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提高野栽稻杂交后代花药培养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普通野生稻与普通栽培稻杂交组合共10个,研究了不同组合、不同世代、培养基配比及培养时变温处理等与花药培养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组合间有差异,普通野生稻与粳型杂交其后代花培易成绿苗;F1比F2、F3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均高;培养基以改良N6培养基最好;变温处理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绿苗的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前  杨炜 《中国水稻科学》1991,5(4):183-185
白绿苗是稻种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突变,其特点在于幼苗期的叶片全部或者大部分由于叶绿素欠缺而表现白化,但随着苗龄的增加,并不致死而逐渐转绿为正常。国际上对水稻白绿苗的遗传研究进展较快,目前已有十余种白绿苗基因收录在基因连锁图中,但对白绿苗遗传的生化基础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白绿苗、白化苗以及白绿苗转绿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图谱比较,揭示白绿苗能够正常成活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通过回交转育法,用含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基因的盐稻8号为供体亲本,以高产、优质不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盐稻9号为轮回亲本,2005年夏开始,经一次杂交、三次回交、两次自交,并在各世代常规选择的同时,用扬州大学梁国华教授设计的与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 i紧密连锁的STS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于2008年夏,初步育成近似于盐稻9号的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粳稻新品系21个,世代为BC3F3。其中有5个品系田间抗性、产量及综合农艺性状比较理想,基本达到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选育目标,但各品系间的差别和品系内的分离表明用传统回交转育法,要想加快轮回亲本性状回复和纯合的速度,必须加大与轮回亲本相似性的选择力度,并且可能需要经历更多世代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携有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1993~1998年,构建了携有抗稻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命名为CBB23。以全生育期高度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籼稻品种JG30为轮回亲本,与携有Xa23的抗性供体H-4杂交,JG30/H-4的F1通过回交、自交直至B5F4,各世代均用与目标基因Xa23相对应的专化小种菌系P6人工接种鉴定,同步进行株型和农艺性状选择,直至抗性稳定和农艺性状类似其轮回亲本。比较了CBB23 (携Xa23) 和IRBB21 (携Xa21) 对20个菌系包括10个菲律宾小种、3个日本小种和7个中国病原型代表菌系的抗谱,Xa23抗所有20 个菌系; Xa21 抗19个菌系,对菲律宾10号小种则高度感病。用近等基因系CBB23构建了JG30/CBB23组合的F2分离群体,通过SSR标记筛选,初步将Xa23定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进一步筛选出3个与Xa23更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其中的APKj23与Xa23之间的图距约为1.0 cM。并报道了在抗病育种中已有效的应用了携有Xa23的近等基因系 CBB23。  相似文献   

5.
RFLP标记一个水稻香味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一个与水稻香味基因紧密连锁的DNA标记的鉴定。该标记是通过以126个已作好连锁图的水稻染色体组克隆、cDNA克隆和燕麦cDNA克隆为杂交探针与含有来自一对有和没有香味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DNA的Southern印迹作DNA杂交而鉴定出来的。从香味基因供体的染色体组中渗入的染色体片段在近等基因系对之间可以识别出来。带有香味基因的克隆的连锁关系通过用有香味分离的F3代群体进行证实。香味表现型和来自供体的香味基因具有一致性分离指出该DNA标记和该基因间存在有连锁关系。RFLP分析表明,该基因与一个单拷贝DNA克隆RG28在第8染色体上连锁,图距为4.5cM。在水稻育种中,对与香味基因连锁的DNA标记的鉴定,可能有助于对香味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QPM近等基因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QPM近等基因系,以phi057为特异性引物,对90个回交群体各世代进行选择,构建出一批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的QPM近等基因系。结果表明,引物phi057在QPM与普通玉米自交系间表现多态性,能准确区分O2O2、O2o2和o2o2这3种基因型。因此,利用微卫星标记引物phi057在QPM与普通自交系杂交、回交世代中进行o2基因的选择是可行的。实验中的大部分材料在回交5~6代后与轮回亲本的农艺性状极为相似并稳定下来。经卡方检验,OO和Oo的分离比例为1∶1,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  相似文献   

