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的大潮中,红花尔基林业局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养殖业,使林业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到1990年9月,全局牛羊总存栏数已达6817头(只),产值为250万元,占全局上半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2。这个林业局改变过去单一经营格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发展牛羊养殖作为多种经营的“龙头”。由于政策对路,管理得当,使养殖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变大,逐步成为全局经济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2.
1概述1997年台湾木工机械业总生产值已达新台币202亿元(7亿美元),与1996年生产值178亿元相比约增长13%。据进出口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全年木工机械出口值达到新台币193亿元,较之1996年同期上升14%;而木工机械进口值达到新台币43亿元,较之1996年同期增长14%;台?..  相似文献   

3.
林下经济是普洱市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达421万亩,实现产值66.3亿元,占全市林业产值的53.8%。其中林下种植21万亩,产值31.8亿元;林下养殖285万亩,产值25亿元;林下采集68万亩,产值8.2亿元;森林景观利用47万亩,产值1.3亿元。普洱市林下经济涉及近18万农户,从业人员约30万人,惠及林农190万人,来自林下经济的经营收入占林农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已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全省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73.5%、94%和61.8%,并且林业产值超过5亿元的达51个县(市),超10亿的达27个县(市)。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蓬勃发展,在林权制度改革、产业化经营格局、培育龙头企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给予我们一系列启示。  相似文献   

6.
陇南经济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陇南经济林发展现状陇南是甘肃省经济林建设大区,独特的区域气候,不但适宜大规模发展经济林,而且能够生产出全省及全国有名的名优特新产品。多年来的开发,陇南经济林果建设已具规模。据统计:全市经济林果面积已发展到250万亩。其中,从1996年开始,新发展了100万亩,在全市农业人口中,人均已达1亩。有100万亩进入结果期,年产各类经济林果品10万吨,产值2.6亿元,全市人均100元。其中花椒已发展到85万亩,年产量0.5万吨,,产值8000万元;核桃已发展到135万亩,年产量11.2万吨,产值6亿元;苹果已发展到25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3000万元;  相似文献   

7.
临安市经过多年努力,"三竹"(菜竹、毛竹、笋干竹)已发展到70万亩,其中菜竹面积已达17万亩。1996年,全市竹业总产值达5亿元,其中鲜笋一项产值就达2.4亿元、但是,1997年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鲜笋价格明显下跌,只有上年同期的一半。主要原因是:1.外部环境;2.内部因素。今后临安菜竹业发展的重心转到抓加工和流通上,使临安菜竹业的辉煌局面再继续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已开始跨入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前列,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出口量超过25万吨。至1995年,已超额完成“八五”计划规定的指标。而今,食用菌业在我国现代大农业生产中,已经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菌物业三大重要产业之一。我国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但其真正成为独立的优势产业,却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87年,全国食用菌产量只有5万吨,产值不过几千万;1994年,食用菌产量已猛增至近300万吨,产值近100亿元。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不占用或极少占用良田,这些要素使食用菌生产不仅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八五”以来,许多省、市相继把食用菌生产列入扶贫计划和“星火”计划,目前,全国食用菌产值超过亿元的县已有18个,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县则多达近百家。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上半年,全区林下经济产值同比增长133%。据统计,全区林下经济产值达184.88亿元,同比增长133.14%,占全年目标的61.63%。  相似文献   

10.
卢燕华 《广西林业》2011,(12):47-47
经济林尤其是名特优经济林在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出口创汇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10年底止,中国经济林树木种类有1000多种,经济林种植面积达3200多万公顷,总产量1.26亿吨,产值5158亿元,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的58.0%,成为种植业中最旺盛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京郊顺义区果品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果农为主体,不断引进优质高效国内外名新优品种,建成了 6个高标准示范化果树基地。一是 6000亩砀山优质酥梨基地,形成产量 1000万公斤,产值 1200万元的规模;二是 8000亩新世纪梨基地,产量达 50万公斤,产值 800万元;三是 15000亩新优梨枣基地,产量达 5万公斤,产值 50万元;四是 10000亩优质晚熟桃基地,产量达 250万公斤,产值 400万元;五是 2500亩优质新大樱桃基地,产量达万 5公斤,产值 100万元;六是 1650亩优质黄冠雪花梨基地,也逐步形成规模。  京郊顺义区“九五”…  相似文献   

