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汉平原棉盲蝽象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棉盲蝽象活动规律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蝽科,怕强光,白天躲在叶背、苞叶及隐藏处所,只有清晨和傍晚外出活动,阴天和雨天才整天出来活动.因此,棉盲蝽象喜欢在现蕾早、生长嫩绿、荫蔽大、湿度高的棉田内活动为害.棉盲蝽象有嗜蕾习性,特别喜欢取食棉花小蕾,所以棉花现蕾早、蕾多、现蕾期长的棉田受害严重.盲蝽象自越冬代迁入棉田后,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危害时间可持续至9月中旬,受害田块达100%,受害株率可达70%~80%以上,造成棉顶、棉叶严重破碎,蕾铃严重脱落.严重时,下部仅有几个桃,中上部几乎光秆,一般减产15%~30%,严重的减产50%~70%.  相似文献   

2.
7盲蝽象棉盲蝽象有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等10种,黄河流域棉区多发的盲蝽象主要是上述几种。(1)发生特点:①成虫有转移迁飞的习性,白天怕见阳光而多隐蔽。成虫和若虫喜在棉株顶端、嫩绿部、蕾、花等部位为害。②产卵多产于嫩茎、嫩叶、叶柄、叶脉、蕾、花的表面及组织内。③5-8月份降雨较多的年份,发生相对严重。④早播、早发、长势旺、田间湿度大的棉田,特别是施氮肥过多、化控不及时的旺盛、茂密的棉田,往往产卵多、受害重。⑤多茸毛、低棉酚的品种发生相对较重,而无茸毛或少茸毛、高棉酚、高单宁含量等品种的棉田则受害较…  相似文献   

3.
7月中旬以来,景县、永年县、冀州市、馆陶县、成安县的很多棉农朋友强烈反映棉花“落蕾落铃”的问题。对此,笔者特分析如下。1品种因素首先,品种之间的现蕾多少、成铃性高低有很大差异;其次,盲蝽象、棉铃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且“多茸毛品种”使卵的附着力增加,不容易被风吹落和雨水冲掉,因受害严重而造成大量蕾铃脱落。据郭香墨实验结果,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数减少40.3%。2栽培因素当前,棉花生产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密度过大”,这往往造成田间荫蔽,中下部果枝得不到充足的光照,有机物质合成受阻,棉株生殖生…  相似文献   

4.
红花,又名草红花、红兰花、刺红花、杯红花。据《博物志》记载,红花是汉朝张骞从西域带回的种子,繁衍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红花属菊科,喜温、短日照,1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叶为互生,接近无叶柄,稍抱茎,长椭圆或卵状披针形;叶缘齿端有尖刺,伞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叶3层;花柄顶结球猬,上部长出花管,似大蓟,舌状花,雌性,中央管状花黄色,随着生长变为桔红色、红色;  相似文献   

5.
对马来西亚无胶菠萝蜜在海南的品种表现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 a树龄植株果实为长椭圆形(果形指数为2.11,平均值,下同),果实横径(25.47 cm)、包刺长(0.59 cm)、果轴重量(1.47 kg)、果轴横径(7.73 cm)、果苞数(211.7枚)、种子数(176.3粒)、百粒种重(822.46 g)、种子纵径(3.74 cm)、种子横径(1.95 cm)等9项指标与对照相当;而单果重(18.02 kg)、株产(369.7 kg)、果实纵径(53.47 cm)、果皮重(2.34 kg)、果皮厚(1.17 cm)、果轴纵径(46.70 cm)、单果苞重(43.69 g)等8项指标均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对照;包刺密度(180枚/dm2)则显著低于对照;果苞厚(0.57 cm)、可食率(51.33%)与本地湿苞种(SS1)相近,而显著大于本地干苞种(SS2);TSS含量(17.39%)显著低于SS2,但高于SS1。  相似文献   

