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了解柑橘凤蝶滞育机理,利用重量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水份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水份含量在77.2193%-81.3552%之间,相对较高;滞育蛹水份含量在67.1469%-75.0716%之间,除11月下旬水份含量下降较多外其余时期水份含量相对稳定,相对较低,并呈现一定规律波动。滞育蛹羽化成虫水份含量为66.3596%,含量较低。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水份含量与变化差异表明,三者有不同的水份代谢特征。滞育蛹不同发育阶段水份含量变化与滞育蛹的发育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2.
春尺蠖越冬蛹分布及羽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布设临时标准地,调查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越冬蛹在寄主树基0~90cm半径范围内0~50cm深土层中的分布规律、存活特征及土壤温湿度对春尺蠖羽化进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尺蠖越冬蛹在树基周围0~30cm半径范围,20~30cm深土层中的虫口密度最大,为174头/m2;在10~20cm土层中越冬蛹死亡率最高;春尺蠖越冬蛹羽化速率与土壤平均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应用柳毒蛾NPV病毒杀虫剂防治柳毒蛾,对蛹羽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以3×1010PIB/667m2剂量防治柳毒蛾幼虫,防治率在85%以上,部分4、5龄幼虫感病后虽能正常化蛹,但因NPV死亡而使羽化率降低42.36%~62.34%。  相似文献   

4.
柳毒蛾NPV对柳毒蛾蛹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柳毒蛾NPV病毒杀虫剂防治柳毒蛾,对蛹羽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以3×10^10PIB/667m^2剂量防治柳毒蛾幼虫,防治率在85%以上,部分4、5龄幼虫感病后虽能正常化蛹,但因NPV死亡而使羽化率降低42.36% ̄62.34%。  相似文献   

5.
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美凤蝶幼虫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明显;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历期差异明显;在20℃12~14 h,25℃11~15 h、30℃11~15 h光照下,历期分别为39.3~48.5、25.4~36、19.6 29 d,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9.2、10.6、9.6 d.随着温度升高,在相同光照下,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在12.0、12.5、13.0、13.5、14.0 h光照下,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6、13.3、9.2、12.2、7.5℃,有效积温分别为332.7、340.5.372.1、350.9,475.4日度;光周期对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春尺蠖越冬蛹羽化特性及幼虫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us Erschoff越冬蛹羽化特性及幼虫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春尺蠖越冬蛹羽化高峰期在3月10—12日,羽化与气温密切相关,羽化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环境温度为13℃时羽化数最多,但当达到最大羽化数后,温度的变化对羽化数的影响不甚明显;羽化初期雌虫多于雄虫,以后雄虫增多,羽化后期雄虫数明显减少;春尺蠖幼虫聚集在树冠底层和中层的东面和南面。  相似文献   

7.
该项研究表明随着管氏肿腿蜂蛹期贮藏时间的延长,羽化率呈下降的趋势。经分析得出:0~20d为最佳的贮藏时间,30d为最长的贮藏时间。蛹期贮藏的效果远不如成蜂贮藏效果好,所以在防治生产中应尽量不采用蛹期贮藏或尽量缩短贮藏时间,根据目标害虫的防治适期,有计划地安排繁育时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00;其1 4代蛹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羽化进程存在差异,羽化完成总虫数80%所需时间逐渐缩短,相同世代雌雄羽化高峰间隔也逐渐缩短;杨小舟蛾蛹1 4代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的平均羽化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31.41±1.16)%、(43.67±1.84)%、(38.20±1.39)%和(27.81±2.42)%;各代羽化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0.71±0.45)、(8.56±0.17)、(6.88±0.68)、(6.43±0.66)d。羽化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间羽化率存在显著差异,较好的组合为光期温度(30±1)℃、暗期温度(24±1)℃,光期湿度(50±10)%、暗期湿度(70±10)%,光周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00;其1 4代蛹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羽化进程存在差异,羽化完成总虫数80%所需时间逐渐缩短,相同世代雌雄羽化高峰间隔也逐渐缩短;杨小舟蛾蛹1 4代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的平均羽化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31.41±1.16)%、(43.67±1.84)%、(38.20±1.39)%和(27.81±2.42)%;各代羽化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0.71±0.45)、(8.56±0.17)、(6.88±0.68)、(6.43±0.66)d。羽化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间羽化率存在显著差异,较好的组合为光期温度(30±1)℃、暗期温度(24±1)℃,光期湿度(50±10)%、暗期湿度(70±10)%,光周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枣实蝇(Carpomyia vesuviana Costa)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入侵害虫,该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肉来为害红枣(Ziziphus jujube Mill.)和酸枣(Z.juju-ba var.spinosa(Bunge)Hu)等[1-2]。2007年9月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枸杞实蝇[Neoceratitis asiatica(Becker)]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实蝇羽化率在含水量100~250g/kg的土壤中高于干燥土壤,在含水量100~150g/kg的土壤中羽化率最高,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羽化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牡丹江地区凤蝶科 2种重要的观赏及药用蝴蝶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活习性及观赏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松褐天牛羽化历期和各虫态在被害树上的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在浙东沿海地区的羽化始期5月上旬,盛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末期为7月上旬;室内羽化的盛期和末期比露天网室滞后20天。卵、幼虫和蛹在被害树体上的数量分布,树干中段>下段>梢段>侧枝;分布密度,树干梢段>中段>下段。蛀入木质部幼虫的成虫羽化率室内室外均为7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松褐天牛羽化历期和各虫态在被害树上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褐天牛 Monochamusalternatus在浙东沿海地区的羽化始期为 5月上旬 ,盛期为5月中旬至 6月上旬 ,末期为 7月上旬 ;室内羽化的盛期和末期比露天网室滞后 2 0天。卵、幼虫和蛹在被害树体上的数量分布 ,树干中段 >下段 >梢段 >侧枝 ;分布密度 ,树干梢段 >中段 >下段。蛀入木质部幼虫的成虫羽化率室内室外均为 70 %左右  相似文献   

