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旱育秧、地膜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3种育秧方式下水稻在苗期和本田期的生长发育以及不同育秧方式对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旱育秧能有效地防止旱春低温烊种死苗,出苗率和成昔率分别比地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高.旱育秧苗生长矮健,根系发达,移栽后能早发快发,分蘖成穗率高;(比温室两段秧每hm2增产稻谷248~308kg,节约育秧费60.00元,减少寄插用工45个,节省秧母田和地膜300m2;比地膜育秧增产稻谷206~262kg,节省秧田和地膜3mm2.旱育秧既能避灾增产,又能节本增收,是水稻高产稳产高效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机插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省种子和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地膜隔离层育秧选地做床、制备床土、必用物资准备、播种量、提前做好种子处理、有计划播种、播后苗期管理、苗期除草、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撤膜、起秧插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旱育秧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旱有育秧、地膜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3种育秧方式下水稻在苗期和本田期的生长发育以及不同育秧方式对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旱育秧能有效地防止旱春低温烊种死苗,出苗率和成昔率分别比也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高。旱育秧苗生长矮健,根系发达,移栽后能早发快发,分蘖成穗率高;(比温室两段秧每hm^2增产稻谷248 ̄308kg,节约育秧费60.00元,减少寄插用工45个,节省秧母田和地膜30m^2;比地膜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绿色食品大米企业的发展壮大,传统的水稻分户手工育苗已不适应绿色食品水稻集约化、规模化的要求。水稻工厂化育秧是运用机械在室内进行催芽、播种、适温避光催苗及大棚育秧,成批生产出适合机插、机抛、手抛的水稻秧苗。它是集约化培育水稻壮秧的有效途径。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可适当早播,抢农时、抢积温,保证育秧安全可靠和水稻高产稳产,具有省田、省种、省水、省肥、省工和增产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方丘陵双季稻育插秧这一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为解决双季稻育秧小播量播种均匀性差及落种位置准确性不高的难题,实现双季杂交稻的精量播种育秧.通过开展双季稻精量育秧播种装备的关键部件设计和仿真分析等创新研究,研制出气力式水稻精量育秧播种装备.通过试验表明,精量育秧播种装备能够有效满足双季杂交稻微小播量播种的农艺要求,具有省种、效率高(570盘/h)、播种均匀度高(95.56%)的显著特点,有效实现双季杂交稻的机械化稀播、匀播、定位落种育秧,为双季稻机械化育秧提供了适宜的装备支撑,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机插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省种子和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唐山市曹妃甸区水稻地膜隔离层育秧技术,包括选地做床、制备床土、必用物资准备、提前做好种子处理、有计划播种、播后苗期管理、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撤膜、起秧插秧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众所周知,地膜育秧由于其持有的温室效应,能够在早春冷暖阴晴多变的气候条件下,有效地防止烂秧,早育壮秧。但由于地膜育秧的成本相当高,仅塑料薄膜和支架(竹弓)的购置费平均每亩大田达40多元。在当前种田效益低的情况下,许多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验证和掌握地膜育秧规律,使地膜育秧技术不断完善,加速推广应用,以推动我区粮食生产简易化,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1.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秧 水稻育秧,目前主要有旱育秧、软盘育抛秧和地膜湿润育秧三种方式,旱育秧和软盘育秧是当前全面推广的水稻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水稻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秧 水稻育秧,目前主要有早育秧、软盘育抛秧和地膜湿润育秧三种方式,旱育秧和软盘育秧是当前全面推广的水稻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近几年的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的实践,针对早稻机插秧秧龄短、秧苗素质差、不易起苗、易散、季节紧、机械作业受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了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制定了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张明 《农民致富之友》2013,(21):148-148
一、确定育秧期水稻保温旱育苗,在气温稳定通过5-6℃后开始育苗播种(盖地膜、棚膜后增温到12℃以上),黑龙江省一般在4月中、下旬,不播5月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25日间。也可以播秧期倒算日数确定播种期,中药在播秧前30-35天播种,大苗在播秧前35-40天播种。二、确定水稻育秧布量秧田播种量总的来说是宜稀不宜密,只有在稀播条件下,保证相应的光照,才能培育壮秧。具体播量的多少,应以育苗叶龄的多少和移栽的方式(人工手播或机械播)来确  相似文献   

13.
在大棚育秧的基础上,研究了无纺布覆盖和地膜打孔覆盖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和打孔覆盖育秧与对照相比秧龄、株高、叶长、根量和百株干重有明显或显著增加,并且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无纺布覆盖和打孔覆盖育秧同对照相比明显提高了苗层温度,地膜打孔覆盖育秧偶尔会出现35℃的高温,但通过加大打孔密度、通风可以避免高温和秧苗徒长。因此,在寒地大棚育秧与地膜打孔和无纺布覆盖相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方丘陵双季稻育插秧这一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为解决双季稻育秧小播量播种均匀性差及落种位置准确性不高的难题,实现双季杂交稻的精量播种育秧。通过开展双季稻精量育秧播种装备的关键部件设计和仿真分析等创新研究,研制出气力式水稻精量育秧播种装备。通过试验表明,精量育秧播种装备能够有效满足双季杂交稻微小播量播种的农艺要求,具有省种、效率高(570盘/h)、播种均匀度高(95.56%)的显著特点,有效实现双季杂交稻的机械化稀播、匀播、定位落种育秧,为双季稻机械化育秧提供了适宜的装备支撑,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水稻播育插一体化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现有水稻播育捕生产服务等技术方法的改造,结合科学的创新设计,使水稻播育插形成以秧蔸式育秧箱为核心、播种机播种、秧蔸装肥土育秧、栽种机带肥土移栽插秧的一体化科学技术模式,全程节省生产成本38%.  相似文献   

16.
双地膜育秧是借鉴工厂化育秧技术,根据当前农村实际,通过简化程序,在不具备工厂化育秧所需的设备条件下,仍可育出与工厂秧同样规格化秧苗的育秧技术。1.双地膜育秧在富润镇推广应用情况该项技术在富润镇1992年开始试点示范,至1999年累计推广面积16500余亩(1亩=667平  相似文献   

17.
1.全面推广水稻早育秧 水稻育秧,目前主要有早育秧、软盘育抛秧和地膜湿润育秧三种方式,早育秧和软盘育秧是当前全面推广的水稻育秧技术. 2.适时早播 水稻播种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前后茬时间衔接来确定.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稻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水稻机插3种育秧技术,如水稻地膜隔离层(双膜)育秧技术、水稻软盘育秧技术、水稻机插大棚(工厂化)育秧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扎佐镇水稻的优质、高产、高效,进行了2个水稻品种的旱育保姆+无坊布旱地育秧移栽连片种植示范。结果表明:旱育保姆+无坊布育秧移栽和常规地膜育秧移栽2个水稻品种T优210和金优207的生育期相差不大;株高、分蘖数、白根数和叶片数均是旱育保姆+无坊布育秧移栽的高于常规地膜育秧移栽。T优210和金优207的亩产量均以旱育保姆+无坊布育秧移栽的较高,分别比常规地膜育秧移栽的增产9.9%和9.5%。  相似文献   

20.
对比考察了早稻机插秧盘垫麻地膜与不垫麻地膜育秧的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与秧盘不垫麻地膜相比,秧盘垫麻地膜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提高机插质量和效率,产量比秧盘不垫麻地膜增加了2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