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树促活措施武玉才一、假植喷水。为防止和补充苗木被风吹日晒散失水分,苗木起出后要就地假植并适时喷水,一般每隔10天或半月喷1次水为好。二、浸水催根。植树造林前,将苗木根都浸入清水(流水最好)中,一般阔叶树浸泡2—3天。针叶树1—2天,让苗木充分吸足水...  相似文献   

2.
植树促活十措施李普越一、假植喷水。为防止苗木风吹日晒散失水分,苗木起出后要就地假植并适时喷水,一般每隔10天或半月喷1次水为好。二、浸水催根。植树造林前,将苗木根部浸入清水中,一般阔叶树浸泡2~3天,针叶树1~2天,让苗木充分吸足水分,有利成活。三、...  相似文献   

3.
采用什么等级的杨树苗木造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既有传统习惯问题,也有因自然条件或无性系特性不同而得出的结论。本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欧美杨(奈瓦)和欧美杨1—72两个无性系,3~4个苗木等级,在淮北市粉煤灰复垦地上,造林后4年间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用欧美杨(奈瓦)大苗造林(2/3或1/2苗)有明显的缓苗现象;用小苗造林(1/1笛),到第2年末,便消除了与大苗林木的高、粗生长差异。用不同等级的1—72杨苗木造林,缓苗情况差异不大,因此,用大苗造林的林木生长量到第4年仍然领先于用小苗造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4.
苗木浸根是利用造林地附近或苗圃地的水源条件,将苗木根系全部浸入水中。苗木浸根可以补偿自身失水。据测定,浸泡2~4天,苗木重量可增加15~19%;浸泡4~7天,可增重19~21%。经浸根的苗木植苗后不需立即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补偿失水。根系迅速与土壤密接,不需要“缓苗”即可长出新根,吸收水分和养分,供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如果在  相似文献   

5.
一、浸根植树法(1)磷肥液蘸根。磷肥溶液能使新根增多,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增强苗木的抗旱、抗寒能力。即用过磷酸钙1.5公斤,兑水50公斤,加粘土10-20公斤,搅拌成糊状,蘸根栽植。(2)生根粉浸根。先配制成浓度为0.01-0.02%的3号生根粉液,盛于塑料盆或瓷缸内,然后按苗大小捆成一定数量的小捆,直立于盆内,根系完全浸泡在溶液中2-3小时。浸根后,再用黄泥浆蘸根,随即栽植。(3)保水剂浸根。在移栽时,将保水剂1公斤,浸泡在200公斤水中,搅成凝胶状,盛于塑料盆木桶内,将苗木直立于盆或桶内1小时…  相似文献   

6.
银杏苗木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2年生实生苗根系干鲜重均为茎的1.3倍,苗茎含水量58.68%、根系为66.74%,平均苗木含水量63.06%,根系含水量是茎的1.14倍。浸水天数与苗木吸水率和含水量、日晒天数与失水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日晒天数与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银杏边起苗达栽植或清水浸根1d成活率最高,栽植时苗木含水量应控制在52%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7.
采用什么等级的杨树苗木造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既有传统习惯问题,也有在自然条件或无性系特性不同而得出的结论。本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欧美杨(奈瓦)和欧美杨I-72两个无性系,3-4个苗木等级,在淮北市粉煤灰复垦地上,造林后4年间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用欧美杨(奈瓦)大苗林(2/3或1/2苗)有明显的缓苗现象:用小苗造林(1/1苗),到第2年末,便消除了与大苗林木的高、粗生长差异。用不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杂交杨w-14密度试验所产种条、苗木的生物量测算、内含物(还原糖、全氮等)测定、育苗、造林试验,确定了生产种条的合理密度为7~14株/m2,平茬苗(Ⅰ(2)-0)的合理密度为3~6株/m2;合格种条的标准是地径(离地5cm)、D5>1cm,D5/H>0.006,全条皮干重(W)在(W)d11.7g以上,还原糖含量在44mg/g左右,合格苗木的标准是:地径(离地6cm)D6>1.5-2.0cm,地上部皮干重为31g或39g以上,上段皮还原糖含量在45.8mg/g以上。  相似文献   

9.
应用舒根型容器与半轻型基质培育马尾松苗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报道应用根型容器与半径型基质培育马尾松优质容器3a的研究结果。(1)舒根型容器培育苗木根系顺导向槽往下伸展,不会形成卷曲根,并可通过空气自然截根,促使产生大量侧,须根,同时根系与其质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根团,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2)现任两舒根型容器相比较,以合式容器为优,苗高生长与苗株生物量要比管形容器分别大12.8%和24.6%,茎根比小根系发达,苗木质质量高。(3)在基质比较试验中,按苗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舒根型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主要报道应用舒根型容器与半径型基质,培育了马尾松优质容器苗3年的研究结果;(1)舒根型容器培育苗木,根系顺导向槽往下伸展,不会形成卷曲根,并可通过空气自然截根,促进产生大量侧,须根,同时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根团,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2)两种舒根型容器相比较,以盒式容器为优,苗高生长与苗株生物量要比管形容器分别大12.8%与24.6%,茎根比小,根系发达,苗木质量高;(3)在基质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1.
1996~1997年,旬邑县在1~2年生油松、侧柏容器亩造林上创造性地推广了一种装运容器苗的简易方法——小塑料袋法,获得成功。具体做法如下:在市场上购买长40cm、宽30cm,能够承重15kg左右的小塑料袋。起苗前2~3天,苗床灌足水,然后起苗装袋。装袋时,每次4~5杯容器兹分次装入,容器苗杯底部紧放塑料袋底部,苗木顶端朝袋口,排放整齐,每只小塑料袋可以装革20株(杯),后将塑料袋打结封口。一般依据造林前袋装苗木存放时间长短和气温高低决定留口大小。在苗木调往造林地时,每车装载小塑料袋以三层为宜,荒山造林上山下沟栽植时,每人…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素在榆树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经常采用榆树(UlmuspumilaL.)1~2年生苗木作为绿篱。通常情况下榆树苗当年采种当年育苗,若采用1年生苗作为绿篱用苗时,苗木就显得比较纤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榆树1年生苗进行植物生长素喷施试验,以促进1年生榆树苗达到优质壮苗的需要。1试验地位置试验地设在牡丹江市郊区青梅试验站,该站位于东经129°42',北纬44°40',年平均气温3.7℃,年降雨量460mm左右,生长期约130天。2试验内容和方法2.1采用GA3、维生素B2、氯化胆碱、高效植物生长素、叶面宝、爱多收、丰产素等。…  相似文献   

