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银杏的需水特性,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及各生理指标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选择2年生银杏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供水后自然耗水的方法获取一系列土壤水分梯度,利用便携式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测定7种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同时对银杏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左右时,最适宜银杏的生长。银杏生长所允许的最大水分亏缺在RWC为46.81%左右,银杏同时维持较高的净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相对水分含量范围为59.61%~84.72%。试验结果为加强银杏水分管理、确保银杏生长良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干旱程度对刺槐幼苗水分生理和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程度下刺槐幼苗水分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耗水量和耗水系数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结合不同处理下刺槐幼苗生长特征和生长速率可知,刺槐幼苗良好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应不低于58.69%θf;通过统计回归,获得了刺槐幼苗生长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数学拟和模型。同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阳台蔬菜越来越受城镇居民的欢迎.筛选适宜盆栽菜用甘薯生长的缓释肥,可为盆栽菜用甘薯科学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指导.采用盆栽实验方法,以“薯绿一号”为实验材料,以复合肥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缓释肥处理:T1(15-10-12), T2(25-14-12), T3(15-15-15), T4(14-13-13), T5(18-9-9).研究不同缓释肥对菜用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缓释肥可促进菜用甘薯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及品质,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AD)质量分数,各个生理指标间的关系密切,用叶绿素仪测定菜用甘薯的叶色值(SPAD)可以预测菜用甘薯的产量及品质.施用T5处理(绿盼缓释肥)的整体效果最优,可推荐在菜用甘薯盆栽种植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方法,探讨了生土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分对大豆根冠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为18%的轻微水分胁迫可以使大豆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根冠比协调,对根系活力的稳定与后期延缓根系活力的下降具有一定作用,从而也使产量构成因子协调发展,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土壤水分含量为14%的胁迫条件对根、冠都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根瘤数量的产生对水分胁迫更为敏感。土壤水分含量为22%时,营养器官比例增大,生殖器官比例减少,导致大豆经济产量降低。研究结果还表明,大豆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是衡量水分胁迫生理的重要指标,它较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更为明显、规律、准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脱毒对甘薯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云南高原蜜薯为试验材料,以0.1~0.2 mm微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外源激素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云南高原蜜薯脱毒繁育体系.同时对脱毒甘薯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学指标、光合指标、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以及相关保护酶的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MS+ 0.1 mg·L-16-BA+ 0.1 mg·L-1 NAA+ 30 g·L-1蔗糖+7 g·L-1琼脂是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最佳体系;脱毒苗的生长动态指标均优于对照,光合能力、营养指标及生物活性成分均高于对照;脱毒处理增加了甘薯叶片中POD、SOD等保护酶的活性,降低了MDA含量.说明脱毒能显著改善甘薯植株的生长状况,各项生理指标均优于普通植株.该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培养甘薯脱毒种苗以及脱毒苗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使用分段研究方法对夏玉米根、冠在苗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及拔节期复水后形态、生理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玉米根、冠形态和生理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均存在着协同响应机制。形态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株高、茎粗、叶面积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同步生长趋势以及相关关系。生理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根系活力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趋势。研究还表明根冠比作为根冠功能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与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着动态响应机制。采用不低于玉米各生育期轻度水分亏缺阈值下限的有限水分亏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不同水分指标下限对成龄红枣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明新疆成龄红枣主要生育期的适宜水分范围.[方法]通过控制土壤不同水分下限的田间正交试验,研究土壤不同水分下限对成龄红枣的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水分下限灌溉对成龄红枣的新梢增长量、叶宽等生理生长影响不明显,但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提高果实膨大速度也随之提高.产量比较表明,处理1(土壤水分下限占田间持水量75;)产量明显高于其它两处理,而处理2、处理3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讲75;田间持水量处理对红枣的生理生长、产量及其它各生理指标都优于其它处理.[结论]依据合理的水分指标进行灌溉,可以有效提高红枣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嘎拉苹果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水分胁迫下嘎拉(K id's O range×D e lic ious)幼苗水分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自由水含量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饱和亏和束缚水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呈增加趋势。结合不同处理下嘎拉幼苗生长特征可知,嘎拉幼苗良好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  相似文献   

9.