7.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合型恢复株作母本,纯合型显性核不育临保系作父本去雄杂交,经过自交和测交筛选,转育了一份对细胞质不育和对显性核不育均为恢复的广恢品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育性分离世代中,利用不育细胞质和显性核不育双重不育性对恢复基因传递的鉴别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目标基因型的选择机率.是转育广恢品系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野生稻增产QTL导入9311之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超级杂交中稻恢复系9311为受体和轮回亲本,马来西亚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为增产QTL yld1.1和yld2.1的供体进行杂交和连续回交,各世代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至BC6F1后自交,得到BC6F2群体,通过分子标记检测,获得分别携带野生稻增产QTL yld1.1、yld2.1及同时携带yld1.1和yld2.1的3套近等基因系.对同时携带yld1.1和yld2.1的近等基因系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发现其与受体9311的遗传组成有93.9%一致.田间试验表明,野生稻增产QTL近等基因系的产量均高于受体,说明将野生稻增产QTL转移至杂交稻恢复系中,能提高其产量水平,且2个QTL的增产效果大于单个QTL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个杂交组合植株世代干豆乳产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六合小叶青×新沂小黑豆和上饶干不死×淮阴秋黑豆 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植株世代间干豆乳产量的细胞质效应以及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 ,结果表明 2个组合植株世代正反交F1的干豆乳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具有显著的细胞质效应 ,干豆乳产量的遗传是一对加显性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干豆乳产量的遗传率较高 ,F2 :3家系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 68 5 1%和 78 74 % ,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 30 32 %和 2 0 4 6%。  相似文献   

10.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获得,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在确认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属单基因配子体不育,恢复性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旨在找到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克隆恢复基因及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研究选用412对SSR引物,利用RN型不育系YA与恢复系167杂交的F2分离群体,获得了与恢复基因连锁的两个标记Satt414和Satt596,遗传距离分别为16.4和14.6 cM.为了找到更近的分子标记,分析了Satt414和Satt596附近的所有SSR引物,并利用两个遗传差异较大的亲本重新构建了分离群体,从而获得了与恢复基因连锁比较紧密的标记Satt547,遗传距离为7.56 cM.根据Cregan等构建的大豆分子遗传连锁图,将恢复基因定位于J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11.
紫叶稻遗传的特异性有其在诱导孤雌生殖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水稻所保存的籼型紫叶稻分别与正常绿叶稻广田,二九丰杂交。发现紫叶稻遗传具有特异性;即这两个绿叶稻品种均带有一紫叶抑制基因Ipl(t),使得杂交F1并不比色而呈绿色,F2群体中绿叶与紫叶之比表现55:9的基因分离模式;用2.4D诱导孤雌生殖,发现2,4D能有效促进子房膨,但得不到种子。  相似文献   

12.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特点及早世代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5个亲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分析显示,中亲与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3)蛋白质含量总的变异趋势是:组合间>家系间>家系内单株间;(4)在大豆杂交组合的早世代对单株蛋白质含量进行选择是有效的,而在F2的选择较在以后世代中选择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双低油菜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及基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个双低恢复系为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杂交组合,采用ADM模型估计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芥酸含量、株高、角果长度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效果较好。主花序角果数、硫甙含量、二次分枝角果数等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低,不宜早代选择。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性状由加性、显性和母体效应共同决定,遗传力中等,也不宜在早代而应在中世代以后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利用Wx基因第1内含子第1位的G/T和第6外显子第1 132位的A/C碱基多态性,分别开发分子标记Wx-I和等位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Wx-a-F(Wx-b-F)/Wx-a-R,对76份水稻品种Wx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在Wx基因的这2个多态性位点上检测到了3种基因型(In1G-Ex6A、In1G-Ex6C和In1TEx6A),分别表现为高、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籼稻中这3种基因型均存在,而供试爪哇稻和粳稻中分别只检测到In1G-Ex6C和In1T-Ex6A基因型;供试籼型杂交水稻亲本中,恢复系Wx基因以In1T为主,三系保持系均为In1G,而两系不育系同时含有这2种类型,说明两系不育系的Wx基因变异比三系不育系丰富。  相似文献   