6.
菠萝无刺卡因和巴厘杂交F1的苗期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刺卡因类菠萝品种无刺卡因和皇后类菠萝品种巴厘的杂交F1群体120个单株幼苗为材料,进行叶缘类型、茎粗和最长叶的叶长、叶宽、刺长、刺间距等表型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无刺卡因×巴厘杂交后代群体幼苗叶缘有刺和无刺表现出符合孟德尔规律的1∶1分离,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而幼苗茎粗和最长叶的叶长、叶宽、刺长、刺间距等性状呈连续性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特征。其中最长叶的叶长、叶宽及茎粗3个性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刺间距与刺长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统计甜菜筒喙象发生数量,明确该虫在新疆伊犁地区田间危害规律及消长动态,为防治该虫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新疆伊犁地区,甜菜筒喙象越冬成虫4月中下旬出土,4月下旬产卵,产卵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卵孵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化蛹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虫羽化高峰期为8月上旬至8月下旬。甜菜筒喙象幼虫从5月上中旬至9月中下旬在田间均有危害,危害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该时期甜菜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8.
影响硬粒玉米苞叶发育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to.  H 李社荣 《杂粮作物》1998,18(6):35-38
某些玉米品种的苞叶因能有效地运输光合产物而对籽粒产量起着重要作用(Sawada等,1995)。尽管其效率较高,因其叶面积较少,导致形成籽粒产量的光合产物总量仍相对较少。苞叶面积因马齿型玉米、甜玉米和硬粒型玉米等不同玉米类型而有所差异。且苞叶面积与其干...  相似文献   

9.
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应用改良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小粒野生稻进行了抗性鉴定,并根据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发育进度、蜜露分泌量、群体建立、虫体重量变化、卵巢发育程度、产卵量和稻株的受害级别等指标与感虫对照品种TN1上的差异显著性作比较,综合评定了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级别为0级,属高抗褐稻虱。在小粒野生稻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18%,蜜露分泌量为6.04 mm2,群体建立为21.8头/对,体重增量为-0.33 mg,卵巢发育为2.9级,产卵量为29.67粒/雌;而在感虫对照品种TN1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82%,蜜露分泌量为46.8 mm2,群体建立为217.0头/对,体重增量为2.27 mg,卵巢发育为4.8级,产卵量为229.3粒/雌。由此可知,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为抗生性和非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4,26(6):42-42
研究表明,在抗虫茶树品种上桑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2龄幼虫期、蛹期和从卵孵化到雄虫羽化的时间比在感虫茶树品种上要长。在抗虫茶树品种上,2龄产卵前期和从卵孵化到雌虫开始产卵的这段时间也受到抑制。在抗虫品种初枫和狭山绿上分别只有18.5%和23.8%的雌幼虫可以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1.
以天宝岩长苞铁杉林内倒木为研究对象,结合以负荷量和含水率为自变量的综合燃烧属性及以灰分、热值、含水率及氮含量等理化性质为评价指标的燃烧熵值,综合探讨长苞铁杉林内倒木的燃烧性.结果表明,天宝岩长苞铁杉林内倒木属于低燃烧性可燃物,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小;长苞铁杉+糙花少穗竹混交林内倒木的燃烧性最低,非防火期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内倒木的燃烧性最大;倒木负荷量、综合燃烧属性值及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随腐烂等级升高而降低,平均含水率随腐烂等级增加而升高,燃烧性熵值随腐烂等级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高蛋白大豆品种食心虫抗性与相关性状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份吉林省高蛋白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其食心虫抗性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丰交7607、九农20表现为高抗(受害粒率1.59%~1.64%),吉小粒7号、长农15、九农21表现为抗虫(受害粒率2.14%~2.55%),黑农48表现为感虫(受害粒率7.29%),黑农38、吉育47表现为中抗(受害粒率4.26%-5.22%)。大豆荚熟色越深的品种表现出的抗性越强。蛋白质含量与抗性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2008,(5):41-41
对9个茶树品种(福云6号、玉龙、丹桂、优3、优510、黄校、毛蟹、福云10号和铁观音)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剌粉虱的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单位叶面积产卵量与茶树品种新梢苯丙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质、丙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玉米苞叶几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相关分析研究了玉米成熟果穗苞叶的几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通过配合力分析研究了它们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苞叶层数与苞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苞叶总长、苞叶总宽、苞叶总面积、苞叶干重相互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苞叶的几个农艺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因此通过亲本的选择改良可以有效地改良其苞叶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5.
以假眼小绿叶蝉为主的茶园刺吸式昆虫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特殊的产卵习性和危害方式使化学农药很难发挥理想的作用。茶树品种抗虫性研究作为控制刺吸式害虫的一种新途径,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而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作为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取食行为记录仪,参与到这一研究,明确了许多叶蝉行为和品种抗虫性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EPG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EPG技术在茶园刺吸式害虫的取食行为、茶树品种抗虫性的检测和抗性机理方面的应用,并且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归纳出假眼小绿叶蝉的取食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田用药量下降,过去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不断增长,危害逐渐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应引起高度重视。1危害情况近年来,棉盲蝽象在河北省魏县棉田普遍发生,造成较重危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蕾铃脱落中的30%~60%是由盲蝽象引起的。遭受棉盲蝽象危害的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2发生规律棉盲蝽象在本县一般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棉田内的棉柴、…  相似文献   