为探求不同土壤水分和镉浓度对油菜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置3个土壤水分处理组(相对含水量70%~80%、60%~70%和50%~60%),每个水分处理下分别设置6个镉处理浓度(0、5、10、15、20、30 mg·kg-1),共18个处理。测定不同水分及镉处理对油菜生长、生物量、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增加,对油菜株高、生物量、光合作用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供试镉浓度处理下,油菜生长生理及产量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油菜对镉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万薯5号和食用型品种万薯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不同干旱水分胁迫下对甘薯叶与根中生理特性变化情况及不同甘薯品种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到干旱胁迫影响时,不论从甘薯根体积、鲜薯产量,还是甘薯生理特性变化情况都表明万薯10号比万薯5号耐旱性强;并且受干旱胁迫时在叶和根中甘薯POD、MDA以及Pro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MDA、Pro在叶与根中的变化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甘薯品种光合生理指标与薯干产量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甘薯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光合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薯干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薯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总叶绿素含量(Tchl)、叶绿素a含量(Chla)、叶绿素b含量(chlb)、叶面积系数(LAI)随生长进程先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蔓薯比值(T/R值)随生长进程呈下降趋势。薯干产量与各光合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薯干产量与不同生长期的Pn均呈显著正相关,与Tchl,chla,chlb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与栽后90天的T/R值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前期和后期的LAI呈正相关,而与中期的LAI呈负相关。按对薯干产量的相关程度、其排列顺序为Pn,Tchl,chla,chlb,T/R,LAI。甘薯育种应选育净光合速率高、生育后期总叶绿素含量高、T/R值下降快、前期和后期有效叶面积系数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缺氮对叶用甘薯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叶用型甘薯品种台农71和莆薯5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水培条件下正常供氮、缺氮以及缺氮后恢复供氮3种处理对不同叶用甘薯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氮条件下,2个品种的藤蔓生长量下降,根系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叶和根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而谷氨酰胺酶活性上升,大多数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下降,且台农71品种的变化程度大于莆薯53品种;缺氮后恢复供氮,相应的指标均呈恢复趋势,其中各指标在莆薯53品种中均恢复到正常供氮水平,表明2个叶用型甘薯对氮素的敏感性不同,品种台农71对氮素的反应比品种莆薯53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洛薯96-6甘薯新品种产量生理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洛薯96-6甘薯新品种和徐薯18品种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动态的跟踪调查,及两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甘薯新品种洛薯96-6产量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旭  陈芬  刘博  谭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28):181-18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盐胁迫对金叶白蜡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分胁迫下金叶白蜡幼苗的生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金叶白蜡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相对冠幅以及生物量增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减少,表明盐分和水分胁迫影响了金叶白蜡的生长.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质膜透性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增大,但MDA含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分下限对枸杞水分生理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对枸杞的生长和水分生理特征的影响,以宁杞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值,分别定期测定各处理植株新梢生长量、株高和地径,测定叶片的持水力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有利于枸杞的生长,其新稍生长量、地径和株高增加普遍显著好于其他处理,枸杞的相对含水量、饱和亏与持水力、平均净光合速率等生理状况优于其他处理,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下保持正常生长,这为景电灌区枸杞的节水和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最佳种植密度,选取短蔓型品种(晋甘薯9号)、长蔓型品种(济薯25),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扦插密度下各项群体生理指标与甘薯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扦插密度对2个甘薯品种的群体生理指标、单株鲜薯质量、产量及商品薯率有显著的调控效应;随密度的增加,单株鲜薯质量降低,产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抛物线状;叶面积指数(LAI)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不同生育期不同密度处理薯蔓比(T/R)值表现不一;晋甘薯9号以4.8万株/hm~2、济薯25以3.9万株/hm~2密度种植,在甘薯生产中可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单位面积株数、薯数和薯质量的协调发展,使甘薯产量达到最高。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扦插密度。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对嘎拉苹果幼苗水分生理特性和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程度下嘎拉(K id's O range×D elicious)幼苗水分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自由水含量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饱和亏和束缚水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呈增加趋势;地径生长量、新梢长度、茎重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重比和根冠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小呈增加趋势。结合不同处理下嘎拉幼苗生长特征可知,嘎拉幼苗良好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同时,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渭北台塬土壤水热环境及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甘薯品种‘济薯26’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M1)、全生物降解透明地膜(M2)和普通聚乙烯透明地膜(M3) 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薯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甘薯产后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薯生长前期,M2和M3处理下土壤温度高于M1,随着甘薯生长时间增加,M3处理下土壤温度高于M1和M2处理。甘薯全生育期,M3处理下土壤温度平均值较M1和M2处理分别高0.19℃和0.51℃。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效果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甘薯全生育期,M1和M2处理下土壤水分较M3处理分别降低0.67%和2.23%。M2处理下甘薯产量、商品率和总收入最高,其投入产出比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综上所述,考虑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长期应用对农田生态环境和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合不同地膜覆盖对增温、保墒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全生物降解地膜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M2处理经济效益最佳,适宜在该地区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下白杨无性系生理和生长的数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白扬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在4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互作变异系数、重复力和互作力一般均大于生理指标;绝大部分指标的重复力和遗传变异系数大于互作力和互作变异系数。以6个生理指标及2个叶部生长指标与苗高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影响苗高生长的主导因素不同。回归方程反映出,在受到土壤干旱胁迫时,在降低蒸腾作用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光合面积越大,越有利于苗木生长,通过对苗高和生物量与水分互作分析及品种稳定性分析,根据生产力、适应性和稳定性指标可将10个参试无性系分为3类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甘薯育苗生长速度,提高甘薯育苗繁殖系数,探寻较为理想的甘薯假植育苗方式,本试验以高系14甘薯的脱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平铺法、干旱胁迫法、打顶法、斜插法(CK)4种不同假植繁育方式处理甘薯的茎段苗,观测不同假植繁育方式下主蔓长势、茎粗、生根数、分蘖数,以及最长的3个侧枝的生长长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平铺法能够获得粗壮的茎秆和较长的主侧蔓枝条,该处理方式甘薯苗单株剪苗量为19.119 6株,总剪苗量为928株,相较于其他处理方法得到的苗最多,建议使用平铺法繁育甘薯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