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辐优63(湖南)     
辐优63是湖南省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辐南A与明恢63测配选育而成的中籼组合,是丘陵山区作中稻和湘中、南双季稻区作晚稻较理想的接班组合。1989年通过怀化地区品种审定,“八·五”期间列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1986年参加怀化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65kg,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3.7%。1987年参加湖南省中籼区试鉴定。平均亩产554.7kg,比对照汕优63减产2.3%,但在山区表现好,如绥宁试点亩产750kg,居一位,比汕优63增产2.27%;桂东试点亩产655kg居第二位,比…  相似文献   

2.
汕优72     
该组合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而成,其恢复系明恢72是用(C堡/N)F4//明恢63选育而成的.为籼粳交偏釉型恢复系。1产量表现1986年三明市农科所所内品比,汕优72比汕优63亩增25kg,增产5.6%。1987年与汕优63平产,1988年参加三明市连晚区试,亩产470.03kg,居首位.比汕优63亩增9.27kg,增产2.01%,且比汕优63早熟4天。1988年参加湖北省中稻预试,亩产557.34kg,比汕优63亩增4.36kg.增产0.26%。浙江省庆元县种子公司单晚观察试验,汕优72与汕…  相似文献   

3.
红优63     
红优63系江西省抚州地区农科所1983年采用矮红9号A与明恢63配组育成的晚籼中熟组合,1990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85年参加江西省晚杂区域试验,亩产437.8kg,居36个组合之首,比对照汕优2号亩增10.0kg,增产2.3%。1986年续试,亩产444.7kg,较对照汕优2号增产22.0kg,增产5.2%.再次居13个参试组合首位。同时推荐参加南方稻区区试,在12个参试组合中,中稻组居首位,晚稻组居第三位,较对照汕优63均有所增产。在大面积示范、推广中也表现较好的增…  相似文献   

4.
丝优63     
丝优63是湖南省岳阳市农科所利用本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丝苗A与明恢63配制的迟熟籼型杂交组合。其不育系丝苗A于1993年9月由湖南省科委组织鉴定。丝优63于1994年1月由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1产量表现1991~1992年通过岳阳市晚稻区试,亩产475.g~502.4kg;1993年省中稻区试亩产:96.3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8%.熟期早2.2天。1991~1993年作连晚在岳阳、临湘、平江及广西等地多点示范68.5亩,亩产504.2~589kg;1992~1993年作中稻再生稻…  相似文献   

5.
冈优12     
冈优1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冈46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冈46A的保持系来源于二九矮7号/V41//珍汕97/雅矮早;其不育胞质为西非栽培稻Cam—bikakakwm。1产量表现该组合1990年通过四川省级区试;同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稻区试中稻组试验,18个试点平均亩产579.4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居第1位,1991年续试,21个试点平均亩产545.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达显著水平,居7个组合之首。两年全国区试平均亩产比汕优63增产2.65%,日产量增0…  相似文献   

6.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花优63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籼粳交结合花药培养技术育成的优质不育系花1A 与优质强恢复系明恢63 配制而成的杂交稻组合花优63,具有优势强、米质优等特点,1998 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协优63     
协优63是协青早A与明恢63配制而成。该组合于1988年3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主要特征特性协优63单株分蘖力强,主茎总叶数17叶,地上部5个伸长节间。株高100~110cm,上部叶片窄而挺直,上三叶长度比汕优63略短,后期熟相好,功能叶寿命长。全生育期143天左右,与汕优63相近。富有效穗18.24万;每穗总粒数109.36粒、实粒数92.7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32.82g,亩产589.04kg。该组合植株矮子汕优63,杆粗壁厚,耐肥性较好,抗倒性强。大面积均无稻…  相似文献   

8.
多恢复 57是利用“多系育种”方法育居的1个中籼迟熟,抗病,优质恢复系,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它配制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组合Ⅱ优多57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汕优63     
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1981年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其恢复系明恢63是从IR30/圭630的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于迟熟中籼类型,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汕优63株高100~110cm,株型适中,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较淡,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9左右,米质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5kg和431.45kg,…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研究表明,籼粳杂种F_1的育性随组合不同而存在大幅度的变异。有些籼粳杂交F_1几乎完全不育,而有些组合则达到完全可育,因为过去的研究罕见进入高世代,因此有必要用一组包括明显不同的F_1育性的杂交组合去探讨籼粳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和育种规律。通过对每一个杂种群体F_1和F_2不育性的比较去探测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索通过F_1的不育性预测F_2的不育性表现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选择4个F_1不育性表现大不相同的籼粳杂交组合研究F_2的不育性遗传(表一)。  相似文献   