12.
所谓庭园经济,就是以一家一户或家庭联户为基础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形式。它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家庭农场、家庭林场、家庭养殖场、家庭作坊、家庭商店、家庭旅店等。这种经济形式近年来在林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多数还停留在自然经济范畴,经营项目也以饲养业和服务业居多,而且真正能够成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规划,至2005年,我区的木浆年生产能力将达116万吨,新增80万吨;人造板年生产能力达到110万立方米,新增60万立方米。按目前木浆平均价4500元/吨、人造板平均价2000元/立方米计,这两项年产值达74亿元,加上原木产值23.4亿元,合计可达97.4亿元,新增各种税费10亿元以上。这将对我区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增加财政收入。但这两项每年消耗竹木原料780万立方米以上,每年至少需砍伐亩出材5立方米以上的森林156万亩。如果建立原料林基地,总规模至少要达到1000万亩。目前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发展速度较快,为全省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建设、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全省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64.5亿元(不含森工和大兴安岭),比2000年实际增加41.29亿元,增长178.01%,年均增长29.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27.22亿元,增长205.12%,年均增长32.16%;第二产业增加10.06亿元,增长142.98%,年均增长24.85%;第三产业增加4.01亿元,增长138.85%,年均增长24.32%。全省林业产业已由最初的采集业和种植业发展为十二项产业,并已初具规模:森林培育(产值12.47亿元)、森林经营(产值5.26亿元)…  相似文献   

15.
我省经果林生产所史悠久。近年来,经果林建设有了长足的盅展,仝省经果林面积已达900多万亩,产量连60万吨以上,产值超20亿元仝省涌现出金寨、宁国、教县、砀山、萧县等经果林产值超亿元的县(市)。1997年金寨县仅板栗一项收入超万元的农户就有2600户,超100万元村有15个,超1000万元镇有4个,有一大批农民靠发展板栗脱贫致富;两山县仅酥梨单项产值近5亿元;宁国县在已达到小康竹乡镇农户中,七成以上靠经果林致富。  相似文献   

16.
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家庭经济张树海内蒙古绰尔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东南坡,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质肥沃,适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这个局为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大力组织和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发展家庭经济,使全局的家庭经济由自发状态引入有组织、有计...  相似文献   

17.
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表明: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经营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经13户示范户1.64/hm^2样地1998-1999年的统计,平均产笋57 705kg/hm^2,产竹材14 954kg/hm^2,平均产值103 177.71元/hm^2。其中冬笋2192kg,产值18 697.76元;春笋50 095kg,产值63 620.65元;鞭笋5 418kg,产值20 859.3元。最高产量可达97 219kg/hm^2,最高产值1 705 559.03元/hm^2,冬笋最高产量达9 767kg/hm^2,产值达83 312.51元/hm^2,春笋最高产量达84 462kg/hm^2,产值达107 266.41元/hm^2,鞭笋最高产量达11 528kg/hm^2,产值达44 382.8元。其竹林结构立竹株数3150株/hm^2,以1-3届竹为主,平均胸径9cm左右,竹鞭分布均匀,以1-6年生鞭为主,经营技术措施调整产笋结构,着重提高冬笋鞭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赤峰市五十六个国营林场在生产结构调整之后,由过去单一的林业经济结构正在向着多成分、多层次、多种类的方向发展。各旗(县)国营林场根据现有资源、市场需求和经营效益情况,办起了许多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较高的中、小型多种经营项目,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采矿业、编织业、服务行业等十二种一百多个项目。在一九八五年总产值四百六十万元,获利润九十四万五千元的基础上,去年又取得了总产值六百万元,利润达到一百三十五万元的经济效益。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烟较少、水草丰美的林区发展养鹿业。全市现有十个林场养鹿,共养马鹿二千五百只,年产鹿茸一千多公斤,产值近八十万元,利润二十四万元。其中巴林左旗的乌兰坝和石棚沟两个林场的养鹿场最大,现有鹿一千三百八十只,年产鹿茸七百九十余公斤,产值达五十万元,利润二十一万元。 2、在森林资源多的林场办木材综合利用加工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一季度,全区在巩同林改主体成果同时,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工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区林下经济产值达93.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31.1%,同比增长7l%。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林下经济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2013年,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已达6000万亩,主要产品年产量达700万吨,全年实现产值700亿元。其中林下种植创益是最高的,占到了2/3以上,但仍存在着发展机制差、规模小、布局分散、技术薄弱、种植种类选择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