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原料 菜籽油、朱砂、黄蜡、石蜡、艾叶. 二、制作方法 1.取纯正菜籽油200克,石蜡(或蜡烛)45克,黄蜡(俗称蜂屎)5克,放人陶罐内用文火熬制.保持溶液在罐内轻微沸腾,并随时将表面的油沫除去,直至无油沫浮出时将陶罐从火上取下,待油凉后用滤网将油过滤于瓷盘中.油中不得有沉淀物,如有,必须弃之不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业》2008,(3):46
原料花生米2500克、鲜辣椒250克、精盐250克、开水500克,花生油或菜籽油适量。设备用具石磨或电磨、炒锅。工艺流程炸花生米→加辣椒汁→磨细→装瓶。  相似文献   

3.
正一、原料配方米粉团1公斤(糯米粉与粳米粉比例为7:3),核桃仁50克,香油和橘饼各10克,蜜萝卜、柚子皮蜜饯、冬瓜制成的蜜饯(冬瓜条)各25克,去籽蜜樱桃50克,蜜青杏15克,白糖350克,芝麻20克,菜籽油250克(实耗10克)。二、技术要点(1)核桃仁处理。先把核桃仁用开水浸泡,剥去皮衣,人油锅炸  相似文献   

4.
<正>一、草炉烧饼1.原料配方(可得成品250只)。上白面粉11.75千克,酵种1.125千克,油渣500克,去皮芝麻425克,饴糖250克,烧饼末350克,食碱175克,精盐250克,香葱7.5千克,菜籽油1.25千克,猪网油1.15千克。2.制作方法①取面粉9千克放缸内,用85℃热水(春秋季用75℃热水,夏季用70℃热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用到印章,而印章的使用又离不开印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印泥的制作方法。一、原料:菜籽油、朱砂、黄蜡、白蜡、艾叶。二、制作方法:1.取纯正菜籽油200克,石蜡(或蜡烛)45克、黄蜡(俗称峰屎)5克,放入陶罐内用文火熬制。以保持溶液在罐内轻微沸腾为宜,并随时将表面的油沫除去,直至无油抹浮出时将陶罐从火上取下,待油凉后用滤网将油过滤于瓷盘中。油中不得有沉淀物,如有,必须弃之不用。2.将艾叶去粗梗,洗净晒干并搓软后,放入药碾中碾压,然后去掉黑皮及叶茎。将处理好的艾叶用布袋装好放入水锅内蒸煮。煎好后取出放入清水中…  相似文献   

6.
一、多味花生仁1.原料。花生仁500克,白糖、饴糖各200克,水100克,食盐、胡椒粉、辣椒粉各5克,花椒粉、甘草粉各3克,粳米、菜籽油各400克,桂皮、八角(大料)适量。2.制综合粉。将炒锅烧热,加入粳米、八角、桂皮,不断翻动。炒至粳米呈淡黄色出锅,冷凉后碾成粉,加入食盐、胡椒粉、辣椒粉、花椒粉、甘草  相似文献   

7.
双低菜籽油营养特性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营养学科的发展及双低 (低芥酸、低硫苷 )油菜的迅速普及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对双低菜籽油营养特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双低菜籽油的营养价值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营养学家的极力推崇 ;在欧美等国 ,双低菜籽油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植物性食用油 ;在加拿大 ,双低菜籽油的消费量已占植物油消费量的 75 %以上。1 双低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双低菜籽油的主要特征是 :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 ,单烯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为油酸 )含量较高 ,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为亚油酸、亚麻酸 )含量中等 ,而且Ω6 (或称n - 6 )和Ω3(或…  相似文献   

8.
<正>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的危害很大,故使养鱼户十分烦恼。现介绍一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1.用药剂量。视池塘中病鱼的数量及发病的程度,每667平方米(1亩)水面用清凉油10~15小盒、新鲜菜籽油250~350克。2.使用方法。先将清凉油放入碗里,倒入少量菜籽油充分搅匀,待其化开后再与定量的菜籽油混合溶匀,然后装进  相似文献   

