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瓯江彩鲤肌间小骨的骨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别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仔、稚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出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瓯江彩鲤肌间小骨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肌间小骨越靠前端形态越复杂。肌间小骨出现前,其他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2 dpf(day past fertilization)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往前依次出现,到53 dpf全部出现。各种复杂形态的肌间小骨均是从I形发展而来。经比较,鲤科不同亚科鱼类肌间小骨在骨化时机和骨化形态方面具有相似的形态发生规律,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日本鳗鲡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早期发育阶段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骨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玻璃鳗阶段,日本鳗鲡的主轴骨骼和附肢骨骼均已骨化完全,但肌间小骨并未出现。在鳗线阶段,体长5.2 cm以上的日本鳗鲡椎体小骨、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均已出现。其肌间小骨的骨化顺序不同于其他鲤科鱼类从尾部向前依次骨化,而是从头部向尾部依次骨化。这提示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可能与其不同的游泳方式有关,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几种常见鲤科养殖鱼类肌间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鲢、鳙、团头鲂和异育银鲫肌间刺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鲢的肌间刺数目在117~124之间,鳙的肌间刺数目在116~133之间,团头鲂的肌间刺数目在114~129之间,异育银鲫的肌间刺数目在79~87之间。每条鱼左右两侧的肌间刺数目不完全相等,但总体上两侧肌间刺的数目接近。不同部位的肌间刺数目也有差异:躯干部轴上肌中的肌间刺数目最多,尾部轴上肌与轴下肌中的肌间刺数目基本相等。鲢、鳙、鲫和团头鲂的肌间刺形态都在10种以上。这几种鱼每条鱼的躯干部轴上肌中都有一根很细很短的“l”形刺,这根最短刺的长度在不同规格的鱼上差别并不大。  相似文献   

4.
几种常见鲤科养殖鱼类肌间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鲢、鳙、团头鲂和异育银鲫肌间刺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鲢的肌间刺数目在117~124之间,鳙的肌间刺数目在116~133之间,团头鲂的肌间刺数目在114~129之间,异育银鲫的肌间刺数目在79~87之间。每条鱼左右两侧的肌间刺数目不完全相等,但总体上两侧肌间刺的数目接近。不同部位的肌间刺数目也有差异:躯干部轴上肌中的肌间刺数目最多,尾部轴上肌与轴下肌中的肌间刺数目基本相等。鲢、鳙、鲫和团头鲂的肌间刺形态都在10种以上。这几种鱼每条鱼的躯干部轴上肌中都有一根很细很短的“l”形刺,这根最短刺的长度在不同规格的鱼上差别并不大。  相似文献   

