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微型月季Unconditional Love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微型月季花粉活力检测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内添加蔗糖、硼酸、硝酸钙、硫酸锌、硫酸镁和硝酸钾,均能促进微型月季Unconditional Love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均随培养基组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则出现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微型月季花粉萌发的蔗糖、硼酸和硝酸钙3种组分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0 g/L+H_3BO_3125 mg/L+Ca(NO_3)_2·4H_2O 100 mg/L。  相似文献   

2.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350mg/L Ca(NO_3)2·4H_2O+60 mg/L H_3BO_3+150 mg/L MgSO_4·7H_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澳洲石斛(Dendrobium kingianum)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比较蔗糖、H_3BO_3、CaCl_2对澳洲石斛花粉萌发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澳洲石斛花粉离体萌发的液体培养基配比,为澳洲石斛花粉离体培养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蔗糖、H_3BO_3、CaCl_2,对澳洲石斛花粉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则起抑制作用;正交试验中,蔗糖、H_3BO_3和CaCl_2对澳洲石斛花粉萌发的影响都极显著,适宜的花粉离体萌发培养液为10 g/L蔗糖+40 mg/L H_3BO_3+30 mg/L CaCl_2,花粉萌发率为37.02%。  相似文献   

4.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_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_3)_2·4H_2O 0.3g/L+MgSO_4·7H_2O 1.2g/L+KNO_3 0.1g/L+15%蔗糖+700mg/L硼酸+1%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不同培养时间对‘保罗兰’睡莲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为睡莲杂交育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离体萌发情况。【结果】20和40 mg/L的硼酸(H_3BO_3)处理均能促进花粉萌发,适宜浓度的蔗糖和低浓度的Ca~(2+)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粉的萌发率;睡莲花粉在培养的4 h之内,花粉萌发率上升较快,4~6 h萌发率趋于稳定。花粉管生长在前2 h生长较快,2~6 h生长趋于稳定。【结论】10%蔗糖+20 mg/L或40 mg/L H_3BO_3+20 mg/L氯化钙(CaCl_2)是‘保罗兰’睡莲花粉最适萌发培养基组分,最佳镜检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3种常见木本花卉植物花粉为试材,探究了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将花粉均匀分散涂抹在含0.1 mM CaCl_2、Ca(NO_3)_2、KCl、MgCl_2、H_3BO_3和18%蔗糖、0.5%琼脂粉的培养基上,分别在20℃、28℃、35℃和42℃条件下培养1 h。结果表明,在28℃时,3种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达到最优状态,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随温度变化的趋势近于一致,随温度升高花粉萌发率相应提高,直到达到最适温度后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有斑百合花粉为试材,通过离体培养,利用单因子试验研究蔗糖、硼酸、以及钙、镁、钾离子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子试验比较了蔗糖、H3 BO3、CaCl2和Ca(NO3)2·4H2O对有斑百合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和钙对有斑百合花粉萌发影响较大,而钾和镁的影响较小;适宜的花粉培养液为蔗...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蜂糖李花粉活力影响因素和贮藏特性,为蜂糖李花粉的保存提供支持。【方法】以蜂糖李花粉为研究对象,青脆李花粉为对照,采用离体培养萌发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蔗糖、H_3BO_3、植物生长调节剂(NAA、GA_3和6-BA)以及不同贮藏方式(4℃低温干燥、-20℃冷冻干燥及蔗糖密封保存)对2种李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蜂糖李和青脆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50 g/L蔗糖+0.10 g/L H_3BO_3+10 g/L琼脂,在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分别为53.68%和57.0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1 554.70和1 353.43μm,均无较大差异。10~30 mg/L NAA能极显著提高蜂糖李的花粉萌发率;但所有NAA处理均极显著抑制其花粉管的生长;不同质量浓度GA_3均可极显著促进蜂糖李花粉的萌发,且20和50 mg/L GA_3可极显著促进其花粉管生长;5~10 mg/L 6-BA能极显著提高蜂糖李花粉萌发率,质量浓度达20 mg/L时会极显著抑制其花粉管伸长。蔗糖密封保存能有效减缓2种李花粉活力的下降速度,延长花粉贮藏时间;贮藏至20 d时,蔗糖密封保存的蜂糖李花粉萌发率(39.54%)分别是4℃低温干燥保存、-20℃冷冻干燥保存的2.11和1.94倍。【结论】蜂糖李最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培养基组分为150 g/L蔗糖+0.10 g/L H_3BO_3+10 g/L琼脂;GA_3是最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20和50 mg/L GA_3能同时促进蜂糖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花粉保存以蔗糖密封保存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9.
旨在优化‘嘎拉’苹果花粉萌发中不同培养基组分的添加量和培养条件,为生产中人工授粉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内添加硼酸(H_3BO_3)、氯化钙(CaCl_2·2H_2O)、尿素、聚乙二醇(PEG-3350)和蔗糖,均能促进‘嘎拉’苹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均随培养基组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当H_3BO_3、CaCl_2·2H_2O、尿素、PEG-3350和蔗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3、0.3、3.0、150和80g/L时,‘嘎拉’苹果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长也达到最大值;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均随培养基pH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花粉液体培养最适pH为6.5;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则呈先快速增加后骤降的趋势,花粉液体培养最适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适应性牡丹品种凤丹白进行杂交育种,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其花粉活力,比较蔗糖及H_2BO_3浓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并在适宜培养浓度条件下观察花粉的萌发动态。结果表明:在凤丹白花粉离体萌发试验中硼酸与蔗糖有着重要的影响,0.05g·L~(-1) H_2BO_3+90g·L~(-1)蔗糖浓度培养基为凤丹白最佳花粉培养基,花粉萌发率可达73.7%,花粉萌发出现高峰时段在离体培养的2h后,因培养基浓度不同出现的时间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以报春刺玫(Rosa primula)和单瓣黄刺玫(R.xanthina)储存花粉为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蔗糖、硼酸及Ca(NO3)2.4H2O浓度对两种刺玫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硼酸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较高浓度的Ca(NO3)2.4H2O会抑制花粉萌发。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报春刺玫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20%蔗糖(质量分数,下同)+100 mg/L硼酸;适合单瓣黄刺玫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50 mg/L硼酸。  相似文献   

