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4头产期接近的台湾杜洛克初产母猪,平均产后体重为179.8 kg,平均带仔数为7.97头,根据产仔时间接近,带仔数等相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研究饲喂次数(日喂3次和4次)和添加脂肪粉(0%和6%)对泌乳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经过35天泌乳期的饲养,结果表明台湾杜洛克初产母猪哺乳期饲喂高能饲粮和增加饲喂次数对仔猪的个体重、窝重,或母猪的泌乳性能影响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为采收后的野生长春花中长春碱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为采收在干扰长春花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影响到长春碱的合成与积累。采收后20d与采收前相比,长春花各部位的生物量降低,长春花叶片和茎中的长春碱含量也有所降低。采收后20~40d,长春花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采收后40~60d,长春花各部位的生物量增加相对稳定。采收后40d时,长春花根、叶片和茎中长春碱含量均显著高于采收前;采收后60d时,长春花不同部位长春碱含量略低于采收前。人为采收后长春花单株长春碱总量也有所降低。长春碱的这种动态变化可能与其对外界干扰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系列实验,分析了二花脸猪乳中乳糖和乳蛋白在泌乳早期阶段(1~21 d)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并与大约克猪乳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二花脸和大约克猪乳在泌乳第1 d和第6~7 d的乳脂含量.结果表明,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乳糖在初乳中很低,但随着泌乳天数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加.二花脸猪乳中乳糖含量在整个泌乳早期阶段(1~21 d)低于大约克猪,其中在泌乳第1 d、第6~7 d和第8~10 d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5 或p<0.01).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乳蛋白在泌乳第1 d浓度最高,分娩1周内迅速下降 ,泌乳1周以后变化幅度不大,而且两品种猪差异不显著(p>0.05).猪乳中乳蛋白与乳糖呈负相关,二花脸猪相关系数r=-0.703(p<0.01),大约克猪相关系数r=-0.577 (p<0.01).二花脸猪乳中乳脂含量在泌乳第1 d和第6~7 d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5).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系列实验,分析了二花脸猪乳中乳糖和乳蛋白在泌乳早期阶段(1~21d)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并与大约克猪乳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二花脸和大约克猪乳在泌乳第1d和6~7d的乳脂含量。结果表明,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乳糖在初乳中很低,但随着泌乳天数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加。二花脸猪乳中乳糖含量在整个泌乳早期阶段(1~21d)低于大约克猪,其中在泌乳第1d、第6~7d和第8~10d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比较金华母猪和杜洛克公猪后代三元猪的生长性能。目前,杜洛克公猪因其基因的优越性,成为后代商品猪培育的主要杂交猪,金华母猪是我国地方优良品种,繁殖能力较强,且皮薄肉厚,发育也较快,近几年受到外来猪种的干扰,在我国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因此,本文对金华母猪和杜洛克公猪后代三元猪生长性能的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未来我国商品猪培育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麦草粉大体积日粮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为研究以青刈黑麦为纤维原料的大体积日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而,设计,以消化试验测定青刈黑麦草粉的数据为基础,配制粗纤维含量依次为3.65%,7.69%和11.9%,3种日粮处理,其主要营养物质日采食量相同,不同日粮处理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21天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仔数的影响均不显著,从仔猪21d窝增重来看,处理2组比对照组和处理1组约高10%,处理2组仔猪的生后生长速度相对提高,总之,青刈黑麦草粉大体积日粮粗纤维水平在12%左右时,对繁殖性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低乳糖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糖酶在 3 -6℃下水解牛乳中乳糖 ,1 6h水解率达 5 5 % ,添加 0 .0 1 %质量分数的柠檬酸钾使水解时间缩短为 1 4h;工艺简便可行 ,适合规模化生产 .国产乳糖酶与进口乳糖酶水解效果相同 ,而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  相似文献   

8.
乳中含有幼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分,是哺乳期幼畜最适当的营养物质。乳中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为乳蛋白、乳脂、乳糖。蛋白质是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在反刍兽和啮齿类中,酪蛋白的比例较高,乳脂以直径为0.1~10um的脂肪球形式存在,每个脂肪球表面包有一层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的膜,内部是一个甘油三脂小滴,乳脂中99%是甘油三脂.  相似文献   