15.
松褐天牛在瓯海区茶山镇羽化始期于5月上旬,盛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末期7月上旬。室内比野外羽化时间滞后,尤其是盛末期更为明显,推迟12~15d。松褐天牛在瓯海茶山镇分布普遍,且危害严重,有虫株率6.3%,致死率达4.6%,平均虫口密度1.93%。松褐天牛幼虫在松树上的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呈递减趋势,且70%以上分布在中上部树冠层。  相似文献   

16.
樟叶蜂在上海地区1 a发生2~3代,以蛹越冬。1龄、2龄、3龄、4龄幼虫平均头壳宽分别为(0.037±0.002)mm,(0.080±0.004)mm,(0.126±0.008)mm,(0.175±0.016)mm。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4.75±1.22)d和(4.70±0.96)d。雌雄性比1∶1.74。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6a生欧亚种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研究了葡萄越冬过程中不同覆盖防寒措施对地表和地下40cm土层地温值、枝蔓含水量、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防寒效果棉被玉米秸+膜土+膜埋土;越冬后枝蔓中自由水含量与总含水量均高于越冬前,玉米秸+膜与土+膜处理含水量较高且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大;棉被与埋土处理变化趋势相同,棉被处理的变化趋势最平缓,且含水量高于埋土;棉被处理的保温、保水效果最好。春季葡萄的萌芽率为:土+膜埋土棉被玉米秸+膜,适当采取通风措施后,棉被与玉米秸+膜处理萌芽率均高于埋土。棉被是更为理想的防寒材料,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美国白蛾越冬蛹分布规律及调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白蛾越冬蛹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适合的越冬场所 ,随距虫源 (寄主 )水平距离的增加 ,蛹量逐渐减少 ,呈对数相关。随距虫源 (寄主 )垂直距离的增加 ,蛹量逐渐增加 ,超过高峰后逐渐减少 ,不同越冬场所增减趋势不同。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其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越冬埋藏对提高悬铃木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珍  宋洁 《河北林果研究》1998,13(3):207-210
为提高悬铃木在北方硬枝扦插的成活率,以1a生木质化枝条化种条,设越冬埋藏蘸萘乙酸,越冬埋藏不蘸萘乙酸,不越冬埋藏蘸萘乙酸,不越冬埋藏不蘸萘乙酸4种处理,3次重复,进行了悬铃木硬枝扦插实验。通过对插穗水分含量,皮部可溶性糖含量,新生枝条皮孔数量的分析表明,种条越冬埋藏对提高悬铃木硬枝扦插成活率起着主用。  相似文献   

20.
虎凤蝶幼虫专门为害药用植物细辛的叶片,一头一昼夜可吃掉叶片360mm~2。细辛生长集中的地方为害严重。对其防治目前只能用人为措施,如5月上旬采集卵块,用土深埋;捕捉成虫;用80%敌敌畏2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