5.
黄河鲤肌间骨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整体骨骼染色、形态学解剖的方法,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仔稚鱼肌间骨的形态发生及成鱼肌间骨数目、形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黄河鲤1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体长11.29mm)肌间骨首先在尾部出现,此时其他骨骼包括主轴骨及附肢骨均已骨化完全。伴随鱼体生长,肌间骨由尾向头依次骨化,26 dpf(体长15.60 mm)肌间骨骨化全部完成。黄河鲤肌间骨数在93~104之间,平均为98根;鱼体一侧髓弓小骨平均为34枚,脉弓小骨平均为15枚。黄河鲤肌间骨存在7种形态:"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分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越靠近鱼体前端肌间骨形态越复杂。研究结果为今后揭示黄河鲤肌间骨骨化的分子机制,培育少肌间骨甚至无肌间骨的黄河鲤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唇鱼骨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唇(Hemibarbuslabeo)早期发育阶段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受精后35 d(dpf)之前,除了肌间小骨,唇所有其它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5 dpf(相应的体长为23.67 cm)开始在尾部区域骨化,髓弓小骨首先出现在尾部的第37~41肌节之间,脉弓小骨首先出现在尾部的39~40肌节之间,然后依次往前;到62 dpf(相应的体长为30.03cm)肌间小骨骨化全部完成。骨化过程中,唇肌间小骨是从简单的I型,到卜型,再到Y型,再分化为各种复杂形态。唇肌间小骨出现的时机和形态形成规律与其它鲤科鱼类相似,提示鲤科各亚科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可能受同样的遗传机制控制。研究亮点:目前关于鲤科鱼类肌间小骨骨化模式的研究仅限于鲢亚科的鲢和模式动物斑马鱼,通过比较其它亚科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模式,有助于探讨鲤科鱼类肌间小骨骨化模式的保守性。本文发现亚科唇的肌间小骨骨化模式与鲢非常相似,提示鲤科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可能受同样的遗传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7.
肌间刺存在于有些真骨鱼类的肌间隔中。已有研究表明,作为Hox基因家族成员,MsxC(muscle segment homeobox C)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唇鱼骨肌间刺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探究MsxC基因在肌间刺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斑马鱼MsxC基因纯合突变体(MsxC-/-)。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斑马鱼相比,MsxC-/-斑马鱼尾部的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平均缩短15%以上,差异极显著,而躯干部的肌间刺长度则无明显差异;MsxC-/-斑马鱼大侧肌肌隔周围白肌细胞分布疏松,且排列混乱,越靠近尾部差异越明显;MsxC-/-突变体红肌面积增大,越靠近尾部,红肌面积增大越明显,尾部红肌面积增大2.22%(p<0.01),而躯干靠前部位面积增大0.97%(p<0.05)。以上结果表明,MsxC基因的缺失既影响了肌间刺的形成,同时也影响了大侧肌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究不同地理群体野生鲫肌间骨数目与形态特征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常规测量法和解剖法,比较分析了江西3个地理群体野生鲫的肌间骨的数目、形态和分布。【结果】结果表明:萍乡PX(赣西)、南昌NC(赣中)、瑞昌RC(赣北)3个地理群体野生鲫的平均总肌间骨数分别为(80.00±3.08),(79.83±8.06)和(83.25±4.9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X、NC、RC 3个地理群体均有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均无椎体小骨;3个地理群体髓弓小骨的平均数目分别为(54.80±2.39),(54.80±6.85)和(54.00±3.3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脉弓小骨平均数目为(25.20±3.90),(25.17±2.32)和(29.25±4.1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地理群体均具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分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的肌间骨,NC群体还有两端多叉形肌间骨。【结论】3个地理群体髓弓小骨数量均多于脉弓小骨且形状更复杂,NC群体躯轴上、尾部上与下部")"形肌间骨少于PX群体、RC群体;而两端两分叉、两端多分叉形肌间骨均多于PX群体和RC群体,表现为更加复杂的肌间骨特征。研究结果为鲫肌间骨遗传改良提供了形态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黄颡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地方名为嘎牙子,为鱼危科鱼类.因肉质细嫩,味鲜美,少肌间刺而颇受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刺盖鱼科是世界各大洋热带珊瑚礁鱼类的主要类群之一。由于体型优雅、体色艳丽美观,是国际上著名的观赏鱼类,被统称为神仙鱼,全世界已记录8属89种。本文全面考察了世界刺盖鱼科鱼类的研究历史,概述了科下类群划分及属间系统发育关系。测量和检视了我国主要标本馆保存的本科鱼类馆藏标本,结合文献和同物异名考证,发现我国刺盖鱼科鱼类共有7属30种,均分布于南海至台湾海峡附近,表明南海是世界刺盖鱼科鱼类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本文还概述了我国刺盖鱼科的一般形态特征,并编制了我国已有的7属30种刺盖鱼科鱼类的属、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肌腱发育相关基因tnmd/xirp2a与团头鲂肌间骨发育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克隆获得团头鲂tnmd/xirp2a的cDNA序列,其中tnmd的cDNA全长为1 420bp,开放阅读框为906bp,共编码301个氨基酸;xirp2a的cDNA全长为11 715bp,包括开放阅读框9 522bp,编码3 17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研究表明,tnmd/xirp2a基因在不同脊椎动物中保守性很低,且相比哺乳类和家禽类,鱼类tnmd基因存在一段氨基酸的缺失。采用荧光定量方法比较分析tnmd/xirp2a在团头鲂成鱼不同组织及肌间骨发生发育4个关键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nmd/xirp2a在肌肉和肌间骨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且肌肉中tnmd基因表达高于肌间骨(P0.05),而xirp2a在肌间骨中的表达高于肌肉组织(P0.05)。在肌间骨发育4个关键时期(Ⅰ:尾部尚未出现肌间骨;Ⅱ:尾部出现少量肌间骨;Ⅲ:尾部肌间骨大量出现且长度增加;Ⅳ:肌间骨从尾部到背部全部出现且形态成熟)中,tnmd在第Ⅲ时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另外3个时期;在第Ⅱ、Ⅲ、Ⅳ时期之间,xirp2a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表明,tnmd基因在肌间骨的发育过程中存在潜在作用,而xirp2a基因与肌间骨的发育之间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金虎斑鱼又称丝绸鲈,主要分布于美国东部各大湖泊,属肉食性鱼类,极适合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其肉富有弹性,肉瓣显著,润滑甘甜,无腥味,无异味,无肌间刺,市场发展潜力大。一、形态特征美国金虎斑鱼形态优美,体形为圆梭形,体质强健。体背橄榄绿色,腹部乳白色,体侧绿色至金黄色,有6个与体长方向垂直排列的暗色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橘红色,有时  相似文献   

