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金泉 《广东园林》2009,31(2):47-50
文章阐明了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及其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意义,初步统计出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群、保护级别与分布特点。在广东省园林绿化中已见应用的省外珍稀濒危植物共有57种,隶属25科44属;已见应用的省内珍稀濒危植物18种,隶属13科15属;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珍稀濒危植物107种(含变种)。隶属49科79属。文章还简要介绍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名称、特性、分布和花果期,最后提出了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3点建议。文章分两期刊出。本期刊出四方面内容:1.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2.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意义;3.广东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类群与保护级别;4.广东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茂兰保护区是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丰富的地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5种,隶属16科23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20种。本文论述了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特点,并就这些植物的保护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46种,隶属29科39属,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20种.文章论述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及特征,提出合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的对策,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珍稀濒危及野生重点保护植物种类丰富.共计分布有各类珍稀濒危及野生重点保护植物129种,隶属104属72科。本文主要介绍了了我市珍稀濒危及野生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类群分布及濒危原因,并结合多年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的经验对保护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摸清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现状,采用线路调查的方法对该区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生长状况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五鹿山保护区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0种,隶属16科28属,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20种,省级保护植物10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该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及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整理出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1种,隶属30科44属,占甘肃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种数54种的94.44%,总科数的94%,总属数的92%。区系成分以北温带为主,占27.45%,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占13.73%;东亚分布占11.76%;各类热带分布占9.80%;中国特有成分占21.57%。根据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据调查,中山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科7属7种,种数占广东省9.3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科7属8种,种数占广东省12.31%,并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四药门花、绣球茜和驼峰藤等种类.文章在介绍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珍稀濒危植物是西藏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区有珍稀濒危植物54种,隶属33科48属。文章初步分析了西藏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区系特征、研究概况、濒危原因等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方法在广东省从化市太平镇开展林业用地和森林植物资源调查,以期为该地区的植被保护和恢复提供依据.从化市太平镇共有维管束植物104科、240属、335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5属、22种;裸子植物4科、5属、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73科、175属、248种,单子叶植物13科、45属、58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种,隶属6科6属,4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从化市太平镇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树种及古树较多,但水平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建议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中山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科7属7种,种数占广东省9.3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科7属8种,种数占广东省12.31%,并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四药门花、绣球茜和驼峰藤等种类。文章在介绍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许耀辉  甘新军  曾振军 《热带林业》2006,34(3):34-35,30
根据有关资料和调查统计,广东省从化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2科12属12种(占广东省野生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16%),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10科10属1O种;渐危7种、稀有5种;观花类8种,观果(种)类11种,观叶类4种,观姿类8种。文章在分析这些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的基础上,还对其保护、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广东龙门南昆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布状况,采用踏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的植物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鉴定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开展资源保护评价。结果表明,南昆山共有珍稀濒危植物58种,隶属于27科37属;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5科6属9种,裸子植物有3科3属4种,被子植物有19科28属45种。随海拔升高,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呈先增后减的分布趋势;除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lla)和福建观音座莲(Angiopteris fokiensis)等分布范围较大外,多数零星分布且分布范围狭窄。总结南昆山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价值和面临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开展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宣传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河口南溪石灰岩地区海拔100~1 200m区域设置样带、样方等进行标本采集,根据相关的植物志、植物图鉴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文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4种,隶属26科32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19科24属25种;濒危的种类8种,渐危的16种,稀有的10种。文章对植物濒危原因、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该区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3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0种;调查还发现小五台山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多样,生境特点突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生态价值,急需保护,以避免物种灭绝及物种丰富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统计,在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中,天然生长的珍稀濒危植物共36种,隶属22科31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隶属20科2G属;贵州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隶属12科17属。本文着重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了论述。分述其分布概况及特点。对资源作出评价,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据2005年12月的调查统计,广东树木公园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6种,隶属32科55属。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5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40种,有32种植物同时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3种为中国特有种。这些植物具有用途广泛、引种时间较长、生长良好、热带性强等特点。文章在阐述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这些资源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华南园林绿化乡土树种探讨(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接第2期)3园林绿化乡土树种简介 乡土树种选择的原则,首先必须是本地区原有自然分布的种类(含少数归化种);二是注重树种形态的观赏性,包括树形、树干、叶、花和果实的形态、色彩、气味或个性风韵;三是注意生物多样性,考虑生态、物种和景观多样性,以及招鸟树种;四是考虑物种保护和科普文化教育,选取本地区有分布的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本文是根据这四点原则,初步筛选了华南园林绿化已见应用和潜在的乡土树种,共计有104科492种(含变种)。每种简述其名称、主要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观赏特性、分布或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的级别和花果期。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杭州环湖绿地为例,对区域内13个块状公园绿地和3条道路绿地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实践调查,结果发现:杭州环湖绿地共栽植了32种珍稀濒危植物,隶属27科、31属,其中濒危种1种,渐危种5种,稀有种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和浙江省级重点保护的分别有17种和10种;乔木类珍稀濒危植物有20种,灌木类和草本类均为6种,93.8%的种类生长良好;不同种类的珍稀濒危植物在环湖绿地出现的频度差异明显,大部分种类尚未大面积栽植,利用城市绿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有很大的潜力。未来在谨慎评估珍稀濒危植物引入城市绿地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更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应用于城市绿化,促进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桂林市8处绿地中珍稀濒危植物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珍稀濒危植物有12种,隶属于11科11属;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种类较少,约占广西珍稀植物种类的6.2%;除银杏(Ginkgo biloba)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外,其他种类应用范围小、数量少;公园、校园内应用种类较多,街道绿地应用种类少;调查植物全部为木本,且多为乔木。本次调查提出了加强珍稀濒危植物苗木繁育研究、开展绿化应用试验示范、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珍稀濒危植物园建设成效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迁地保护的原理和方法,在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园引种保存了珍稀濒危植物13科17属18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水杉、焕镛木;Ⅱ级重点珍稀濒危植物有鹅掌楸、格木、闽楠、观光木、大苞白山茶、琼棕、青皮、红皮糙果茶、大叶木莲、无翼坡垒、土沉香、降香黄檀、石梓;Ⅲ级重点珍稀濒危植物有蝴蝶果、白桂木,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基因库。生长情况表明,珍稀濒危植物在东莞市的迁地保护基本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