义为 :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Huisman等 (1990 )指出 ,抗营养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总之 ,将饲料中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 ,统称为抗营养因子。研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提高动物饲料的利用率和饲料报酬、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有重大意义。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  相似文献   

7.
饲料抗营养因子及其灭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婷 《广东饲料》2004,13(4):12-15
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是指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每种植物性饲料通常都含有一种至数十种的抗营养因子,其中有些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抵御外害而产生的生物适应性物质;有些是在饲料加工、储存和适用过程中而产生的与营养作用相反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是指饲料中所含的一些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代谢及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人类对抗营养因子的认识已有很久的历史,但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研究,迄今才有几十年的历史。Huis-man 等(1990)指出,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之间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的营养学家在抗营养因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人们对畜禽营养水平的需要已有较深入的了解。随着动物科技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抗营养因子同样在营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营养学家的重视。所谓抗营养因子(ANFs)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抗营养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其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健康水平。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很多,如豆类籽实中的脲酶、抗胰蛋白酶和凝集素,  相似文献   

10.
常见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对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冲  娄玉杰 《家畜生态》2000,21(4):39-43
抗营养因子(ANF)指的是饲料是(或代谢产物中)所含有的一些对养分消化、吸收、代谢及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本文就常见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饲料抗营养因子对家禽消化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王余良(江山市农业局)饲料成分多为植物性的谷物类,油籽类及块根类作物。实践证明几乎所有的植物性饲料都伴有一些能使饲料营养价值降低,使畜禽生长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的因子,这些因子称为有毒因子或抗营养因子。1....  相似文献   

12.
加工工艺对植物性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植物性饲料是配合全价饲料的最为广泛的原料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各种植物体内都存在着抗营养因子 ,有些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抵御外害而产生的生物适应性物质 ;有些是在饲料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而产生的与营养作用相反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发挥。诸如蛋白抑制剂、单宁等可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结合形成不易消化复合物 ,严重影响养分的消化、吸收利用。因此 ,营养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加工方法消除或降低有害成分的数量和毒害作用 ,保证饲料的质量标准和优化成…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及其去除方法概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人们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factors,ANF)。其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等。目前,按照大豆抗营养因子对热敏感性的程度将其分为以下两类:热不稳定性抗营养因子和热稳定性抗营养因子。主要的去除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文章主要就大豆中不同类别的抗营养因子的性能,以及去除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抗营养因子是存在于饲料中,阻碍饲料营养成分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导致动物体病变,影响动物生长、繁殖性能的物质。消除抗营养因子是保证饲料营养成分的有效利用、保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与健康,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为了深入探索饲料抗营养因子消除方法,文章对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机理和影响后果、消除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人们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本文就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鱼类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植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对动物如果主要产生抗营养作用,就称为抗营养因子,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毒性作用,则称之为毒素。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毒素的毒害作用主要是危及动物健康、正常代谢和生长,严重时造成死亡。鱼类饲料中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现将几种对鱼类生长和健康危害较大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作简要介绍。1鱼类饲料中抗营养因子1.1抗胰蛋白酶又称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存在于大豆、豌豆、蚕豆等…  相似文献   

17.
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营养因子(ANF)是植物代谢产生的一些物质,它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并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饲料中的几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钝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植物性饲料成分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受到了其中含有的一系列抗营养物质的限制。在这些物质中,重要的有蛋白酶抑制剂、植酸盐、硫苷、皂甙、丹宁酸、寡聚糖以及非淀粉多糖、棉酚等。这些物质一般存在于商品来源的植物性饲料中.通常会影响鱼类的生长性状。在去除抗营养因子方面,一般加工工艺,如干热与湿热、溶剂提取以及酶处理等会影响饲料成分的有效性。通过纯化单一抗营养因子与饲料中多因子混合物比例的进一步研究,会进一步积累抗营因子对鱼类营养、生理和生态影响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饲料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对食品和饲料中抗营养作用物质的深入认识和研究,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植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许多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毒性作用,称之为毒素;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抗营养作用,则称之为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factors—简称ANFs)。抗营养因子可定义为“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有些抗营养因子表现一些毒性作…  相似文献   

20.
抗营养因子是影响和降低饲料中各养分利用率的一个主要因素,酶制剂之所以能显著提高某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机理之一是它能够消化溶解某些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动物的消化机能,提高代谢水平,弄清楚抗营养因子与相对应的酶的关系。对于如何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来选择日粮类型以及如何根据需要来选用酶制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