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宗 《农技服务》2003,(11):32-33
<正> 目前,鱼塘大多数连片基地化,塘头配套畜禽养殖场(猪、鸡、鸭、鹅、鸽等),种果种菜种草等综合利用措施。但是,养鱼池塘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排泄物、残剩饵料及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的不断排放积累,加  相似文献   

2.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低质,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低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3.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粪便、残剩饵料等不断积累,会在池底形成一层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使下层池水处于缺氧状态。此外,还可产生氨气、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淤泥变黑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氨气、亚硝酸盐、硫化氢是鱼(虾等)类生长过程中的剧毒物质,能使鱼(虾等)类食欲下降,饵料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4.
罗年辉 《福建农业》2013,(10):32-33
所谓不良养殖水体,主要是指养殖池塘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含量超标,对鱼类产生了严重危害的水体。若不及时对不良水体加以调节处理,则鱼类受其影响,不仅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针对不良水体的不同危害,应采取科学方法及时进行调节一。  相似文献   

5.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概括和总结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形成和评价,归纳了富营养化对水质和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最后阐述了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6.
<正>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淤泥中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  相似文献   

7.
不良养殖水体主要指养殖池塘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含量超标,对鱼类产生严重危害的水体。若不及时对不良水体加以调节处理,鱼类不仅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1.亚硝酸盐的危害及调节(1)主要危害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养殖的鱼塘,由于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等杂质日积月累,加之风雨、水流侵蚀塘埂,使塘中积存大量淤泥和腐殖质,多年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和产生多种危害。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07,(12):55-55
池塘由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粪便、排泄物、遗体、残饵和施肥的不断积累,以及地表冲积物等不断沉积,沉积有机物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形成大量腐殖质,与池底表面浸润土壤混合在一起,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过多有三大危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淡水渔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养殖密度不断扩大,鱼类害病的发生机率与危害性随之提高。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兴起,使得因寄生虫引起的鱼类流行病发生频繁,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就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给鱼类生存造成的危害作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止寄生虫病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蓝藻水华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亚硝酸盐1.主要危害。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暴发性鱼病的重要因素。当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以后,鱼、虾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弱,继而造成鱼、虾慢性中毒。此时鱼、虾摄  相似文献   

13.
于永刚 《新农业》2009,(6):50-51
我国疆域辽阔,内陆江河纵横,湖泊水库星罗密布,是世界上淡水水面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极为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的内陆水域鱼类800多种,纯淡水鱼类760种。但淡水养殖病害日趋严重,水域环境破坏、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轮虫的危害(一)造成养殖水体缺氧由于轮虫具有超强的繁殖速度,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能吞噬掉池水中大部分有益藻类,同时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池塘缺氧,影响鱼虾的摄食,造成鱼虾在很短时间内由于缺氧浮头、不吃料甚至死亡,并且死后分解,败坏水质。有时即使鱼虾摄食,但饵料的消化率低,从而提高了饵料系数,影响鱼虾生长。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不断释放到环境,并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径流、土壤淋溶和直接排放等方式进入水体,从而使水体成为EDCs存在的主要场所之一。为引起社会对水体EDCs污染的广泛关注,并积极采取EDCs危害防治措施,保护鱼类资源和水生态系统,本文介绍了EDCs的分类,详述了自然水体、饮用水源水以及自来水中EDCs污染情况,阐明了EDCs对鱼类的生殖危害。资料分析显示,EDCs能够扰乱生物体内分泌功能,导致生殖器官、生殖机能和生殖行为异常,引起生育力下降,甚至生物繁殖机能损害,并最终导致种群数量下降,以至物种灭绝。虽然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些关于EDCs对生物危害等方面的研究,但大都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基础研究薄弱、识别和鉴定困难或代价太大等问题,有关工作亟需全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β-内酰胺酶(金玉兰酶制剂),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和分泌的,可选择性分解牛奶中残留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为我国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该酶的使用会掩盖牛奶中实际含有的抗生素。本文通过分析β-内酰胺酶在鲜乳及乳制品中呈阳性的原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对甘肃省临泽县奶牛养殖及生鲜乳的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的水温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目的】探求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农田土壤水温变化规律、降水高效利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高效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自然降水资源。【方法】对6种覆膜方式下玉米关键生育期耕层土壤昼夜24h温度变化、0—2m土壤水分动态进行定位监测,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玉米苗期,垄膜沟播(包括全膜双垄沟和半膜双垄沟)能防止白天耕层土壤温度过度上升和晚上温度过度下降;灌浆期,耕层平均温度最低;整个生育期,耕层平均地温比露地高2.4℃;垄膜沟播能把小于5mm的无效降水转化为有效水分贮存于土壤中,提高降水利用率。在平水年份,全膜双垄沟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露地分别提高91%和85%;干旱年份,半膜双垄沟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露地分别提高34%和33%。【结论】垄膜沟播能调控土壤的水温条件,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平水年全膜双垄沟增产效应最佳,干旱年半膜双垄沟增产效应较好,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0引言 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入侵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消失以及物种灭绝。并造成农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新疆有17个对外开放口岸,是中亚乃至欧洲有害生物传人我国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外来生物入侵的概念,以及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三大途径,造成的三方面的危害,指出了我国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的七种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