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双酶法(α-淀粉酶和糖化酶按3:1的比例混合)制备微孔淀粉,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水解率、吸油率增量和比表面积增量为指标,研究淀粉乳浓度、复合酶用量及反应温度、时间、pH值对微孔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30%,酶用量1.0 mL,反应温度45℃,时间20 h,pH5条件下所获微孔淀粉的吸油率和比表面积增加值分别为52.56%和109.84 m2/g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怀山药的分解效果。[方法]利用高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怀山药分步进行水解糖化以减小分散颗粒直径和沉淀率,在控制一定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采用正交设计和因素分析来确定最适酶解条件,从而提高山药汁的可溶性固形物百分含量,降低其沉淀率和色泽。[结果]试验表明,双酶法分解怀山药的最适酶解条件为: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0.4%(20 000U),山药浓度10%,酶解温度85℃,时间2 h条件下酶解效果最佳;糖化酶添加量0.4%(10 000 U),糖化温度55℃,时间3 h,pH 5.0。[结论]研究可为怀山药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玉米淀粉的工艺条件,为提高糖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玉米淀粉,以DE值为测定指标,液化过程选取淀粉质量浓度、加酶量、超声功率、液化反应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液化酶解工艺条件;糖化过程选取加酶量、超声功率、糖化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糖化酶解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淀粉质量浓度0.3 g/ml、加酶量20 U/g淀粉,超声功率100 W,反应时间1h;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50 U/g淀粉,超声功率100 W,糖化反应时间60h.[结论]研究得到了超声波辅助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DE值达到107%以上,能够提高糖收率,节约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耐高温α-淀粉酶为液化酶,依据DE值和透光率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与Box-Behnken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马铃薯淀粉制备高麦芽糖浆酶法液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化温度96℃、液化时间15.55min、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5.13U/g淀粉、淀粉乳质量分数21.4%、pH值为6.2以及无水CaCl2添加量为0.10%的条件下,马铃薯淀粉液化液的理论预测DE值为9.99%,可以制备DE值最接近于10的液化酶解产物.  相似文献   

5.
酶法去除燕麦麸皮淀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α-淀粉酶酶解燕麦麸皮中的淀粉,以酶解后燕麦麸皮中淀粉的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酶解反应过程中加水量、加酶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α-淀粉酶酶解麸皮燕麦中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5,加酶量200 U,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65℃.酶解后燕麦麸皮淀粉含量由243.15 mg/g降至3.73 mg/g以下,去除淀粉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黄姜淀粉双酶法糖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姜淀粉双酶法糖化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别确定黄姜淀粉液化、糖化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对于粗淀粉浓度为22.5%的黄姜粉浆,液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H 7.0,温度95 ℃,α-淀粉酶用量12 U/g干淀粉;糖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H 5.0,温度55 ℃,糖化酶投加量180 U/g干淀粉,酒精酶投加量0.05% (mL/mL),糖化48 h.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使黄姜粗淀粉的转化率达到96.02%,葡萄糖收率达到106.58%,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达23.98%.  相似文献   

7.
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为降低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成本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以葡萄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选取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m(α-淀粉酶)∶m(糖化酶)=3∶1)、反应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L25(5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法对酶解产物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底物质量浓度0.1 g/mL、加酶量为干基底物淀粉质量的0.6%、反应时间4 h、反应pH 4.0,在此条件下,马铃薯淀粉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最高,为802.9 g/L。HPLC、SEM、XRD测定结果表明,酶解产物中葡萄糖所占比例最高,酶解未破坏马铃薯淀粉晶型结构,酶解作用只在淀粉表面发生。【结论】得到了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提供了较好的碳源,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制备大米多孔淀粉,测定其吸附性能。[方法]以浸碱法自制的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糖化酶、α-淀粉酶复合酶水解的方法制备大米多孔淀粉,以吸油率、比孔容及对桔子香精的缓释性能等指标评价大米多孔淀粉吸附性能。[结果]制备大米多孔淀粉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时间16 h,pH 4.5,糖化酶、α-淀粉酶酶配比10∶1,底物浓度为0.2 g/ml,颗粒粒度40目。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大米多孔淀粉吸油率最高,达到58.14%。[结论]大米多孔淀粉有较高的吸油率,较大的比孔容,较好的缓释桔子香精的功能,可作为多种物质的吸附载体并广泛应用。研究可为我国大米资源综合开发提供有效途径,并对我国的多孔淀粉工业化生产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风味蛋白酶水解板栗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板栗中的蛋白质能被人体更有效利用,本研究用风味蛋白酶对板栗浆液中的蛋白质进行水解。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终确定了制取板栗蛋白水解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pH4.0、时间4h、加酶量0.2%。  相似文献   

