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不同粒径腐殖质火垂直燃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地下火是发生在腐殖质层和泥炭层的一种森林火灾,对森林危害极大。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森林地下火频发区域,因此,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林型—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使用Origin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绘图,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不同腐殖质粒径下森林地下火垂直燃烧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腐殖质粒径为20目、40目时森林地下火燃烧时间较短、燃烧充分、燃烧温度高、蔓延速度快;当腐殖质粒径为60目、80目时森林地下火的燃烧时间长、燃烧较不充分、燃烧温度和蔓延速度降低;当腐殖质粒径为100目时由于腐殖质中氧气浓度过小,最终可能会导致地下火熄灭;不同腐殖质粒径的森林地下火燃烧深度与最高温度(除粒径100目外)和蔓延速度皆呈现正向线性相关关系,即森林地下火燃烧深度越大,温度越高、蔓延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2.
阐述火焰的概念,从火焰高度与长度、火焰颜色与温度、火焰热辐射与结构、火焰传播与火焰淬熄等方面对火焰特征进行综述。可利用火焰燃烧频率判断森林火灾是否发生,利用森林可燃物燃烧的火焰颜色进行火焰区域分割、提取并进行识别。影响森林燃烧火焰的主要因素是森林可燃物,其结构与组成等特征直接决定了燃烧蔓延及火焰特征。未来将聚焦森林燃烧火焰结构识别与特征提取。森林抚育能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调控可燃物,提高森林抵御火灾能力。  相似文献   

3.
森林燃烧是自然界中燃烧的一种现象,森林中的任何可燃物(有机物),在氧化时能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就称为森林燃烧。森林燃烧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有破坏性的,另一种是有益的,这主要取决于森林燃烧的强度。森林火灾就是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等带来一定损失的破坏性燃烧,这种燃烧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自由蔓延扩展的。森林火灾大小的划分,其标准与范围的确定,世界各国都不尽相同,我国的南、北方林区,在划分特大火灾与大火灾的面积上也有区别。根据1963年中央林业部经国务院批准规定,凡是烧了成片林木(包括成林、幼林和竹林),视其受害面积  相似文献   

4.
关于森林火灾指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价一个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的成效,常用火灾发生次数、面积、森林火灾受害率、森林火灾发生率(火灾次数/1万公顷或10万公顷被保护森林面积),平均每次火灾面积、火案查处率等来表示。所有的这些还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森林防火工作的成效。因为这些当中还有很多自然因素。正如森林防火工作者常说,某些年份取得的成效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根据森林燃烧圈学说,森林燃烧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定的天气条件,某些年份天气条件对森林燃烧不利,即使不用做很多工作,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都很少,而另外一些年份,天气条件对森林燃烧特别有…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随机性高、扑救极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在森林燃烧过程中可释放出高浓度PM2.5颗粒物。PM2.5是除直接烧伤和窒息外,对森林火灾扑救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也会给林区居民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文中结合国内外以森林火灾、计划烧除、室内模拟燃烧等为实验手段的森林燃烧研究,总结森林燃烧释放PM2.5的采样方法、成分分析、扩散研究、控制方法等研究进展,分析影响森林燃烧释放PM2.5的气象因素、可燃物特征、林火行为等因素,以期为提高森林火灾扑救效率、降低火灾扑救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以及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舒立福  施德法 《森林防火》1998,(3):14-14,16
森林火灾属于固体可燃物的燃烧,分为预热、热分解、气体燃烧和固体燃烧阶段。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先将森林可燃物热分解为可燃性气体,然后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并燃烧。可燃物的热分解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即外界要向森林可燃物输入能量(火源)。...  相似文献   

7.
森林火灾失支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肆意蔓延和扩展,对森林、生态环境、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燃烧称为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是破坏陆地生态系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突发性强、处置求助难、后果严重等特点,故应予以高度重视。 预防森林火灾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位公民做到警钟长鸣,控制火源;每届政府做到常抓不懈,责任落实;每个单位做到严肃认真,措施到位。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森林防火工作,现简介有关知识如下: 森林火灾  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肆意蔓延和扩展,对森林、生态环境、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燃烧称为森林火灾。 构成森林燃烧的3个必要条件 火源、环境因素、 林中可燃物,是构成森林燃烧的3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 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肆意蔓延和扩展,对森林、生态环境、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燃烧称为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0.
森林燃烧是自然界燃烧现象中最复杂的一种。随着森林燃烧环理论的发展,林火预报方法也应相应地进行改进。本文仅就东北气候特点分析森林燃烧环各因子(A.可燃物类型;B.火环境;C.火源)在森林燃烧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别予以打分的方法,做林火预报的探讨。一、森林燃烧环中各因子的地位和得分标准A.可燃物类型可燃物类型是森林燃烧环的物质基础,没有可燃物就谈不上燃烧。因此燃烧取决于可燃物的大小、结构状态,理化性质和数量分布。林火预报应建立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当可燃物类型不同,各种可燃物的数量分布及易燃性有区别。根据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分别打分(见表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1-2007年黑龙江省夏季森林火灾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夏季林火种类有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3种,这3种蔓延方式之间相互演变,多数为地表火与地下火同时存在。夏季林火蔓延速度普遍较慢,地表火蔓延速度大多在0.05m/s以下;浅层地下火在有林地的燃烧速度为2-4m/h、草甸为1-3m/h,深层地下火在有林地的燃烧速度为0.2m/h以下、草甸为0.05m/h以下;树冠火蔓延速度一般为180-600m/h。  相似文献   