15.
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选择效率,在前人克隆的基础上,根据其恢复系与不育系在Rf1a位点574 bp的碱基插入/缺失,设计出功能标记InDel Rf1a。利用该标记对不同地区来源的72份籼、粳稻材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的常规籼稻品种、恢复系及保持系在Rf1a位点并不存在缺失,其基因型为Rf1aRf1a。这些材料对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恢复育性的作用;而绝大多数常规粳稻品种(爱知106和伊粳12号除外)在该位点存在缺失,其基因型为rf1arf1a,它们对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保持不育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验证该标记对不同基因型的检测效果,利用其对粳稻恢复系、不育系、杂交组合以及863A/宁恢 8号 F2分离群体的DNA进行扩增,根据其电泳带型可准确区分出Rf1a位点的3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以来源于不同地域的8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细胞质供体,以温敏核不育系株1S、准S作为细胞核供体,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得到8种细胞质2套核背景的同核异质温敏核不育系,将株1S、准S(为对照)及其同核异质温敏核不育系分别与4个恢复系杂交,得到72个同核异质两系杂交组合,比较分析了新质源杂交组合与对照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细胞质对同核异质两系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均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效应,新质源整体上在大多数农艺性状上都表现出负效应;质核互作对8个农艺性状也均表现出显著的遗传效应。Lemont细胞质对两系杂交组合的全生育期、株高、单株生物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对结实率有显著的正效应;V20A细胞质对两系杂交组合的全生育期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其余性状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不适合作两系杂交水稻的细胞质源;日本晴细胞质对两系杂交组合的单株生物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对全生育期与株高有一定的负效应,可在两系杂交水稻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杂交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是20世纪农业科学研究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迄今为止,主要的大田作物玉米、水稻、油菜均已实现了杂优利用;杂交小麦的研究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至今未能大面积生产应用。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及优良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对RFLP、RAPD、AFLP、SCAR、STS分子标记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在恢复基因、不育基因及亲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为起始材料,利用3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64S差,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育性特征、配合力、抗病性及稻米品质均与培矮64S相仿。补偿性生理机制研究表明,在分蘖、拔节和开花阶段玉兔S叶绿体内腺苷酸激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要比培矮64S高。遗传研究表明,白化转绿型突变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并在幼苗阶段特异性表达。对不育系玉兔S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非1B/1R类型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体系,对基础遗传材料Tm3314来自莫迦小麦1BS染色体的T 型恢复基因Rf3和K型不育基因rfv1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以Tm3314和T型不育系T504A的杂交F2代作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从1BS染色体上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与目的基因连锁的2个SSR标记Xbarc8和Xgwm18.然后结合(T504A/Tm3314)F2群体在T型细胞质下的育性分离情况和F2可育株与K型不育系K119A测交所得的K型细胞质下的育性结果,运用Mapmaker 3.0b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Xbarc8和Xgwm18与Rf3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5 cM和8.1 cM,与rfv1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2.2 cM和19.6 cM,且2个SSR标记位于两个育性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向日葵野生种菊芋和油葵自交系7718B杂交幼胚的培养,获得了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514A及其不育保持系CMS514B。通过对其根尖生长点切片的观察,发现其染色体数为2n=34; CMS514A、B 与其它60个试验材料的杂交、自交试验的研究,其保持系与属于CMS PET-1的10个不育系的杂交组合在开花后均有花粉,且自交后代在开花后呈大致3:1的分离比例;CMS514A与属于CMS PET-1的30个保持系和恢复系所做杂交组合在植株开花后均无花粉;CMS514A与包括自交系、常规种、群体品种和其它不育源的保持系、恢复系等育种材料所做的20个杂交组合在开花后也没有花粉。结果表明CMS514为不同于CMS PET-1、CMS-CMG1-CMS-CMG2、CMS-CMG3等不育源的新的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其不育性受一对基因控制,遵循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