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胡建湘 《作物研究》2020,(2):168-169
当下水稻生产比较效益低,提高耕地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迫在眉睫。甜(糯)玉米-薹油两用油菜连作技术模式符合传统种植习惯,而且产品适销,效益稳定,值得推广。生产中,选择好合适本区域的优良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期,推广高产栽培技术,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理想的效益,比种植双季稻每公顷增收29400元。  相似文献   

2.
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复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一些地区种植作物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自然资源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即上茬种植鲜食玉米,下茬种植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青贮玉米。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筛选出垦粘1号为上茬鲜食玉米首选品种,郑单958为下茬青贮玉米首选品种。两茬可获得鲜穗16.34 t/hm2,鲜秸秆103.3 t/hm2。这种复种模式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带来的饲草短缺的现实难题,是适应当前农业产前结构调整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水稻-油菜复种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任泽民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4,18(3):183-184
水稻、油菜是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种植方式是以翻耕土壤、育苗移栽为主,导致其生产的肥料用量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近年开展的有关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稻田免耕栽培技术和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等研究与应用,稻田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是免耕技术与直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增效的特点.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春油菜水稻复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盘锦地区春油菜水稻复种的栽培技术,从整地、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春油菜栽培技术要点,并对水稻的品种选择、育苗、灌溉、施肥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在安大略省利用黑麦与玉米两茬复种,作饲用或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能获取最大的年生物产量。安大略玉米地上部分最大干物质产量约为15~20吨/公顷(Tollenaar,1983)。然而,6月中旬前和9月中旬后的气温低不利于玉米生长(Tollenaar,1983)。7月中旬以前有80%以上的阳光不能被玉米冠层所吸收,  相似文献   

6.
氮肥施用比例对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高效施肥技术,以华油杂9号和赣芝5号为材料,研究6个氮肥施用比例[P0(油菜:芝麻)=0;P1=157.5:67.5;P2=180.0:45.0;P3=202.5:22.5;P4=225.0:0;P5=180.0:45.0(含油菜枯饼1 500)kg/hm2]对油菜和芝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处理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P0),但是5个施氮处理间的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无显著差异;P3处理总产量(3 053.9kg/hm2)、总效益(25 335.4元/hm2)、氮肥农学利用率(4.1kg/kg)、偏生产力(13.6kg/kg)均最高,其中总产量和总效益较对照(P0)分别显著增加了42.79%和55.08%。油菜主茎籽粒的含油量高于分枝;而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刚好相反,其中主茎的蛋白质含量受氮肥用量影响明显。虽然P3处理的芝麻种子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含量都较其他处理明显降低,但是油菜和芝麻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都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当氮肥分配比例为202.5:22.5(kg/hm2)(P3)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又具有较优的品质,是减氮条件下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适宜氮肥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大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质量问题和规范绿肥油菜与棉花复种的生产模式,制定了河北省地方标准《绿肥油菜与棉花复种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适用于冀中南植棉区绿肥油菜与棉花复种栽培。本文介绍了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压青、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麦茬复种饲料油菜的播种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麦茬复种条件下,不同播量的油菜株高、鲜重、干重、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麦茬复种油菜地上生物产量的累积规律为幼苗期缓慢,蕾薹期最快,开花后减缓,基本符合“S”型生长曲线。高密播种能极显著提高复种油菜地上部干重、鲜重及其日生长量,以播量11.5kg/hm2处理为最优。增加播种量能明显提高复种油菜叶面积指数以及群体同化率。不同播种密度下,油菜生长期与其生长指标数学方程拟合为:干重y = k/(1+ae-bx),叶面积指数y = a+bx+cx2,其它指标均为y = a+bx+cx2+ dx3,其拟合度均达极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复种夏玉米品种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辽宁省未有适于复种的夏玉米品种,而生产实际很需要,因为≥10℃年活动积温3500℃地区很多,种一季作物生育期有余,大有复种潜力。由于始于6月末和7月初的复种,生育期到10月1日≥10℃活动积温不足2000℃,不可能从临省引入夏玉米直接用于生产,需要下功夫选育极早熟夏玉米品种,产量可达到5250-7500kg/hm^2,抗叶病和适于密植为必备性状。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施用改良剂、生物肥、排水洗盐碱等种稻技术措施,快速改良、培肥、利用盐碱地,充分发挥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的生态农业作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度及重盐碱地改良利用途径,以提高盐碱地种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黑土区轮作系统大豆田土壤线虫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线虫是土壤动物中最丰富的组成成分,可以通过取食植物组织和微生物进行养分再循环和促进矿物质分解,为植物根系更好的吸收提供养分.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实验区不同轮作系统大豆田土壤线虫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轮作系统大豆田线虫分布特征及种群结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从生态角度揭示轮作系统下土地利用状况提供材料.取样茬口分别为大豆连作(CS,15a)、麦豆麦豆迎茬(WSWS,15a)和麦米豆轮作(WMS,15a).大豆田共鉴定出8目19科43属线虫.线虫种类分布茬口间存在差异,有29属线虫是各茬口所共有的,其余的14种线虫各茬口分布不同,这与取样茬口和土壤环境等因素有关.在取样时期内,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大豆连作田土壤线虫总数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轮作和迎茬田都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茎属Ditylenchus、拟丽突属Acrobeloides、中杆属Mesorhabditis、原杆属Protorhabditis、盆咽属Panagrolaimus、丝尾垫刃属Filenchus和具脊垫刃属Codenchus线虫分布受到茬口影响,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3.
旱地烤烟轮作制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越  操张洪  朱三荣 《作物研究》2009,23(4):259-260,264
通过设置不同的轮作处理组合,进行连续3年的试验,比较研究了各处理组合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旨在探索出适合于早±烤烟种植的耕作制度。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合中.连续3年种植烤熘处理烟草青枯病发生率最高,为30%,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处理,不同作物轮作两年处理组合明显要优越于其它两个处理,甘薯、烤烟的产量均高于其它两个处理,总产值较高.达22959.0元/公顷,其中烤烟产值比连作处理高2998.5元/公顷。  相似文献   