12.
顾翠花  孙明哲  王守先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09-14011
[目的]探讨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离体培养与萌发。[方法]以3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翠盘堇薇’和‘紫爪银薇’)的盛花期花粉为材料,对花粉离体培养及花粉管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紫薇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 g/L蔗糖+60 mg/L硼酸+20 mg/L CaC l2+20 mg/LMgSO4+100 mg/L KNO3,其中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对紫薇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紫薇的长、短花丝萌发力存在差异,其中‘紫爪银薇’和‘红蝶飞舞’短花丝的花粉萌发力高于长花丝,而‘紫爪银薇’相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交授粉后2~6 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结论]为培育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离体培养与萌发。[方法]以3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翠盘堇薇’和‘紫爪银薇’)的盛花期花粉为材料,对花粉离体培养及花粉管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紫薇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g/L蔗糖+60mg/L硼酸+20mg/LCaCl2+20mg/LMgSO4+100mg/LKNO3,其中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对紫薇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紫薇的长、短花丝萌发力存在差异,其中‘紫爪银薇’和‘红蝶飞舞’短花丝的花粉萌发力高于长花丝,而‘紫爪银薇’相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交授粉后2~6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结论]为培育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蒿柳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培养基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25 ℃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 500和2 000 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光照强度。正交试验中,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H3BO3及pH值均可显著影响蒿柳花粉萌发,3个因子最佳组合为蔗糖100 g/L、H3BO3 200 mg/L,pH5.0,在光照强度为1 000 lx,温度为25 ℃时,萌发率高于48.8%。利用试验筛选出的蒿柳花粉最佳离体培养组合培养花粉,并与花粉在柱头上活体萌发相比较,二者花粉管长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映山红开花习性与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志国  杜绍华  张晓曼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62-4563,4686
[目的]探讨映山红的开花习性及花粉生活力。[方法]以映山红(Rhododendron arborescens)为试验材料。观察映山红(R.simisiiPlanch)开花的习性;采用离体培养基萌发测定法,以及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培养温度、硼酸、钙离子等因素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映山红花期4~6月,单花期3~5 d;花紫色,2~6朵簇生于枝端;花萼5裂,长2~4 mm;花冠宽漏斗状,长4~5 cm,5裂;雄蕊7~10,花药紫色;柱头头状。蔗糖浓度为5%时映山红花粉萌发最好;光照条件下25℃时萌发率最高,达70%以上;培养基为20mg/L硼酸+10 mg/L氯化钙+5%蔗糖+0.5 g琼脂,萌发率最高达87%;在一定浓度(0~20 mg/L)范围内,钙离子对映山红花粉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花粉管长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比较明显,浓度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一定硼酸浓度(0~20 mg/L)范围内,随着硼酸浓度的增加花粉的萌发率上升。[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利用映山红开展人工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离体萌发法测定垂丝海棠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离体萌发法对垂丝海棠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0.8 g琼脂+15 mg/L蔗糖+2.0 mg/L硼酸;低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培养基中的Ca(NO3)2浓度为1.6×10-5mg/L时最适合垂丝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养基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紫丁香新鲜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16(45)研究蔗糖、硝酸钙、硼酸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筛选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蔗糖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最大,硼酸次之,硝酸钙影响最小;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为:蔗糖20g·L-1+硼酸0.06g·L-1+硝酸钙0.06g·L-1。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肋柱花花粉不同培养条件和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宜花粉萌发的条件,找出简单快速测定肋柱花花粉活力方法。[方法]采用离体萌发法对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及培养温度下花粉萌发率进行研究,并通过醋酸洋红染色法、TTC染色法及I_2-KI染色法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肋柱花花粉在蔗糖浓度为15%、硼酸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25℃培养下,花粉萌发率达最大值,超过此条件萌发率下降。与醋酸洋红法和TTC法相比,I_2-KI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培养萌发法结果相近。[结论]适宜肋柱花花粉萌发的培养条件为15%蔗糖+100 mg/L硼酸,温度为25℃;I_2-KI染色法可作为肋柱花花粉活力快速测定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