9.
正马蹄糕以糖水拌合糯米粉蒸制而成,因形似马蹄而得名。其色泽茶黄,呈半透明状,软、滑、爽、韧兼备,香甜可口。原料配方:糯米500克,红糖50克,白糖400克,熟菜籽油20克。制作方法:1.浸米。将糯米洗净,用清水(冬天用温水)浸泡1~2天。另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传统工艺压榨的菜籽油(1号)和冷冻凝香工艺压榨的菜籽油(2号)品质及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区别。[方法]通过测定酸值、过氧化值、磷、色泽、生育酚、植物甾醇和反式酸,比较2种工艺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顶空萃取富集挥发性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冷冻凝香工艺压榨的菜籽油(2号)的理化指标均优于传统工艺压榨的菜籽油(1号);经GC-MS检测和分析,冷冻凝香工艺压榨的菜籽油(2号)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硫苷降解产物相对含量提高,氧化挥发物(醛、醇、酮)以及杂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相对降低。[结论]冷冻凝香工艺既能提高菜籽油的品质,又能增加菜籽油的特殊风味物质硫苷降解产物,起到了留香提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五香糕源于四川沪州市,其前身是民间油糍粑,已有60多年历史,冷、热均可食用,风味别具一格。一、原料配方 制作200个五香糕需用糯米5千克、白糖0.75千克、饴糖150克、熟芝麻50克、蜜桂花10克、菜籽油10千克(实耗0.75千克)。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石榴籽多酚、茶多酚和生育酚对菜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使用Schaal烘箱法,通过对菜籽油的酸值(AV)、碘值(IV)和过氧化值(POV)的比较,研究石榴籽多酚、茶多酚、生育酚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天然抗氧化剂石榴籽多酚和茶多酚对菜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石榴籽多酚、茶多酚可以作为菜籽油的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菜籽油定性鉴别模型,研究小波去噪对光谱的预处理对鉴别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已收集的鲁花、金龙鱼等6种品牌的瓶装或桶装的菜籽油共计117份样品,其中转基因菜籽油样品53份、非转基因菜籽油样品64份,采用德国BRUKER公司的MATRIX-F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对这些样品进行全谱段的光谱采集;利用小波分析对菜籽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选用db3小波对光谱进行软阈值去噪;在菜籽油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建立转基因菜籽油定性鉴别模型。【结果】对比小波去噪预处理前后转基因菜籽油鉴别的准确率,DPLS鉴别模型的准确率从96.43%提升到了100%。【结论】小波去噪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近红外光谱转基因菜籽油鉴别模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明扬 《农村新技术》2010,(10):53-55
一、草炉烧饼 1.原料配方(可得成品250只)。上白面粉11.75千克,酵种1.125千克,油渣500克,去皮芝麻425克,饴糖250克,烧饼末350克,食碱175克,精盐250克,香葱7.5千克,菜籽油1.25千克,猪网油1.15千克。2.制作方法①取面粉9千克放缸内,用85℃热水(春秋季用75℃热水,  相似文献   

15.
油菜籽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资源之一,2008年全国油菜籽产量居世界首位。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油—稻—稻"种植模式,培育抗性强、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双低"油菜籽即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45微摩尔/克的一种优质油菜籽,用该原料制取的菜籽油即为"双低菜籽油"。一、油菜籽制油新技术目前国内菜籽油的制取方法一般采用预榨—浸出法制油工艺。由于油菜籽  相似文献   

16.
草炉烧饼 原料配方(制250只)上白面粉11.75公斤,酵种1.125公斤,油渣500克,去皮芝麻425克,饴糖250克,烧饼末350克,食碱175克,精盐250克,香葱7.5公斤,菜籽油1.25公斤,猪网油1.15公斤。  相似文献   

17.
现介绍一种对任何瓜果、蔬菜均有保鲜效果防腐功能的保鲜剂的配制方法。配方(重量份)苯甲酸钠10克,抗坏血酸(维生素C)2克,柠檬酸钾2克,2,4-二氯苯氧乙酸(2,4-D)1克,特效保鲜液(BX)10克,虫胶或明胶10克,水65克。  相似文献   

18.
挤压加工对菜籽油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五因素五水平二分之一实施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挤压系统参数(模孔长度、模孔直径、套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对干法挤压膨化带壳菜籽制油工艺中制得的压榨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POV)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法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工艺制得压榨菜籽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榨笼中挤出的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明显低于传统压榨菜籽油。油脂品质超过四级压榨油,接近三级压榨菜籽油。  相似文献   

19.
一、原料配方 带皮花生米10千克,白砂糖2.8千克,标准粉(或米粉)7千克,50%糖液5千克,花生油7千克,水适量,淀粉(或α化淀粉)0.6~1千克,精盐0.1千克,酱油0.1千克,辣椒粉8克.  相似文献   

20.
油菜籽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资源之一,2008年全国油菜籽产量居世界首位。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油-稻-稻”种植模式,培育抗性强、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双低”油菜籽即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45微摩尔/克的一种优质油菜籽,用该原料制取的菜籽油即为“双低菜籽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