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宜昌地区柑橘大实蝇羽化、交配和产卵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志藻 《植物检疫》2006,20(4):215-216
对柑橘大实蝇的羽化、交配与产卵习性作了初步描述,对产卵部位和深度进行了统计。柑橘大实蝇的出土始期为每年的5月11±3日,高峰为5月15±3日,末期为6月1±3日。在早熟蜜柑上的产卵深度平均为4.49mm,在中晚熟蜜柑上为4.07mm,在脐橙上为9.70mm,在柚上为12.98mm。产卵部位也与以往记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22℃,相对度60%~70%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的羽化、交配与产卵行为。结果表明:半闭弯尾姬蜂蜂蛹从开始羽化到羽化结束历经4d,羽化高峰期出现在羽化的第3d,羽化数量为25头,占全部羽化数量的58.82%;第3d中羽化高峰出现在8:00~13:00,羽化数量为16.5头,占全天羽化数量的66.00%。半闭弯尾姬蜂交配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交配阶段、结束阶段;交配后开始产卵,产卵过程大致分为寄主寻找和确定、穿刺和产卵、产卵结束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在光周期L∥D = 16 h∥8 h、温度(25±1)℃条件下对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L.)]成虫的羽化、产卵及卵的孵化节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苹果蠹蛾主要在白天羽化,羽化高峰主要集中在08:00-13:00,此时段羽化数占总数的50.18%。②雌虫羽化当天不产卵,羽化后第2天开始产卵,可持续到羽化后的第9天;产卵主要集中在羽化后的2~5 d,其产卵量占总卵量的91.9%。③雌虫日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22:00,日产卵高峰期为19:00-21:00,高峰期产卵量占总卵量的70%。④卵在白天孵化,孵化时间集中在05:00-18:00,其孵化数占92.8%,08:00-09:00达到卵的日孵化高峰。  相似文献   

4.
黄庆文 《广西植保》1998,11(2):34-35
早稻稻瘿蚊及其寄生蜂消长的初步观察黄庆文(贺州地区植保植检站542800)1997-10-21收稿稻瘿蚊PachydiplosisoryzaeWoodMason是为害贺州地区水稻的灾害性害虫,1980年以前属于间歇性发生的次要害虫,之后转为常发性发生...  相似文献   

5.
稻田泽蛙产卵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泽蛙(Rana Limnocharis Boie)又叫“梆声蛙”(见照片),为我地稻田蛙类中数量最多的类群。其体型瘦小,行动活泼,捕食量大,是稻飞虱、稻叶蝉、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蝽蟓等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据福建莆田县渠桥公社1975年报道,每亩稻田放养泽蛙500—800只,防治三化螟效果达90.3—91.5%。我们1980年小区试验,每亩放养泽蛙500只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效果达到76.7%,放蛙区比对照区飞虱数量减  相似文献   

6.
稻瘿蚊是我县晚稻一大害虫,在晚稻秧田及本日前、中期为害较重.近年随着杂交稻大面积推广种植,其危害日趋严重.1986年晚稻全县约450亩杂交稻受害后被迫翻犁重种,秧田期标葱率高的达100%,本田严重的田块标葱率高达98.4%.稻瘿蚊的危害已成为发展杂交稻的主要障碍因素.为探索  相似文献   

7.
白背飞虱在水稻抽穗期产卵部位的分布情况还未见报道。2003年8月20日,南召县水稻正进入抽穗期,白背飞虱大量迁入。笔者于8月28日对其产卵分布进行了初步观察。1观察方法观察稻田沙壤土,无水层。品种为常规粳稻金世纪,栽插密度1.5万穴/亩。调查时水稻为抽穗期。观察产卵部位以产  相似文献   

8.
熊朝均  宗勇 《植物保护》1991,17(2):16-16
种秋玉米是我区旱地改制,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很有希望的途径。但在生长期中常受多种害虫的为害,其中受桃蛀螟为害一般被害株率达30%左右,重者达80%以上,单株最大虫量可达37头。1988—1989年我们对该虫在玉米上发生危害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受温、湿度等气候因子影响极大,特别是化蛹、羽化等发育阶段表现更为显著。本试验于1987年4—5月份小麦吸浆虫化蛹,羽化期间在室内控制温湿度条件下,对活动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进度,发育百分率进行了观察,旨在进一步探明不同温湿发对小麦吸浆虫化蛹,羽化的定量温湿指标。为提高测报的精度和分析种群数量变动提供参考,现将初步试验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0.
白背飞虱产卵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飞虱产卵观察白背飞虱是我市水稻的常发性害虫,主害代为第三代(全国统一标准为第五代),该代若虫盛发期在7月底至8月初。此时,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占92%左右。一些文献资料介绍,稻飞虱卵主要产在稻株下部叶鞘的组织内,少数产在叶片基部的中肋。我们观察...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MET)是我国80年代中期自行研制合成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它具有提高秧苗素质,控长、促蘖、增加秧龄弹性,缓和季节矛盾、防败苗、节约用种、增加产量等作用。但在稻瘿蚊严重发生的稻作区,一种观点认为施用多效唑提早分蘖,缩短了分蘖时间,受稻瘿蚊危害较轻;另一  相似文献   