11.
汕优69     
汕优69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配组而成,其恢复系明恢69是从(圭630/C57)F1//IR54选育而成的,属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1990年7月已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区域性试验:1988年.汕优69参加全国南方中稻杂优区试,平均亩产504.58kg.比汕优63减产2.06%.早熟3天.列第三位。增产的6个点中.湖南湘西自治州农科所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两试点.汕优69分别比汕优63增产9.36%与8.88%;1989年继续参加全国南方中稻杂优区试,平均亩产511.6kg,比汕优6…  相似文献   

12.
辐优63(四川)     
辐优63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用辐74A与明恢63辐射后代选系63—1选配而成的中熟型组合。它具有高产、再生力强,田间抗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2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1产量表现1988~1989年在成都、新津、眉山、广汉进行产量比较和多点试种,平均亩产572.6kg,比汕优63平均亩产553.7kg,增产3.4%,日产量3.98kg,比汕优63日产3.69kg增产7.8%。1990~1991年参加四川省区域中熟组试验,平均亩产574.0kg,居参试组合的首位,分别比…  相似文献   

13.
汕优149     
汕优149系1989年由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珍汕97A与自选新恢复系成恢149配制而成的新组合。该组合已通过四川省区试,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优点。1产量表现汕优149于1991年参加多点品比试验,亩产533.75kg,比汕优63(CK)增产2.2%;1992年在四川省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524.1kg,比汕优63(CK)增产1.4%;1993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507.0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4%;同年在成都市、乐山市、德阳市等地进行生…  相似文献   

14.
协优78039     
协优78039(协青早A/78039)系安徽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中、晚兼用型杂交籼稻组合。恢复系78039为1978年以抗病系IR30—2为母本,早熟、大粒恢复系圭630为父本杂交,1983年初步定型,后经多代测交筛选育成。1990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安徽省在白枯病区接替汕优63的主要组合。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5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籼新组合预备试验,6个试点平均亩产548.75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5.8%,达极显著水平;1987~1989年连续3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籼新…  相似文献   

15.
 以5个籼粳交组合的F1植株、1个低育的DH系和CPSLO17(对照品种)为材料,考察其结实率和花粉育性,花粉育性采用两种方法观察,I2-KI法和苏木精法,其中苏木精法是一种观察籼粳交花粉育性的新方法,用此法可直接在正常的成熟花粉中看到两个精子。结果表明,I2-KI法观察的花粉育性与结实率有显著差异,而苏木精法观察的花粉育性与结实率无差异。由此推论籼粳交F1不但存在雄配子部分不育而且还存在雌配子部分不育,两者的部分不育程度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经济性状比较突出、抗瘟性比较稳定或具有部分抗瘟性或发病缓慢的水稻品种作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杂种后代自然诱发筛选鉴定和人工接菌鉴定相结合。并与选种同步进行。已育成三抗品种“闽懦580”双抗品种“籼128”及抗瘟品种“47-104”等  相似文献   

17.
1987-1989年从国外新引进稻种资源510份中筛选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87份,根据育性恢育能力可分为3种类型,有30个恢复系测交F1结实率在80%以上,已对恢复能力强和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配制三系杂交稻组合,供深入研究与择优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盐582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稻米品质优、抗病性强、熟期适中、制繁种产量高,所配制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强、综合性状突出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9.
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天源903S是以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华201S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和低温筛选育成的水稻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5年8月通过湖北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稳定,开花习性和品质性状好,繁殖和制种产量高.利用其配制的杂交晚稻组合天两优...  相似文献   

20.
国际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引种观察和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国际水稻所引进30个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种在福州市郊观测其育性及主要不育性状,并初步配组测产。结果表明:IR46828A等15个不育系育性稳定,符合标准,IR46831A和IR46483人与明恢63的配合力好。有些组合的增产潜力可超过汕优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