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探明保山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鳞翅目昆虫多样性特点,提供青华海湿地生态系统昆虫多样性监测本底资料,于2018年7—10月采用网扫法和灯诱法对保山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的鳞翅目昆虫群落进行调查,分别在北庙湖、东湖、青华湿地、西湖4个地点采集到鳞翅目昆虫388头124种(含形态种69种)。网扫法采集鳞翅目昆虫19头15种,灯诱法采集369头111种。发现保山市新纪录种8种,云南特有昆虫2种。在北庙湖区域采集到鳞翅目昆虫222头83种;东湖55头25种;青华湿地22头20种;西湖89头28种。北庙湖区域鳞翅目昆虫多样性高,东湖、青华湿地及西湖鳞翅目昆虫多样性低。北庙湖区域是整个湿地公园的昆虫库,对在建的其他区域的昆虫多样性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以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2.
国家湿地公园是自然保护体系重要部分,研究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植物群落可以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及主要植物群落,主要结果如下:(1)武汉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束植物有64科146属177种;(2)湿地公园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19个植物群系;(3)湿地公园内共分布有10个主要植物群落,分别为芦苇群落、穗状狐尾藻群落、慈竹群落、莲群落、加杨群落、决明群落、侧柏群落、池杉群落、鸡爪槭群落和构树群落。外来入侵种为凤眼蓝和喜旱莲子草。该研究成果可为武汉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野生湿地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较丰富,共有湿地植物62科150属222种;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成分占该区总属数的63.2%;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9个群系,10个群落。对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进行评价;提出保护好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利用本土物种,限制放牧,加强保护宣传力度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与统计分析,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可划分为水生植被、沼生植被、沼泽化草甸植被和湿生木本植被4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44个群系,其中洲滩沼泽化草甸植被分布面积较大,永久性水生植被分布面积较小。通过对主要湿地植被群系结构研究分析,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群落主要由湿地草本植物组成,其湿地植被的外貌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5.
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对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路线调查与标准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域植物区系特点、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和群落多样性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洈水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现有维管束植物472种,隶属117科328属。样方调查显示,湿地公园范围内共分布有13个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丰富度变化范围在5~31,Shannon-Weiner指数变化范围为0.45~0.97,物种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28~1.40,该研究结果可为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和查阅文献,对湖南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高,珍稀特有植物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49科472属710种,其中湿地植物207种、石灰岩特有种52种、中国特有种12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丰富性、古老性和过渡性的特点;森林植被以人工植被和石灰岩生境次生植被为主,湿地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40个群系。并分析了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特点形成的原因,以期为湿地公园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浙江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为森林生态系统所涵养,湿地植被类型相对比较丰富,但其群落较破碎,片段化明显.据调查,有湿地维管束植物369种,隶属于93科254属,其中蕨类植物18科23属31种(含种下等级,下同),裸子植物1科2属3种,被子植物74科229属335种.湿地植被可划分为6个类型43个群系.简要分析了湿地保护保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湿地植被恢复及其演替规律监测研究、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保育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保护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生物多样性及分布对于湿地公园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植物群落调查方法,研究了湖北英山张家咀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和主要群落类型。结果表明,在英山张家咀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共调查到维管植物138科409属656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0属25种;裸子植物3科7属9种;被子植物119科379属622种。湿地公园内共分布主要植物群落有14个,分别为马尾松群落、枫香群落、短柄枹栎群落、乌桕群落、牡荆群落、毛竹群落、五节芒群落、白花泡桐群落、加杨群落、枫杨群落、水烛群落、杠板归群落、双穗雀稗群落、莲群落,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北英山张家咀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区系、植被演化史、植被类型及其特征,介绍了野生植物种类,进而提出了对该湿地公园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资料收集、样带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研究湿地植被类型的组成、结构特征、分布规律和生境条件。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植被类型可划分为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草丛湿地植被型组、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组;银叶柳林、水蓼、粤柳林、弯囊苔草、菰、星花灯心草、满江红等20个群系;共查明湿地维管束植物70科296种,其中野荞麦、野大豆、蛛网萼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11.
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植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内植被分布情况,为生物资源的科学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标准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方法可知,湿地公园内植被类型可划分为57个群系,其中森林植被划分为11个群系,湿地植被46个群系,群系类型多样,物种组成丰富,森林植被表现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湿地植被是衡山县、衡东县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方法与样线法对湖南临澧道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概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湖南临澧道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81科、202属、293种,其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并分布有许多像萍蓬草、微齿眼子菜等资源较稀少的种类。这些湿地植物组成的群落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56个群系,均为典型的湿地植被类型。根据资源现状,分析了资源丰富性的成因,提出了湿地植物资源及水质的保护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湿地公园今后的管护与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提出了水系贯通、水体与水岸保护、栖息地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植被恢复、水禽栖息地恢复与修复、河岸杨树林改造恢复和采沙河床恢复等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和措施,优化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发挥多种生态功能,为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江西潋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位置、类型及分布和植物种类及主要科别代表植物进行调查,并提出湿地植被的规划及其保护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四川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有高等植物66科174属377种,以被子植物居多,占总种数的91.78%;湿地植物共计21科27属46种,以莎草科最多,其次为灯心草科;湿地公园分布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珍稀濒危植物5种及中国特有植物5种;从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布来看,地理成分较为复杂,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属性;湿地公园自然植被可分为5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9个群系,无栽培植被;植被调查结果显示,以灌丛、草甸和沼泽占绝对优势,共计17个群系,占总群系的89.47%,其中,温泉水绵沼泽是目前中国少数几个湿地公园拥有的湿地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6.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是武汉市江夏区重要的城市绿地之一,在汤逊湖东部起到了生态保护、居民游憩、自然教育等重要功能作用。针对湿地公园内多个不同区域山体的半自然林地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景观效果、空间功能和群落情况,用林相改造理论和顶级群落理论作为基础,分析了相应生境下的改造建议和种植设计。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竹林景观区的人工养护工作、郁闭度高但物种单一的区域疏伐少量外来树种和先锋树种制造林窗以促进群落演替、补植部分本土树种增加丰富度、临近游憩区和步道边沿的地区适当培育低养护的自生植被景观、只有上层乔木+地被植物的地区适当补充中层植被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编制整理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名录的基础上,进行植物区系统计和地理成分分析,并将其与周边6个湿地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区域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7科450属713种,珍稀濒危物种11种.2)种子植物科...  相似文献   

18.
白衣庵溪湿地公园植被恢复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津市毛里湖流域的白衣庵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立足湿地公园自然条件,提出湿地植被恢复应从湿地地形地貌改造、湿地植被群落修复、植物配置优化、植物种植管理、观赏性植物应用等方面入手,探讨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植被恢复的原则、有效措施和科学方法,为今后湿地修复建设,营造优美湿地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植物群落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红树林是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典型的湿地植被。为全面掌握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红树林植物群落类型与特征,根据遥感影像及无人机拍摄影像获取公园内红树林分布岸线及分布面积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判断红树林中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边界;布设6条调查断面,设置样方进行红树林植物群落调查,分析红树林植物群落分布与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19种红树植物,包括5个群系15种群丛类型;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系分布面积最大,具有原生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公园兼具河口型和开阔海岸型环境,形成了相对独特的红树林群落和演替结构。该研究结果可为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郑璐 《森林防火》2023,(3):117-119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也成为研究热点。为改善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受损湿地,以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为例,通过解决湿地生境受损、森林和湿地植被退化等问题,旨在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修复、生境恢复重建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