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棉33B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棉33B 是美国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公司合作 ,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Bt基因导入由柯字312与DP5415杂交而育成的高抗鳞翅目害虫的抗虫棉新品种。这种棉花可产生内源毒素 ,在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危害棉株初期将其杀死。经过对其副产品进行大量测试 ,证明其对人、畜、鱼类及天敌无害 ,被美国农业部、食品局和环保署列为“安全”级品种。新棉33B 棉子油经河北省卫生防疫部门检测 ,认定无毒且完全符合我国食用油标准。河北省1995年从美国岱字棉公司引进了保铃抗虫棉新棉33B 品种后 ,经试验、示范和审定 ,到1998年全省…  相似文献   

2.
移栽地膜棉生态生物学效应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机理是“增温、增光、保肥、调墒”,重点是利用好增温、增光的有利条件,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其生长发育特点是“生育早、发棵快、果节多、有效开花结铃期长、容易早衰”,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移栽地膜棉可增产1~2成,是继80年代直播改移栽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的栽培技术改革,显示了大幅度增产的潜力。本文总结了移栽地膜棉的生态生物学效应及相应的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盐棉48(原名新洋48),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于1978年以86—1作母本,鲁棉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79年在枯萎病圃内筛选种植后,选出的优良单株。经几年试验和大面积  相似文献   

4.
通过扬州和大丰市三农镇枯黄萎重病田对抗病虫杂交棉品种宁杂棉3号试验研究和示范表明,该品种产量潜力大,在2008年严重灾害年子棉产量最高达4 847.1 kg/hm^2。营养生长方面表现为盛蕾(6月20日)后株高日增量、LAI增长量都较大,株高较高,最大LAI也较大,并且在盛铃期达到最大LAI;生殖生长方面表现为果枝始节位低,花芽分化早,现蕾和成铃强度大,成铃率高,产量潜力大。说明该品种在枯黄萎病严重田块仍能保持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5.
1996年以来,棉铃虫在南疆棉区连年暴发为害,造成棉花产量聚减,对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为此,从1998年开始引进试种抗虫棉新棉33B,现将两年试验、示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6年以来 ,棉铃虫在南疆棉区连年暴发为害 ,造成棉花产量聚减 ,对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为此 ,从 1 998年开始引进试种抗虫棉新棉 33B,现将两年试验、示范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示范方法1 .1 小区试验抗虫棉新棉 33B 由山西运城提供 ,以常规棉石远 32 1为对照 ,试验设 3个处理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 30 m2 ,全生育期抗虫棉不用农药防治棉铃虫 ,各处理均为随机和定点调查 5点 ,每点 2 0株 ,记载生育期和抗虫性。1 .2 大田示范1 998~ 1 999年大田示范面积1 0 0 0公顷以上 ,分设 8个农业连队 (点 ) ,各示范点均以石远 32…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从东北引进的东农249、四单19和本育9等3个玉米杂交种在西藏林芝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3000 m的林芝3个杂交种的子粒产量可以达到7 500~12 000 kg/hm2,施肥方式可以采用一次性基施,也可以采用追肥,密度应达到55 000~60 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渝棉1号示范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我省高品质棉产业化开发,1997年由省科腾公司引进了由西南农业大学育成的渝棉1号.经4年的试验、试种结果表明,渝棉1号一般每公顷产皮棉1200~1350kg,在采取适当的栽培技术的情况下,具有1500kg以上的产量潜力;纤维长度31mm左右,比强度27cN@tex-1左右,麦克隆值3.7~4.2(A级),气纱品质2100~2200,丝光较足,经纺工企业试纺,适纺高档产品,可替代进口或长绒棉,降低纺织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鱼台县全部推广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3-1”式麦棉两熟制。土壤定位监测表明,麦棉两熟区随产量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重用轻养,有机肥投入减少,土壤理化性状变差。为此,从2001年开始,特别是2003年以来,结合鱼台县承担的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工作和全国测土配方示范县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新棉33B地膜棉早衰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两年 ,河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了抗虫棉新棉33B,1 998年种植 8万公顷 ,1 999种植面积超过 1 4.6万公顷 ,年年获得好收成 ,平均皮棉产量超过了1 0 50 kg· hm-2 。这些与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密切相关 ,其中主要是普及了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地膜覆盖等新技术。但从两年的大面积推广看 ,有部分地膜覆盖棉田由于地力较差 ,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出现了早衰现象 ,严重地块 8月下旬开始出现死株 ,一般减产 1 0 %~ 2 0 %。1 早衰的原因1 .1 棉田缺钾。棉田缺钾易引起红叶茎枯病 ,进而发生早衰。由于新棉 33B皮棉产量较高 ,因而需要较多的养分 ,但…  相似文献   

