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农产品贸易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一般竞争力系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3个指标比较了湖南、山东两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及其演进趋势,提出了扩大湖南农产品出口的建议:(1)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调整湖南省农产品生产结构;(2)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湖南省农产品进出口结构;(3)重视产业内贸易发展,增强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依靠技术进步,提升湖南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科学》2013,(4):85-87
通过从进出口总额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两方面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和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出口农产品有很大潜力、竞争优势较弱、国际竞争力较强,但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本文针对提高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出了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提高企业加工水平、实施品牌战略等4条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琳  路正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35-10135,10140
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指出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从农业支持角度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广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省域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省域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方法】运用贸易竞争指数 (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广东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通过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 区的主要农产品资源禀赋系数(EF)、区位商(LQ)衡量广东主要农产品的省域竞争力状况。【结果】广东 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2002—2016 年,主要出口的园艺、禽畜和水 产品国际竞争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从主要农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来看,广东甘蔗在全国排名第三,花生排名第四, 蔬菜和水果均排名第五,薯类和稻谷均排名第十,除花生和蔬菜以外其他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下降态势。【结 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高广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 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培育重点产品,打造重点品牌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商务部发布的农业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贸易的影响及未来趋势。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大幅下降,自美进口额度降幅大于对美出口,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未来趋势难以预测。同时,贸易摩擦也为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促进中美双方和平对话,构建良性贸易环境;二是积极开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防范进口集中风险;三是推动农产品贸易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加速农业科研改革与发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化不断深入推进,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近些年,虽然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存在一些制约性问题,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整体偏弱。本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不断推进农产品"走出去"的战略,使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开展,也使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更快,因为参与"一带一路"的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业资源丰富。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程度及趋势,分析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的要素,相应地提出对策及建议。从而更好的发展我国农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国际竞争力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15年数据分析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的贸易现状,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称性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4个指标对比分析各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结果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较低;对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影响,而汇率、农业增加值及公有经济农技推广人数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具有消极影响,最后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了1993-2000年湖南省大米、活猪等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动状况, 显示其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提出应解决高标准与低品质、规模化与小生产、农产品贸易国际化与现行体制僵化等矛盾,从品质、组织和制度三方面,提升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亚五国普遍开始重视农业投入,农业获得一定发展,农产品出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本文将对中亚五国以及各国农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探讨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变化和贸易特征。1农产品范围及模型界定1.1农产品范围界定本文对农产品界定采用WTO农业协议的农产品,产品种类上采用国际通用的国际HS编码。考虑到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额相对较低,并具有较强的棉花生产及出口能力,本文将农产品分为  相似文献   

11.
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陕西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现状入手,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总体评价、结构变化和分品种考察三个角度,对1997-2005年陕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存在较大竞争。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对称性竞争优势、比较竞争优势和贸易竞争指数4个指标,对2001—2016年中国和印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水产品、园艺产品和谷物的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比价。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印度,但是在其他3个方面均低于印度,且为负值。中国水产品、园艺产品的竞争力较高,而印度谷物竞争力较高。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稀缺、需求结构转变、相关产业发展不足、农业生产分散经营。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应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要素条件,优化农产品生产、贸易结构,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中印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等倡议下,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迎来新的机遇。两国农产品贸易额迅速增长,但由于诸多因素,中泰农产品贸易长期保持逆差。通过建立TSC模型,分析比较中泰两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对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提出中国需建立品牌优势、健全外贸机制、善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农业合作等措施,以培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前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金丽  胡冰川 《世界农业》2019,(10):90-96,131
近年来,中国学者多关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探讨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贸易潜力、贸易特征和贸易效率等具体情况.本文梳理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等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国对外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效率持续提升、与多数国家贸易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但同时也存在着贸易不均衡、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水产品贸易额占全球水产品贸易额的比重逐年增长,同时在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额中的占比也呈逐年增长态势。在分析中国水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并分析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但国际贸易竞争力世界排名仅为第4位,且竞争力有减弱趋势。水产品质量缺乏优势、出口企业竞争力较弱、出口市场较集中、主要出口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是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沿着企业和产品两条线,从生产和市场两个角度入手,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水产品贸易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特征,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对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茶叶、园艺产品、水果等产业上面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强,肉类和水产品的竞争力也在逐年增强,而小麦、大米、棉花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竞争力较弱,并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际汇率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03-8204
回顾了汇率变动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文献,简述了实际汇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运用协整分析实证研究了实际汇率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增强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新西兰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和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对新西兰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研究发现,中国同新西兰农产品的RCA指数差距较大,但多数农产品出口额高于新西兰;中新两国有8类农产品的TCI大于1。中国和新西兰贸易空间很大,贸易潜力未充分开发,中国农产品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应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完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弱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进入“十二五”,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并形成了明显的逆差格局.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阿根廷、日本、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而与东亚诸国和欧盟的贸易亦形成了顺差之势.综合来看,中国自2004年起,农产品贸易逆差趋势明显,而且趋势在逐步扩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呈渐弱趋势.农产品贸易呈现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面临重重贸易保护措施、对部分国家的进口依赖程度很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乌克兰是欧洲农业大国,粮食等农产品产量近年来大幅攀升,国际市场供应能力也随之不断加强,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乌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19年,中国已跃居成为乌克兰第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国。本文在分析乌克兰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及中乌农产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中乌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动因和前景。研究发现,乌克兰部分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在“一带一路”和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复杂化的背景下,中乌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很强,合作前景广阔;进一步挖掘中乌两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可实现两国农产品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