12.
黄野螟是白木香重要害虫,本文利用室内饲养观察、室外田间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黄野螟成虫的性比及日羽化节律,并利用性腺粗提物、杀虫灯等诱集黄野螟成虫,研究其活动规律;采用正己烷浸提雌蛾性腺获得粗提物,用Y型嗅觉仪测定雄蛾对雌蛾性腺粗提物的选择趋势反应。结果表明,黄野螟成虫田间雌雄比例为1∶1.124,室内饲养雌雄比例为1∶1.481;成虫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19:00—1:00,其中以21:00—23:00羽化率最高;2日龄雄蛾对2日龄处女雌蛾性腺粗提物的反应较强,尤其对雌蛾性腺23:00—2:00粗提物反应最强,说明23:00—2:00是黄野螟性信息素释放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Elasmuspunctulatus的影响,以贮藏温度(6、8、10和12~C)、贮藏时间(1、2和3周)和细点扁股小蜂蛹龄(1~4日龄)为参试因子,研究冷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均可显著影响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和产卵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冷藏时间的增加,羽化率和产卵量均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得出,以2日龄蛹12℃下贮藏14d为宜,此时细点扁股小蜂的羽化率和产卵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97-34%和38.5粒,与未冷藏对照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烟草甲产卵选择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 8个级别的烤烟烟叶和 2个级别的白肋烟烟叶 ,研究了烟草甲Lasiodermaserricorne (F .)在这些烟叶上的卵量分布数 ,结果显示 ,烟草甲在所选烟叶上卵量分布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黑蚱蝉又名知了,是湖北省宜都市危害柑桔枝梢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危害加重,尤以今年最烈,引起大量枝梢枯死。枝城镇楼子河村七组郑广顺靠近江边的一块柑桔园,面积1334.0m2,栽植125株龟井温洲蜜柑,树龄13年。1999年9月2日调查,有120株被黑蚱蝉所为害,为害率达96%。每株枯枝16~20条,上面均有产卵痕,每条柏枝上有6~10粒卵。红花套、高坝洲、陆城等乡镇桔园均有发生,调查平均株被害率达38.9%,平均每株枯枝达105条。由于黑蚌蝉的危害,给柑桔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一些枝梢是翌年的结果母枝,一些技梢则因危害而带果枯死。经过…  相似文献   

17.
三化螟在我市杂交稻上的危害,严重田块的白穗率达80%左右,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危害规律,能经济有效地降低其危害,我们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蚁螟侵入前的活动。初孵蚁螟80%以上的先向上爬行到叶尖,再吐丝下垂飘移至其他稻株;也有的蚁螟直接爬进叶鞘内。蚁螟在稻株外部...  相似文献   

18.
刘定忠  杨民若 《江西植保》2003,26(4):162-163
室内观察发现,棉铃虫雌蛾于交配后的第1~2d开始产卵,产卵期5~6d,产卵高峰时间出现在开始产卵后的第3d到第4d。其卵的孵化率随着产卵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以产卵高峰时间为最高,到后期略有下降。当其雌雄蛾问性比结构发生变化时,卵的孵化率随雌蛾所占比例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成虫的存活时间以雌蛾偏长,比雄蛾平均长1d左右。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在甘肃东南部俗称麦蛆,有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犦和麦黄吸浆虫犤Contariniatritici(Kirby)犦两种。通常两种吸浆虫混合发生,以水浇地及二阴低洼地发生较重。幼虫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汁液,致使籽粒秕瘦、空壳,造成减产。为更好指导防治,笔者对小麦吸浆虫的产卵习性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观察。羽化出的成虫,先在地表活动,随后在麦秆基部栖息。成虫畏强光照射,早晚活动频繁。交尾多在麦丛中进行。4~6h后,雌虫开始产卵,黄昏时产卵最盛。产卵时,先将产卵器在小麦未扬花的穗部探试,遇芒即转别处,产卵器一般插入护颖与外…  相似文献   

20.
小黑瓢虫的交配和产卵行为及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观察,研究了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交配、产卵的行为及规律,并探讨了交配次数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雄虫的交配前期为5.0±0.5d,雌虫的产卵前期为5.8±0.4d;小黑瓢虫交配活动的主导者是雄虫,雄虫性成熟后可进行交配;性成熟的成虫可全天交配,交配持续时间平均为18.6min,6:00-8:00为高峰时刻;雌虫交配后可全天产卵,白天产卵量高于夜间,每雌可产卵353~413粒,产卵期63~120d;交配次数的增加可以延长产卵期,提高小黑瓢虫的产卵量,但雌虫的寿命会下降;交配多次的后代繁殖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