17.
1997—1998年应用电导法对17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抗寒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品种间抗寒力没有明显差异,基本上属同一类型。低温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水平。其受害程度与某一低温强度度其持续时间有关,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越严重。同时,叶片细胞膜透性与田间自然受冻率的回归分析表明:-9℃~-12℃为福建太多数乌龙茶品种忍受抗寒的临界低温。  相似文献   

18.
1999年西双版纳严重寒害气象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9年12月云南严重寒害期间的气象资料和热区主要经济作物的受害资料,从气象状况方面分析了受害的原因。认为,本次寒害持续日期长、低温时间多、影响深度深是造成灌木类经济作物受害严重的原因;而寒害期间,晴天多,日照强,昼间气温高,使得乔木类经济作物受害较轻。  相似文献   

19.
茶园观察发现,茶刺蛾危害的茶园的棒须刺蛾寄蝇数量明显多于未危害的茶园。推测茶树被茶刺蛾危害后释放了特定的信号物质,这些物质在棒须刺蛾寄蝇寄主定位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证实这一猜想,我们研究了茶刺蛾危害对茶树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未受茶刺蛾危害的枝叶有挥发性有机物74种组分。与未受茶刺蛾危害枝叶的挥发物组分相比较,受害后酯类、醛类和烃类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相对含量都有显著变化。醇、杂环化合物、醚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在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上变化不大。受害后,4-异丙基甲苯、蒎烯、1-乙基-2,4-二甲基苯、4-乙基甲苯、3-乙基-甲苯、6-甲基庚烯[5]酮[2]和1,2,4-三甲基苯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新产生54种化合物,其中烯烃14种,芳香烃12种,酯8种,烷烃8种,酮5种,醇3种,醛2种,有机酸和杂环类各1种。值得注意的是受害后萜类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均有显著的变化,暗示这些化合物可能在棒须刺蛾寄蝇的寄主寻找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为筛选引诱天敌昆虫的化学信息素,并应用其防控茶刺蛾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小贯小绿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叶液,消耗养分与水分。雌成虫产卵于茶树嫩梢组织内,干扰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受阻。茶叶受害后叶脉变红,叶片变黄、粗老,甚至焦枯,芽叶蜷缩,芽梢生长缓慢或停止,新芽减少,甚至不能发芽,严重时新叶全部焦枯脱落;受害芽叶制茶易碎,末茶增加,成品率降低,茶粒变黄,冲泡后汤色浊黄,味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