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薯套作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花单作生产模式因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考虑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采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对目前正在试验研究和小面积示范的棉薯套作漫灌、棉薯套作滴灌、马铃薯-玉米复种3种新型种植模式开展了综合评价。以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和棉花单作为对照,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AHP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5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棉薯套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生态效益仅次于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但是,社会效益在5种模式中却是最低的,指标值仅为0.068;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表现最好,而经济效益指标值仅达到棉薯套作模式的35.4%。就综合效益而言,3种节水高效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均高于棉花单作和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比棉花单作模式综合效益指标值提高了1倍,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次之。在适当提高棉薯套作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投入后,棉薯套作滴灌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马铃薯/花生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花生套作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产量套作明显高于单作,其中2∶2、3∶2处理的春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77%和2.12%,秋季马铃薯产量分别提高8.24%和6.81%。与单作相比,套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马铃薯/花生相对较高的产量保证了较高的产值,尤其是2∶2行比套作模式,表现出最高的经济效益。综之,套作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经济效益,并可改善马铃薯块茎品质;2∶2行比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生产中马铃薯/花生套作宜采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棉花、马铃薯套作此技术亩产皮棉100公斤、马铃薯100公斤,亩产值2600元左右。1.具体要求净畦面宽3.3米,种4行棉花、2行西瓜、3行马铃薯,西瓜株距40~43厘米,每亩800株左右;棉花株距23~27厘米,每亩2800株左右;马铃薯株距17厘米,每亩3300株。沟宽33厘米,离沟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套作高粱不同厢宽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套作高粱以1.67 m开厢(0.67 m栽2行高粱,1.00 m种2行马铃薯)生产效益最好,净产值达61 324.6元/hm2;其次是2.33 m开厢(0.83 m栽2行高粱,1.50 m种3行马铃薯),净产值为57 699.1元/hm2,在马铃薯套作高粱生产上可推广以1.67 m开厢,其中0.67 m栽2行高粱,1.00 m种2行马铃薯的套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与玉米套作是贵州山区旱地的主要耕作制度,通过对套作模式的分析比较及综合效益评价,总结提出了黔西北山区马铃薯与玉米双行聚垄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全区推广应用.实行马铃薯与玉米双行聚垄套作,既适当提高了作物的种植密度,又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马铃薯和玉米的种植效益.在生产上要重点抓好良种选择、精细整地、双行聚垄套作、科学施肥、强化中耕管理和适时收获等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广大棉农有种植习惯,但是河北省棉区至今仍是一年一熟耕作制,常常是"一年棉、半年闲"。马铃薯适应性强、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易、产品耐贮运且市场前景广阔。棉花马铃薯套作一般亩产马铃薯1000kg、皮棉90kg效益很大。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间作马铃薯,马铃薯收获后套栽培棉花,形成春玉米与棉花苗期共生,春玉米收青棒后的棉花宽行适时套作冬季蔬菜,是一种集约利用农业资源,持续土壤肥力的优化种植种式,光能利用率的为常规麦/棉模式的2.23倍,在生态条件相近,并具有临近市场区位优势的地区推广,具有很高的产量,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对套作总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以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和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比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套作2∶2行比相比较,3∶2行比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重、块茎产量,但降低了单个块茎重。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产量较高,宜作为套作的首选品种;米拉商品性中等,产量低,但3∶2行比套作玉米产量高;中薯5号商品性较差,但3∶2行比套作马铃薯和玉米产量均较高,两者均可作为套作的补充品种。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比依次为∶米拉3∶2行比、中薯5号3∶2行比、费乌瑞它3∶2行比、费乌瑞它2∶2行比。  相似文献   

9.
介绍地膜马铃薯—玉米—大豆轮套作技术,包括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大豆轮作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棉农在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棉花与其它作物套作生产模式,总结出一套与其相适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棉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注入新的经验。1.棉、麦套作(1)棉、麦套作增产机理。棉麦套作能  相似文献   

11.
