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中俄经济改革背景性的差异(一)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分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受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影响,新中国基本上照搬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这些体制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高度集中的体制逐渐不适应国家发展的新要求,难以解决建设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整风运动中,右派分子们认为"时机已到",掀起了一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妖风。他们并抓住这个"机会"大发反苏谬论。其用心是十分阴险的。因为右派分子也知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中国革命又是走苏联的道路,因此反苏便是从根本上反党反社会主义。在匈牙利事件中,反革命分子不也是疯狂地反苏吗?右派分子们同样知道,中苏友好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向这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足以令人自豪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50年代时,我国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脱离国情,照搬苏联的经验,前几年高等教育领域又出现一些脱离国情的西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道到严重挫折,但这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暂时现象。国际上有些好心的人,据此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感到忧虑,有些人甚至预言中国会步苏联的后尘。本文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英法等国革命的异同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中国人由学习西方转向“走俄国人的路”,是完全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一种现象。从而证明上述预言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阁主席什维尔尼克同志: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和我自己,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获悉了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和伟大的导师斯大林同志逝世的消息,这不仅是苏联人民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和整个和平民主阵营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无可估量的损失,我现在谨代表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您及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表示最  相似文献   

6.
吴攀龙  赵钢 《甘肃农业》2006,(10):218-219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距今已有十七年。对于苏联解体各种原因的研究也已经很深入。并且随着戈尔巴乔夫的言论以及其他相关内幕资料的披露。当年的一些影像又栩栩如生地映现在我们眼前。其中对于戈尔巴乔夫的著书《改革与新思维》的解读更应该结合戈氏改革的初衷、本质思想并把它放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整个历史长河中来理解。这样才能更清楚地明了戈氏“改革与新思维”的真实含义。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把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进一步诠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准确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矛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观点实际上是对苏联理论界对当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错误理论观点的反驳,对我们研究和全面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转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的理论探索195 6年起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时 ,苏联的道路暴露了不少弊端。中国领导人面临的迫切问题 ,是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一个成果。讲话的核心是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 ,总结建国初期的建设经验 ,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中概括出十大关系 ,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实际出发 ,开创了通过农…  相似文献   

9.
在帝俄时代,我国生物学界以孟德尔、莫尔根学派占优势,当时良种繁育工作与现在中国的情形相似。从一九三五年才开始转变到米丘林方向。一九四八年列宁农业科学院八月会议以后,彻底推翻了孟德尔、莫尔根学说,所有生物科学与农业科学部门都转向到米丘林的方向,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也随著基本转变。对培养农业人才的课程也重新进行了审查。一九四八年农业生物学的新书籍都出版了,这一种巨大的工作,是苏联很多学者的集体创造。在短期内,米丘林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辉煌的成就。由于米丘林生物学是真正的科学,所以能为人类战胜自然开辟广大的前途,帮助苏联人民实现伟大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的计划,使苏联人民获得丰富的农产品,由社会主义社会逐步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基本属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范畴,是带有一定空想色彩的传统社会主义。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的认识上出现迷误,他也几次试图突破,但没成功,相反滑到了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实践在发展,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苏美主导下的雅尔塔体系框定了苏联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保障了苏联远东的国家安全战略利益。中国作为苏联在亚洲安全缓冲带的重要部分,是苏联远东对外政策的主要对象。势力范围的保障为苏联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对华政策定下了利益驱动的基调。其与国民党的政府外交和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政策都紧紧围绕着苏联的国家利益展开,囿于苏联一国利益,不能面向世界的眼光必定导致苏联对华政策取向中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而这些恰恰是其推行强权政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批驳一切"取消派"的错误观点和主张,在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使苏联从落后的牛和犁的农民国家到世界工业强国。正确认识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得失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美国和苏联自50年代以来的农业生产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总的讲来,苏联的农业落后于美国.除自然条件和某些技术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苏联的农业政策和组织管理都过于刻板,过份强调集中计划而忽略生产者的自决权.文章最后提及近年来苏联对农业进行改革已初见成效.只要坚持改革,苏联的农业前景将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4.
<正>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在我国路怎么走,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走什么途径,都需要摸索、探讨和具体实践。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说:“对我们来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并没有搞清楚,包括苏联搞了多年社会主义,他们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极端重要的问题。这不是一般的口号,而是一个具有广泛内容的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的指导方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工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重视农民工问题,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生活等方面问题。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革命与改革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时代主题发生改变,理论也要求新生,邓小平则担负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不断走向成功的辉煌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而首开这一历史的就是毛泽东。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毛泽东直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二是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三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创造的物质条件和制度基础,为日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苏联解体赋予人们的深刻教训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根据实践的发展实行必要的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主义原则为代价;必须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并随时准备粉碎资本主义的“西化”、“分化”图谋;共产党要经受长时间执政的考验,就必须永葆自身的人民性和先进性。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早产儿”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6,(18):163-164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重要经济基础。发展壮大与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路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本问题。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经济基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正确方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实践效果与历史建设历程,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农村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社会实践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5个方面系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必然胜利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