13.
洞庭大口鲶,又称河鲶。主产于洞庭湖,是一种以鱼为食物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5公斤~10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60公斤。我场采集洞庭湖原种,通过提纯复壮和基因改良而获得了新一代良种。洞庭大口鲶肉质细嫩,腴而不腻,无肌间刺,不仅是席上佳肴,还有一定的药用滋补价值,因而为广大消费者所喜食,更受欧美及港澳人士的青睐。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洞庭大口鲶是鲶形目鲶科鱼类中长得最大最快的种类之一。它的头部宽而扁,腹部粗又短,尾部长而偏扁,眼睛小而嘴巴大,故有洞庭大口鲶之称。它的上、下颌密布向内倒钩的细齿,猎物一旦被咬住极难逃脱…  相似文献   

14.
草鱼的肌间骨位于椎体两侧的肌隔中。而它们与肋骨不同的是可以分布到背部及尾部的轴上肌和尾部的轴下肌中,有的肌间骨末端分叉,这与肌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草鱼的轴上肌每一肌隔均有细长的肌间骨,共计40对。尾部轴下肌的肌隔中亦嵌有肌间骨,共计20对。除了肌间骨的长度与鱼体长度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肌间骨的长度与肌间骨的分布有关。肌间骨分布在躯干部的轴上肌时,其长度较长,尤其在躯千的中部最长达4.2厘米至5.5厘米;逐渐向尾部后端缩短,最短的肌间骨是在第40对,其长度为0.5厘米至0.9厘米。  相似文献   

15.
对采自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的135尾鲹科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的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研究。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整体形态呈长椭圆形、四边形、半圆弯钩形等多种形态,耳石周围存在脊突,均有基叶和听沟发育,听沟从耳石前部的主间沟部分一直延伸至耳石后部。研究结果表明,7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特征种间差异明显,通过耳石形态建立的系统分类检索,以及应用聚类分析识别耳石形态效果显著。这将为鲹科鱼类鱼种识别及系统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7种常见菊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粒均为辐射对称,大多为近球形-长球形,萌发孔均为三孔沟,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分析,17种菊科植物花粉类型可分为4大类:①花粉形态以粗大网状纹饰为主要特征,以黄鹤菜、苦荬菜、雷山假福王草、假福王草植物为代表;②花粉形态以刺尖、刺密、刺长为主要特征,以向日葵族的白花鬼针草、牛膝菊、豨莶、狼杷草最为明显;③花粉形态以刺基部大、刺较钝为主要特征,以蒲儿根、千里光、东风草和马兰为代表;④花粉形态以刺稀疏、较短、刺上下均匀为特征,以南川斑鸠菊、鳢肠、野茼蒿、鼠麯草为代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能有这样较好的对应关系,花粉形态相似的植物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族属.  相似文献   

17.
武秀丽 《农技服务》2003,(10):35-37
<正> 南方大口鲶又称大口鲶,俗称乌江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贵州省乌江流域分布量较大。大口鲶是一种肉食性的大型经济鱼类,一般个体可达3~5公斤,最大个体达50公斤。肉质滑嫩,味道鲜美,又无肌间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一)生物学特性 1、食性 大口鲶属凶猛肉食性  相似文献   

18.
几种低等真骨鱼类的椎体小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骨舌鱼总目、海鲢总目、鲱形总目和骨鳔总目等低等真骨鱼类椎体小骨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椎体小骨仅存在海鲢总目和鲱形总目,在最原始的骨舌鱼总目的双须骨舌鱼没有椎体小骨,在骨鳔总目中椎体小骨已经退化.海鳗的椎体小骨的数目最多,为182枚;鳗鲡次之,为175枚;鲥和刀鲚最少,均为44枚.2.椎体小骨的形态比较简单,只有"I"形、"Y"形和一端多叉三种类型,海鳗以"Y"形为主,而其它种类,绝大多数为形态最简单的"I"形.3.椎体小骨从躯体的第一肌节开始排列,"I"形椎体小骨主要分布在鱼体的前部,如有"Y"形椎体小骨,则主要分布在鱼体的中后部.  相似文献   

19.
对骨舌鱼总目、海鲢总目、鲱形总目和骨鳔总目等低等真骨鱼类椎体小骨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椎体小骨仅存在海鲢总目和鲱形总目,在最原始的骨舌鱼总目的双须骨舌鱼没有椎体小骨,在骨鳔总目中椎体小骨已经退化.海鳗的椎体小骨的数目最多,为182枚;鳗鲡次之,为175枚;鲥和刀鲚最少,均为44枚.2.椎体小骨的形态比较简单,只有"I"形、"Y"形和一端多叉三种类型,海鳗以"Y"形为主,而其它种类,绝大多数为形态最简单的"I"形.3.椎体小骨从躯体的第一肌节开始排列,"I"形椎体小骨主要分布在鱼体的前部,如有"Y"形椎体小骨,则主要分布在鱼体的中后部.  相似文献   

20.
三角鲂(学名"平胸鲂"),因头小背高,略呈三角形,故名.其体形美观、个大肉厚、肌间刺少、肉质嫩滑且有香味,称得上是淡水鱼类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