9.
隐性乳房炎对牛乳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乳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 CMT 法检查了隐性乳房炎。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能显著地降低乳汁中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的含量,从而降低了牛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索定时输精技术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温氏种猪公司华东某猪场,对杜洛克正常发情后备母猪、无情期后备母猪及断奶母猪使用定时输精技术后,测定其繁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定时输精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正常发情后备母猪以及断奶母猪的发情率、配种率、参繁受胎率、参繁分娩率以及繁殖效率,同时对无情期后备母猪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其达到4.06头的繁殖效率。定时输精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分析了78窝杜洛克和83窝大约克母猪胎盘效率及其与产仔数和出生重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胎盘效率具有中等遗传力(0.29和0.36),但胎盘效率和产仔数之间相关系数差异很大(0.233和-0.056),在育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采用SDS PAGE法对 16 2头二花脸母猪和 5 0头大约克母猪乳中一组高分子量蛋白质 (HMWP)进行了检测 ,计算了该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 ,并运用线性模型统计方法分析二花脸母猪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母猪泌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猪种群中 ,乳中HMWP存在A (相对分子质量 14 6 80 0± 14 0 0 ) ,B ( 114 80 0± 4 0 0 ) ,C ( 10 86 0 0 )和D ( 10 14 0 0± 6 0 0 ) 4种带型 ,分别受 4个等位基因HA、HB、HC 和HD 控制。在二花脸猪乳中HMWP表现出BB、BD和DD 3种基因型 ,其频率分别为 0 6 6 6 7,0 2 716和 0 0 6 17;两个等位基因HB 和HD 频率分别为 0 80 2 5和0 1975 ;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3170。大约克猪乳中HMWP表现出BB、AB和BC 3种基因型 ,其频率分别为 0 880 0 ,0 10 0 0和 0 0 2 0 0 ;等位基因HA、HB 和HC 的频率分别为 0 0 5 0 0 ,0 94 0 0和 0 0 10 0 ;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1138。在二花脸猪种群中 ,不同HMWP基因型在乳糖浓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在乳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不同铁源对母猪乳铁含量和仔猪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头胎次为第2胎的纯种杜洛克母猪,按3种铁源(赖氨酸铁、甘氨酸铁和硫酸亚铁)和一个水平(按铁计,母猪饲料中添加量120mg/kg;仔猪饲料中添加量150mg/kg),随机分为3个处理,以硫酸亚铁为对照,测定母猪产后不同阶段的母乳铁含量,在乳猪不注射铁补针的条件下,测定不同日龄的乳猪血红蛋白、血清铁和血清总铁结合力等指标,研究了不同铁源对母猪乳铁含量和仔猪血液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铁显著影响母乳铁含量(P<0.05);2种氨基酸螯合铁组都在不同程度促进仔猪血红蛋白的提高,赖氨酸铁显著提高血红蛋白水平(P<0.05),赖氨酸铁显著降低14-35日龄仔猪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无奶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无奶是母猪产后无乳或逐渐少乳的一种病态,是母猪产后的常发病之一,会造成仔猪死亡率较高,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该病以夏季发病较多,其它季节也有发生,经产母猪的发病率高于初产母猪,管理状况不同的猪场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场发病率高达50%,有的场却很少见到.在患病的母猪中有一部分虽经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泌乳功能得到改善,但仍赶不上正常母猪的泌乳效果.  相似文献   

15.
奶牛初乳与常乳乳蛋白变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初乳与常乳乳蛋白的表达变化,揭示乳蛋白分泌及乳腺易感疾病的机理,采用二维凝胶电泳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分析了产后第1天、第7天和第21天牛乳中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发现,相对于第7天和第21天牛乳蛋白的表达丰度,第1天牛乳蛋白中有5个蛋白表达量增加;而第7天与第21天牛乳蛋白表达无变化。且第1天牛乳蛋白表达量增加的是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M和G以及运输功能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结果表明由初乳向常乳转换过程中,这些乳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可能与乳腺易感乳房炎等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凹凸棒土吸附与壳聚糖溶液包埋耦合的方法进行乳糖酶的固定化.结果表明,当凹凸棒土∶壳聚糖为5∶1、吸附时间为4 h、加酶量为260 U.g-1时,固定化酶活力达107.6 U.g-1、酶回收率为50.6%;所制得固定化乳糖酶的适宜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45℃及6.4~6.8;用固定化乳糖酶水解牛奶中的乳糖,在温度为45℃时间为1.5 h时乳糖水解率即达69.5%,38℃、3 h水解率为71.3%.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浓缩乳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溶液经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及DHPM结合加热(65℃30min和95℃30min)处理过程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抗原性的变化,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不同压力条件下MPC中各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蛋白抗原性对DHPM及DHPM结合加热的反应各不相同。2)DHPM+65℃/95℃处理后,蛋白质α-乳白蛋白、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抗原性均明显低于DHPM处理样和水化对照样。因此,DHPM及DHPM结合加热处理可降低MPC中酪蛋白的抗原性,增加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但对β-乳球蛋白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土壤含水量对秸秆分解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秸秆与土壤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分解时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秸秆前期的分解,在土壤含水量为20.0%和15.0%的条件下,秸秆分解率在第10天分别为30.73%和14.01%,在第60天分别为52.90%和43.20%。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并使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加入秸秆组的土壤含水量在第50天比对照组高出5.41%,说明秸秆还田的保水、增墒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黑晶、东魁和温岭大梅3个杨梅品种为材料,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确定了杨梅果实中的3种有机酸成分,分别为柠檬酸、苹果酸和奎宁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始终为最主要的有机酸成分。随着果实成熟,3种有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成熟果实中,黑晶、温岭大梅和东魁3个品种的柠檬酸含量分别为(7.423±0.530),(8.987±0.088 )和(7.820±0.306)mg·g-1 FW;苹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113±0.002),(0.062±0.001)和(0.037±0.008) mg·g-1 FW;奎宁酸的含量分别为(1.122±0.098),(0.952±0.042)和(0.738±0.056)mg·g-1 FW。分析表明杨梅果实属于柠檬酸型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