14.
轮作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土壤常年风沙侵蚀,土壤质量不断恶化,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深翻秸秆还田是当地生产中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农田土壤生态的两种生产模式。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玉米大豆轮作、玉米深翻秸秆还田种植模式和玉米连作处理对比,研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评价两种种植模式技术效果。结果表明,轮作处理显著增加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10%左右,提高土壤孔隙度8%,对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深翻秸秆还田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26%~32%,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值0.4~1.2个单位,提升西部半干旱区地力,改善西部土壤盐碱化。深翻秸秆还田处理更有利于玉米拔节和抽丝期根长生长,有利于茎粗和穗干重的形成,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作用,采用常规测定法、比重计法、Biology-ECO法分别对参试的土壤养分、质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4年冬小麦水稻全免耕轮作后,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1,9%、17.1%、9.2%、26.5%、19.1%,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0.9%、10.2%,0~20 cm土层的土壤粘粒、砂粒比例明显增加,粉粒比例明显减少.免耕冬小麦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代谢活性显著高于传统耕作.0~20和20~40 cm土壤层次内反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4种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冬小麦整个生长季节中的变化趋于一致,即在分蘖期和拔节期传统耕作高于连续4年免耕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连续4年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连续4年免耕0~40 cm土壤肥力明显优于连续3年双免耕的肥力.免耕对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对促进冬小麦中、后期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施氮量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氮动态变化的影响,2016-2018年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作物不同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间0~60 cm土层土壤全氮储量差异显著,两年试验后较试验前,施氮0 kg·hm~(-2)(N_0)、100 kg·hm~(-2)(N_(100))、200 kg·hm~(-2)(N_(200))、300 kg·hm~(-2)(N_(300))和400kg·hm~(-2)(N_(400))处理的土壤全氮增量分别为-180、-245、288、627和709 kg·hm~(-2)。不同氮肥处理间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其储量差异显著,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两年试验后较试验前,N_0和N_(100)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储量明显降低,N_(200)处理变化不显著,3者均无明显硝态氮下移,而N_(300)和N_(400)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储量显著增加,向深层土壤(100~200 cm)下移明显。每季作物施氮200 kg·hm~(-2)可以减少深层土壤硝酸盐累积量。  相似文献   

17.
鄂东(北)茶园土壤物理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学玉  张继铭  江洪  杨利  余昭齐 《茶叶》2004,30(3):150-152
采用土壤调查的方法,分析了鄂东(北)茶园土壤硬度、土壤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及土壤三相(固相、液相、气相)容积比等物理性状,探讨了土壤物理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连续不同施氮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施氮量对农田土壤理化形状的影响,以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4年连续定位试验,比较了连续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碳氮比、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但对pH的影响较小。在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240kg·hm~(-2)时,有机质含量增加速率最快,当施氮量为360kg·hm~(-2)时,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在30~60cm和60~90cm土层,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影响降低。综合土壤碳氮比和容重等指标,本区域推荐施氮量为240kg·hm~(-2)。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宁省在我国鲜食大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鲜食大豆育种、制种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速冻鲜食毛豆出口量约占世界速冻鲜食毛豆总量的52%;辽宁省每年为南方鲜食大豆种子市场提供1万t以上的用种量,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辽北鲜食大豆鲜荚产量12~15 t/hm2,亩产值2 000元左右,利润空间巨大;辽宁省建立鲜食大豆产业基地势在必行,选育优质、高产鲜食大豆新品种,建立健全鲜食大豆供种需求平台,以解决鲜食大豆主产区鲜荚产量低、品种混杂,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恶性竞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土壤肥力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高产小麦品种烟农1212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常年小麦产量水平为12 000和9 000kg·hm-2的高低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麦田土壤贮水消耗量、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叶面积指数和籽粒灌浆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高肥力下小麦全生育期60~10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高于低肥力。(2)相对于低土壤肥力,高土壤肥力显著增加了小麦旗叶开花后21~35d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花后28d和35d的最大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以及开花后14~35d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高土壤肥力下小麦在孕穗期、开花期、开花后21~35d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3)高土壤肥力可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的籽粒灌浆速率,显著增加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由此可见,高土壤肥力能够改善小麦光合能力,有利于产量形成,进而提高产量和促进水肥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