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玉米育种的实践中我们把穗行数在20行以上,穗粒数在1000粒以上的自交系称之为玉米多粒行自交系。利用外来种质资源选育多粒行自交系对丰富我国的玉米种质资源、拓宽遗传基础、解决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具有一定作用。近年来对玉米产量研究的结果表明:玉米杂...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九云  李军虎 《玉米科学》1996,4(2):018-022
本研究在对玉米种质资源广泛搜集,深入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组建基因库和群体改良的方法,开展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的探讨,研究结果,(1)通过大量的鉴定和测配工作,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特点的优异种质,编入中国玉米品种志和国家玉米资源目录;(2)通过资源创新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资源创新成功的方法,选育出了一些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抗病性强的优良自交系,在育种和生产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现状及研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现状的阐述,说明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对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玉米种质资源的交流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海涛 《玉米科学》2009,17(4):21-23
分析了玉米种质资源对育种的重要意义。种质资源和植物新品种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但是又互相区别。公共研究机构是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企业间的玉米种质资源合理有序交流是发展的趋势。指出资源价值评价和评估体系的规范建设是平等分享种质资源的核心环节,种质资源的合理分享将有助于育种产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种质创新缺乏动力,制约玉米产业的发展。对当前种质创新技术、机制及法规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种质资源创新方法、提高国家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投入效率以及对创新种质的有效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引证有关文献,对甘肃玉米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种质创新缺乏动力,制约玉米产业的发展,以及对当前种质创新技术、机制及法规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种质资源创新方法、提高甘肃省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投入效率和对创新种质的有效保护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邓思情  吴月莹  郑冉  朱通通  田丰  王杰  邓敏 《作物研究》2023,(3):282-286+311
湖南省玉米种质资源较匮乏,为丰富湖南省的优良种质资源,在湖南省湘潭市采取随机排列的方式进行试验,对来自不同地区的345份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粒长、粒宽、粒厚、百粒质量和容重5个性状进行分类比较,发现各籽粒性状在各个亚群之间存在广泛遗传差异,总群及各亚群百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容重变异系数最小,其百粒质量可作为湖南省玉米选种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相关数据筛选发现热带玉米各性状表现较好,是湖南省玉米种质资源选择较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性加以评价,并阐述了改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研究,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演变历程,评述了玉米育种现状,分析了与玉米育种先进省市间存在的差距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内蒙古玉米育种工作的对策: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合理改良利用现有种质资源;积极引进外来资源,加强群体改良,拓宽种质基础;良种良法配套,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玉米病害与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要综述玉米病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当前病害发生的特点,重要病害及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玉米遗传改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玉米种质资源在创新改良利用价值,指出了各种改良技术对玉米种质资源改良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途径、方法及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改良、引入玉米综合群体的改良、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黎裕  王天宇 《玉米科学》2017,25(3):11-18
种质创新是链接种质资源和育种的关键环节,玉米种质创新在玉米育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基于野生近缘植物、地方品种、外来群体、杂交种和自交系的玉米种质创新进展进行评述,对今后我国玉米种质创新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国外玉米品种类群杂种优势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琳 《玉米科学》1997,5(3):078-080
玉米杂种优势是育种工作最重要的概念。玉米品种间或类群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经过90年来国外玉米育种者的深入研究,建立了杂种优势的理论和概念,明确了南、北美洲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图谱关系。本文通过对国外玉米育种家们所进行的杂种优势研究工作的回顾,旨在了解和掌握国外玉米种质类群间的杂种优势模式,对于有目的的引进和改良利用国外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种质资源作为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历来受到育种工作者的极端重视,玉米育种及玉米生产早已证明,每一次的品种更新换代都是新的玉米优异资源利用的结果,如旅28、330、旅9宽、Mo17、E28、5003、7922、C8605等的相继利用,改变了辽宁省的品种结构,提高了玉米产量,随着玉米育种及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玉米种质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种质资源已很难满足育种及生产上的需要,其中部分资源其作用逐步减弱,有的甚至淘汰,其结果造成了种质遗传基础的日益狭窄,已经成为玉米育种及玉米生产再上新台…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科学》2006,14(6):F0002-F0002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是2003年在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玉米研究力量的基础上依托农作转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成立的玉米科研中心。中心下设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功能基因组学、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转基因与分子育种、品种选育、栽培生理、玉米信息7个研究室以及海南、昌平和廊坊3个试验站,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手段单一、品种选育与市场开发脱节等,并根据辽宁省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努力创造新种质、引进新种质、增加早代自交系种植密度以及改变观念把市场机制引入育种业,以适应国内外玉米育种形势,尤其是加入WTO以后能跟上或引领世界玉米育种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质资源苗期抗普通锈病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姜钰  董怀玉  徐秀德 《玉米科学》2006,14(4):145-147
2002~2004年,在田间应用人工喷雾接种的方法对176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抗玉米普通锈病(Puccinia sorghi Schw.)鉴定,筛选出对玉米普通锈病抗病表现1级、高度抗病(HR)的自交系3份,抗病表现3级、抗病(R)的自交系64份和群体材料10份。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种质对玉米普通锈病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玉米种质资源对普通锈病表现抗病或中度抗病,只有极少数的自交系表现高度抗病。加强玉米抗锈病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对于玉米抗病育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对部分高蛋白高油玉米种质的深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4个不同生态点的7份高蛋白玉米资源的蛋白质,赖氨酸,蛋白质组分,10份高油玉米资源的粗脂肪,脂肪酸,并对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进行综合评价。高蛋白、高油玉米资源不仅品质优良,还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是一批珍贵的玉米优质种质。  相似文献   

20.
没有优良的种质基础,就不可能培育出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本文对美国和中国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两国主要玉米种质类群及其所属的部分优良自交系。为有目的的引进和改良国内外玉米种质,快速有效地按杂化模式组配杂交组合提供参考。1美国玉米种质资源分析1.l美国玉米种质类群当前,美国具有强杂种优势的种质类群主要有以下几种:①ReidyellowDent;③dricaster;③IDD(即EstacionTulioOSPina);④CthaFlint;⑤Tuxpeno;⑤先锋公司的先锋号种质类群。其中,瑞德黄马牙系统和兰卡斯特系统两大种质类群在生产中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