11.
板栗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板栗淀粉组成、颗粒性质、淀粉糊的理化性质、板栗淀粉水解工艺等作了详细介绍,以期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板栗淀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西镇安县的大红栗为原料 ,对板栗淀粉的颗粒性质和淀粉糊粘度性质进行了测定 ,并对板栗淀粉糊的流变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板栗淀粉粒的颗粒形状多样 ,大小为 1~ 2 0 μm,偏光十字位于淀粉粒中央 ,板栗淀粉的结晶结构属于 C型 ;板栗淀粉糊是假塑性流体。温度对板栗淀粉糊流变性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 ,剪切应力下降。蔗糖、食盐及明矾的存在使淀粉糊的黏度曲线发生了不同形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板栗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试验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爱尔兰Megazyme公司提供的K-RSTAR试剂盒方法为基础,对原方法中一些可变条件进行优化,包括去除可消化淀粉阶段的酶液pH、水浴时间和溶解抗性淀粉阶段的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时间、作用温度、添加量等。【结果】结果表明去除可消化淀粉阶段的酶液pH为6.0,水浴时间为12h,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50℃,添加量为0.2mL。最终确定了适合板栗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X-射线衍射法、酶水解法就微波辐射对不同质量分数的板栗淀粉乳的α度及结晶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有效影响板栗淀粉乳的α度和结晶度变化,在微波辐射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板栗淀粉乳的质量分数不同,经微波辐射后的样品α度和结晶度变化也不同,板栗淀粉乳的质量分数与经微波辐射后的样品α度呈负相关,与经微波辐射后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的结晶峰面积及样品的结晶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高吸油性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吸油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双酶法分步处理淀粉,提高吸油率的最佳工艺方案.结果表明:α-淀粉酶处理后淀粉的吸油率可以达到86.17%,糖化酶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吸油率.酶解的pH、温度、时间和酶使用量均能影响糖化酶的处理效果,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当糖化酶添加量为1%、pH5.5、温度50℃、酶解时间12h时,测得微孔淀粉的吸油率为107.51%,与预测值108.16%的相对误差为0.60%,差异不显著,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好,优化后得到的微孔淀粉制备工艺准确可靠,较α-淀粉酶处理后淀粉的吸油率提高了21.34%.  相似文献   

16.
荞麦淀粉酶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荞麦淀粉酶水解特性及工艺条件,试验采用中温α-淀粉酶、真菌α-淀粉酶及其不同组合对荞麦淀粉进行水解,并在水解温度、pH、底物浓度及酶用量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确定了荞麦淀粉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真菌α-淀粉酶适用于荞麦淀粉水解,其淀粉转化率和DE值均较高;各因素对真菌α-淀粉酶水解荞麦淀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pH>水解温度>酶用量>底物浓度;真菌α-淀粉酶水解荞麦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54℃,pH 6.0,底物浓度50 g/L,酶用量100~130 U/g,水解时间为75 m 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荞麦淀粉酶水解度为66.05%。  相似文献   

17.
板栗壳色素抑菌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板栗壳色素对几种常见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中含有黄酮类物质,一定浓度的色素溶液对供试菌种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热处理对色素的抑菌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板栗菌根真菌侵染机理研究以及菌根真菌的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15,20,25,30,35℃)、pH值(4.0,5.0,6.0,7.0,8.0)、碳源(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氮源(蛋白胨、KNO3、(NH4)2HPO3、酵母浸出液)对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存在差异,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Pers.)Fr)、黄丝膜菌(Cortinarius turmalis Fr.)、淡紫红菇(Russula lilacea(Quél.))和空柄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es(Opat.)Kalchbr.)属中温菌,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而褪色红菇(Russula decolorans(Fr.)Fr.)、多根硬皮马勃(Scleroderma polyrhizum(J.F.Gmel.)Pers.)和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 W.F.Chiu)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属耐高温菌。7种菌在pH为5~6时长势良好,最适环境为偏酸性。大红菇、褪色红菇、黄丝膜菌和多根硬皮马勃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蔗糖、甘露醇和麦芽糖,其他3种菌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多数菌根真菌在以有机氮和铵态氮为氮源条件下的长势好于硝态氮。【结论】初步确定了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糖化酶酶解条件对原淀粉水解规律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淀粉成孔过程中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条件对多孔淀粉的生成有较显著影响,可通过改变酶添加量、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控制淀粉水解率大小;在多孔淀粉生成过程中,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淀粉颗粒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淀粉结晶度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都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多孔淀粉衍射曲线仍维持A型图谱特征,说明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有序化程度变化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