11.
H33-1-4是由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育的非转基因早熟常规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棉20190017),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在2016―2017年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63.3 kg、151.0 kg和143.4 kg,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10.1%、10.9%和9.1%。2020-2022年,H33-1-4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石河子垦区等早熟植棉区示范种植效益显著。概述了H33-1-4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地区、制种要求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刘伟  秦宏春 《中国棉花》2002,29(6):39-40
皖棉18(淮杂2号)是杂交低酚棉,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早熟、抗枯萎耐黄萎、标记叶等为其它杂交棉所不可比拟的优良特性.该品种为鸡脚叶,光合效能高,生长发育快,开花结铃异常集中,增产潜力非常大,一般不宜春播,只要播期适当推迟,管理得当,就容易达到每公顷产皮棉2250kg的超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机采棉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生产方式,它能有效解决植棉生产中采棉期间劳动力紧缺、采棉成本不断上涨的问题,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需要,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4.
集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38于1 999年通过全国审定。为了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作用,于1 999-2 0 0 1年研究了该杂交种的配套栽培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东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良繁农场一分场进行。试验田为壤土,耕层土壤含有机质0 .96% ,全氮0 .0 80 % ,速效氮1 .46mg·kg-1,速效磷1 4.7mg·kg-1,速效钾1 2 8mg·kg-1。深冬耕,3月中旬灌水,基肥每公顷施鸡粪1 5 t,尿素1 5 0kg,磷酸二铵2 2 5 kg,硫酸钾1 5 0 kg。选用中棉所38一代杂交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等行距1 m。试验设计为5因子、2~4水平…  相似文献   

15.
棉麦两熟双高产,实现小麦6000kg·hm-2、棉花1350kg·hm-2,必须满足实现高产的基本条件,并在综合运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首先应选用合理的套种方式,确保小麦足够穗数,实现小麦产量指标;其次,棉花实行营养钵育苗移栽,缩短棉麦共生期;第...  相似文献   

16.
    
《棉花科学》2004,26(6)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优质、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33号的特征特性、适应区域及产量表现,及整地、施肥和田间管理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棉田种植方式的不断改革和优化 ,本市棉花种植方式由麦套棉为主迅速向油后移栽棉转变 ,面积逐年扩大 ,棉田效益不断提高 ,优势十分明显。 2 0 0 3年油后移栽棉面积达到 1 8933hm2 ,占棉田面积 5 7%,油棉连作已成为主要种植方式。因此 ,研究油后移栽棉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对夺取油棉双高产至关重要。1油后移栽棉生育特点1 .1出苗快 ,成钵率高。油后移栽棉播期在 4月 1 0- 2 0日 ,与麦套棉相比 ,播种时间推迟 1 0~ 1 5天 ,播期气温提高 2℃左右 ,出苗速度快 1天左右 ,发病率低 1 0个百分点 ,营养钵成…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高品质棉的研究与应用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高品质棉市场需求,回顾了高品质棉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剖析了市场体系与产业效益。以高品质棉科棉1号为材料,从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物质积累、棉铃形成、氮素代谢等方面研究了高品质棉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高品质棉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棉花科学》2004,2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