12.
思茅松林的可燃物与火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基于森林亚类型,以主要伴生树种或下层植被为基础,对思茅松林内可燃物进行划分,并在林内进行试验火烧,得到相应的火行为参数.结果表明,思茅松林的火行为强度比较弱,主要为中低强度的火,这与林内的可燃物有关,也和所处的生境和立地条件有关;火烧后的树木死亡率比较低,表明思茅松在长期的演替中已经适应了火烧.  相似文献   

13.
Ground fire is an igniting phenomenon tha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and lightning is the main cause of ground fire. The mechanism of lightning-ground fire is very complex. Daxing'anling Mountains forest region is the place that lighting-groundfire occurs more often and regularly. Our study on lightning-groundfire of this zone in 2002 shows: much more soil near the surface and the ground fuel is the matter preconditions of lightning-groundfire, and the weather conditions hasten the occurrence of lightning-groundfire. Especially in the conditions with low precipitation, long time drought, increasing surface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depressing and fuel dryness, lightning-groundfire is easy to occur. Lightning-groundfire has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 Lightning-groundfire occurs mostly in primary forest zone, such as conifer forest, broadleaf forest, conifer and broadleaf mixed forest. Lightning-groundfire often burns slowly, for a long time and completely,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conceal  相似文献   

14.
曲靖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消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世昆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96-98,102
介绍曲靖市1987年以来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季节性、日内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火源发生情况.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利用"3S"技术提高森林防火水平;建设防火隔离带;开展计划烧除;完善防火设施建设;强化宣传教育;严格火源管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林火研究综述(Ⅰ)——研究热点与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危害森林的诸因子中火灾是一种最具破坏性的灾害。各林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林火研究工作。森林防火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研究热点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近些年林火研究涉及国家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林火控制技术、雷击火自动定位系统、遥测自动林火天气站网、火发生与火行为规律、计划烧除、火生态、可燃物燃烧过程、灭火喷洒技术、烟尘特征和扩散等。  相似文献   

16.
在“被动扑救森林火灾”向“以预防为主”的森林火灾预防机制转变过程中,通过对寅街镇20年来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起火原因、地域和时间分布进行分析,指出93%属人为野外用火引起,森林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为非生产性用火中故意纵火、外区烧入、上坟等造成的,野外火源是导致寅街镇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提出落实责任,加强宣传,完善巡查力度,实施计划烧除,抓好森林火灾保险,严格火源管理等寅街镇森林火灾预防对策及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的_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中高能量火的爆发伴随着突发性、随机性和不可抗拒性,会给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并对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飞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能量林火行为,飞火的产生往往是林火行为愈演愈烈的唯一警告。文中结合国内外森林飞火行为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飞火的产生原因,并从飞火不同燃烧阶段以及不同火源引燃机理等方面总结飞火行为研究进展,分析飞火的形成机制,以期为提高森林火灾扑救效率、减少森林火灾扑救伤亡和进一步开展飞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结果认为,烧荒、烧田边草是引发森林火灾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也分析了各种野外火源的发生规律及在不同月份中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9.
森林火行为与特殊火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森林火灾主要包括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3种蔓延形式。目前火蔓延模型主要关注于森林地表火的蔓延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火行为, 如树冠火、火旋风、飞火等研究极为薄弱, 而这些火行为在特大森林火灾的蔓延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往往加速火蔓延, 并对扑火人员造成生命危险。我国森林大多集中在山区, 火灾一旦发生, 由于复杂的地形、不均匀的可燃物分布、多变的局地风和林火的相互作用, 极易形成复杂的火行为。文中对森林火灾中的火行为和特殊火行为进行了论述, 讨论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森林火灾初次扑救派出人员数量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森  于立峰 《林业科学》2004,40(1):162-167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黑龙江省若干基层扑火指挥员对不同火场情景时的初次扑救派出人员数量 ,据此通过二次线性回归分别建立了根据火场情况 (火场面积、风级和到火场所需时间 )模拟森林火灾扑救初次派出人员数量的非线性模型 ,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所建立的多元非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派出人员数量 ;(2 )根据各地情况分别做出的模型模拟效果好 ,而以地区或省为单位进行模拟效果不好 ;(3)在火场面积小于 2hm2 时 ,多数人将风力看作是影响初次派出人员数量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到达火场所需时间 ,最后是火场面积 ;(4)随着指挥员工作时间的增长 ,模型中赋予到火场所需时间的权重增加 ,对到达火场所需时间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