13.
沙棘在喻大高速公路分车带栽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维平  赵军 《沙棘》2000,13(2):15-17
选用观赏型沙棘,在哈尔滨至大庆高速公路分车带栽植,既可以美化路面环境又能改良土壤。试验表明,在分车带栽植沙棘苗木以低龄(1年生-2年生)的扦插苗或根蘖苗成活率高,生长良好,栽植中使用生根剂(吲哚丁酸、生根剂、1、2号)浓度以25mg/kg-30mg/kg,浸泡12h为宜;沙棘容器育苗在分车带栽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闽东北高海拔山区阔叶树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1989~1991年3年对培育食用菌常用原料树种闽粤栲等13个树种的育苗试验,模索和掌握了闽粤栲,丝栗栲,米槠等8个树种在闽东高海拔(800m以上)山区培育大田苗,容器苗的关键技术,共成功地育苗2.87hm^2,苗木139.8万株,合格率90.9%,其中容器苗11.7万株,成苗率73.8%。  相似文献   

15.
山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八项措施在近几年的春季造林实践中,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成活率,收到了明显效果。1容器苗造林容器苗带土坨,根系完整,不易受损,造林后易成活。2截干栽植截干可减少苗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成活。一般留茬高度为3~5cm。3根部浸水或蘸泥浆栽...  相似文献   

16.
经1989~1991年3年对培育食用菌常用原料树种闽粤栲等13个树种的育苗试验,模索和掌握了闽粤栲、丝栗栲、米槠等8个树种在闽东高海拔(800m以上)山区培育大田苗,容器苗的关键技术,共成功地育苗2.87hm ̄2,苗木139.8万株,合格率90.9%,其中容器苗11.7万株,成苗率73.8%。  相似文献   

17.
塑料袋法装运容器苗文/马亚思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较高,但容器苗木装运不方便,营养土容易散落。1996年春,陕西省宝鸡市林研所在实施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中,采用塑料袋装运油松、侧柏1—2年生容器苗,克服了上述不足,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栎属种源引种、变异研究:种子及苗期生长变异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从美国3个州(宾夕法尼亚、纽约和田纳西州)引进的栎属3个树种北方红栎、柳叶栎和红栎的21个种源进行了两次播种和容器育苗试验。初步掌握了栎属种子砂床播种、芽苗移栽、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对栎属种子的发芽、芽苗和苗木的生长过程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栎属不同树种间和种内种源、家系间在种子体积、千粒重、发芽率、30d萌叶率和苗高生长等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变异,试验数据表明种子体积北方红栎为大(其中宾夕法尼亚州家系172最大),其次是红栎和柳叶栎。千粒重以北方红栎为重(其中宾夕法尼亚州家系172最重),其次是红栎和柳叶栎。发芽率为北方红栎最高(其中宾夕法尼亚州家系191为100%),其次是红栎和柳叶栎。30d萌叶率和苗高生长以柳叶栎为高(田纳西州种源9701TN最高),其次是红栎和北方红栎。在种间和种内不同种源、家系间种子千粒重与年终苗高生长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上为提高造林成活率,除了做到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时栽植外,采取如下措施可收到极满意的效果: 一、提早挖穴植树前宜提前1个月挖穴,穴的规格一般为60×60×60厘米,让其积水风化,植树前半个月覆土保墒。 二、流水浸根 栽植前将苗木根部浸入流水中,常绿树浸泡2天,落叶树浸泡1天,这样可使苗木吸足水分,有利于苗木成活。 三、浸蘸根系 用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种苗木(容器苗、移植苗和裸根苗)在格尔木地区三种不同的土壤类型(农耕地、撂荒地和稀疏林地)中进行了栽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与土壤类型、苗木类型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相关系数为R(苗高)=0.910(R2=0.828)、R(地径年增长量)=0.903(R2=0.815)和R(冠幅年增长量)=0.909(R2=0.736);苗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依土壤类型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农耕地〉撂荒地〉稀疏林地;依苗木类型从在到小的排序为:容器苗〉移植苗〉裸根苗;在格尔木地区土壤条件较差的撂荒地和稀疏林地,采用容器苗和移植苗栽植黑果枸杞,采用容器苗和移植苗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9.4~36.6个百分点,且苗木生长良好,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