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四川精准扶贫的途径之一,四川冬作马铃薯和套作春马铃薯发展迅速。本文详细调研了2017年四川省11个冬、春马铃薯示范基地的生产示范情况,重点总结冬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西北沿黄灌区,以马铃薯-大豆套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膜覆盖与套作对土壤水热效应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和成熟期,地膜覆盖马铃薯单作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套作。马铃薯各生育期,地膜覆盖马铃薯单作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套作。不同地膜覆盖马铃薯套作大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黑色地膜覆盖比透明地膜覆盖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3%,产量提高了5.1%,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马铃薯生育期土壤温度,有利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及提高马铃薯产量,可作为西北沿黄灌区的马铃薯优化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杨仲  艾厚煜 《北京农业》2000,(12):30-32
通过在辽宁东部山区玉米与马铃薯套作的 4种不同方式试验,即:玉米与地膜春马铃薯、玉米与露地马铃薯 (CK)(上二种套作方式为本地常用方式 2∶ 1,即 2垄玉米, 1垄马铃薯 )、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玉米、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鲜玉米春夏互套。结果表明: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地膜马铃薯与隔沟玉米的套作方式,不但使马铃薯获得较高的产量,达到 22200kg/ hm2,同时也使玉米获得 6900kg/ hm2的产量;而且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鲜玉米春夏互套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本地区的二季不足,一季有余的生态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地区的有限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从而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达到了 69028元/ hm2,比常规的玉米与露地马铃薯的套作模式效益要高出近 11倍,这种套作方式对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熟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来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实践充分证明,实行马铃薯玉米双行聚垄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既适当提高了密度,又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了马铃薯玉米的单株生产能力,增加了作物的茎杆粗度、单株叶面积和根系,增强了马铃薯玉米抗旱抗倒伏的能力,改变了习惯“单套单”种植的历史,提高了黔西北山区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及其综合增产技术的覆盖率和技术规范化水平,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随着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提高单产已成为山区粮食生产的主攻目标,要提高马铃薯玉米单产,除选育优良品种外,在当前或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应大力推广和普及马铃薯玉米双行聚垄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朱志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60-160
本文从栽培与管理入手,总结籽瓜棉花套作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以课题组前期从多个品(系)马铃薯中筛选出的钾高效马铃薯HKE-1和HKE-2为材料,与大豆进行套作试验,马铃薯/玉米套作,马铃薯、大豆、玉米净作为对照,研究马铃薯、大豆在行比为2:1和2: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通过对各种栽培模式下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薯/豆在行比为2:1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较好,材料HKE-1的薯/豆套作纯收益为2546.79 元/667m2,HKE-2的薯/豆套作纯收益最高,为2678.11 元/667m2,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7.
道真玄参不同种植模式的栽培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丰  陈曌  梅久明 《农技服务》2010,27(1):97-97
进行了玄参与玉米、马铃薯、向日葵套作模式效益比较。结果表明,道真玄参套作模式经济效益高于玄参净作模式,增效达19%以上。玄参—玉米—蔬菜模式效果表现最好,其次为玄参—马铃薯—萝卜,玄参—向日葵套作居第3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马铃薯威芋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设置单作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有机肥、复合肥)及不同施用量和套作以马铃薯行宽、行数为变量的玉米-马铃薯行比组合的高产高效栽培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单作以每亩种植4 500株、施用有机肥1 000 kg、复合肥40~50 kg(以50 kg较好)组合趋于合理;套作以1.7 m开厢,马铃薯与玉米行比2∶2的马铃薯产量最高,玉米产量比对照减产最低,马铃薯、玉米复合产量位居第一,是马铃薯新品种威芋3号与玉米套作的最适模式。从经济效益看,当前马铃薯价格看好,1.9 m开厢,3∶2模式的效益也很好,也是适宜模式。因此,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可根据市场来定,哪个作物的效益好,就加大这一作物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进行马铃薯套作秋播苦荞的试验,结果表明:套作不但不会影响马铃薯产量,还能增收苦荞,产值比净作马铃薯产值增加4.51%、净作苦荞增加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不同带幅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研究了马铃薯与大豆套作模式下5种不同幅比(马铃薯/大豆:1.0/0.5、1.2/0.3、0.8/0.5、1.0/0.3、0.8/0.3)对作物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的单株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对大豆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套作马铃薯单株薯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薯重对马铃薯产量直接作用最大。在总带宽1.3 m、幅比1.0/0.3的套作模式下,作物产量、产值及纯收入均高于其他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