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我们应用手术治疗马属动物浑睛虫病18例,均痊愈。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疗效高、无后遗症的优点。治疗方法柱栏站立保定,头部朝向光源,用2%普鲁卡因点眼,反复多次使用,使眼球及结膜松弛无痛感。将尖刀离刀尖1毫米处,缠以胶布或缝线,使之不 相似文献
2.
3.
牛、马浑睛虫病例偶有发生 ,若不及时手术取出虫体牛、马患眼将会失明。本人采用前人的习惯疗法和现在介绍的各种治疗浑睛虫的手术方法 ,认为较麻烦 ,且不易一次性成功取出虫体。笔者采用一种“注射器吸取法”治疗牛、马浑睛虫的手术方法 ,治疗牛 1例 ,马 2例均为一次性操作成功 ,现将介绍如下 :手术器材 :准备 12号针头 1颗 ,5ml玻璃管注射器 1具 ,高压蒸气灭菌备用。手术方法 :患畜柱栏内保定 ,将头部固定在柱子上。用注射器吸肾上腺素 1ml,再抽吸地卡因 1ml滴入患眼 ,待瞳孔缩小。术者分开病眼上、下眼睑并固定 ,右手持上有 12号针… 相似文献
4.
5.
6.
刘维忠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3,11(4):23-23,31
为了探讨河南省马属动物浑睛虫的病原体种属问题,对从遂平县及郑州市马属动物惠眼取出的5条浑睛虫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2条雄虫是指形丝状线虫(Setaria digitata口)童虫,3条雌虫是唇乳突丝状线虫(S.1abiato papillosa)童虫。 相似文献
7.
8.
笔者试用百足虫(箭杆虫,马陆)搽剂治耕牛烂蹄病获效,现介绍如下。 (一)病状患牛一肢或两肢下部皮肤发生炎性肿胀和慢性坏死。病初患肢的球节、蹄冠和系部有热痛和硬性肿胀,随后皮肤变冷横裂,流出淡黄白色透明液体,继而肿胀部皮肤破溃化脓坏死。有的球节以下皮 相似文献
9.
10.
11.
牛眼虫病也叫泪虫病。该病是由丝虫引起的可以导致失明的一种眼科寄生虫病。此线虫多寄生于牛的结膜囊、泪腺排泄管、第三眼睑下或眼窝内。其生活史中需要蝇属作它的中间宿主。该病多发生在夏季。 症状:患牛外观表现为摇头不安、流泪、怕光,上下眼帘红肿、用后蹄蹬眼部,严重者食欲减退,观察眼内可见结膜、角膜潮红、肿胀,并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在眼角内还可发现细小的线状乳白色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我们用左旋咪唑治疗猪疑似弓形体病三例,获得满意疗效。病例一:上高县芦洲乡江口村赵兴牯家一头60多斤重架子猪,于87年3月发病,体温41.5℃,稽留热,食欲废绝,初便秘,后期腹泻,皮肤苍白,耳壳、腹下有暗红色紫斑,眼睛青亮,巩膜瓷白色,发病后先后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庐山地区的耕牛频频发生焦虫病,笔者接治,开始有5头患牛单纯地只用西药施治,疗效不够理想,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先后诊治185例,治愈率为100%。现予报导,供同行参考。 耕牛焦虫病是山区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它主要由方头蜱传播,年老瘦弱牛最容易发生。该病的特征是血尿和高热不退。病牛初期尿色灰白,中期黄色,末期呈红色,故又称红尿病。牛只感染了焦虫病后,精神倦怠,反刍食欲停止,体温升高,便秘、下痢交替出现,血液稀薄,口色灰白。 病例介绍:1993年10月8日,庐山区海会乡长岭村李某,水母牛,10岁,患病,畜… 相似文献
14.
谢安国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1):46-46
耕牛焦虫病(巴贝斯虫病)是我县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呈零星散发性发生.该病主要特征是血尿和高热不退,还表现为反刍食欲停止,精神沉郁,身体 消瘦,下痢便秘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5.
17.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9,(2)
左旋咪唑又名左咪唑、左噻咪唑、左旋四咪唑或左旋驱虫净.本品是人工合成的广谱驱虫药,毒性较低.其盐酸盐或磷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味苦;应密封保存.内服后数小时体内药物浓度即可达高峰,绝大部分经肾排出,小部分随粪和乳汁排出,也可随蛋排出.用药后第7天.身体各组织和蛋 相似文献
18.
19.
20.
<正> 1989年冬,南昌县莲圹涂华家中饲养5月龄的猪20头和一头:100余公斤的大肥猪,分三栏饲养,其中有一栏猪在一星期内全部发病,体温升高到41~42℃,稽留热,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最后废绝,粪便稍干,出现呼吸困难现象,呈腹式呼吸,有的有轻微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