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产蛋具有规律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是随周龄的增长呈低一高一低的产蛋趋势。初产时产蛋率低,以后迅速上升,到30周龄左右时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产蛋高峰期前后,鸡自身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增加,产蛋率成倍上升,蛋重也在增加,鸡的代谢强度很大,繁殖机能旺盛。所以此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  相似文献   

2.
鸡产蛋具有规律性,第1个产蛋年是随周龄的增长呈低-高-低的产蛋趋势。初产时产蛋率低,以后迅速上升,到30周龄左右时达到产蛋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产蛋高峰期前后,鸡自身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增加,产蛋率成倍上升,蛋重也在增加,鸡的代谢强度很大,繁殖机能旺盛。此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使其充分地发挥生产潜力,达到理想的产蛋水平。  相似文献   

3.
1 鸡产蛋具有规律性 产蛋率随着周龄的增长呈低-高-低的产蛋趋势.初产时产蛋率低,以后迅速上升,到30周龄左右时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产蛋高峰前后,鸡自身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增加,产蛋率逐渐上升,蛋重也在增加,鸡的代谢强度很大,繁殖机能旺盛.因此,此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  相似文献   

4.
鸡产蛋具有规律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是随周龄的增长呈低一高一低的产蛋趋势。初产时产蛋率低,以后迅速上升,到30周龄左右时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产蛋高峰期前后,鸡自身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增加,产蛋率成倍上升,蛋重也在增加,鸡的代谢强度很大,繁殖机能旺盛。因此,此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 在饲养上要兼顾产蛋、增加体重和健康,当产蛋率达50%时,也就是在24周龄左右,需要改用蛋鸡中档饲养标准,粗蛋白15%,钙3.5%;当产蛋率达70%时,也就是在26周龄左…  相似文献   

5.
蛋鸡在一个产蛋周期(19~72周龄)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其产蛋高峰所处的季节,一般立春前后上产蛋高峰的鸡群比立夏前后上高峰的鸡群平均饲养日产蛋数要多5~8枚。春季气温开始回升,鸡的生理机能日益旺盛,各种病菌易繁殖并侵害鸡体。因此,必须注意鸡的防疫和保健工作。1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6.
1产蛋前期产蛋前期母鸡的繁殖功能旺盛,一方面母鸡要迅速提高产蛋率,大致每星期增加20%~30%;另一方面母鸡的体重平均每星期要增加30~40克,蛋重每星期也增加1.2克左右。因此,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是最重要的,这一时期应每天喂给鸡18克优质蛋白质,1.26兆焦代谢能。当蛋鸡群的产蛋率达到5%  相似文献   

7.
产蛋鸡无产蛋高峰是指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达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或者说虽然达到了产蛋高峰,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率异常下降的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初春气候多变,气温开始回升,鸡的生理机能日益旺盛,各种病菌也易繁殖,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此季节要把蛋鸡养好,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适合鸡群产蛋需要,当鸡舍温度上升至15℃时,处于产蛋高峰期(23~40周龄)、中期(41~55周龄)和后期(56~72周龄)的鸡群产蛋均有上升趋势。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鸡群的采食量会降  相似文献   

9.
<正>蛋鸡开产后其产蛋率(入舍鸡)达90%以上为产蛋高峰期。一般商品代鸡26周龄左右产蛋率可达90%以上,如果管理得当,其90%以上产蛋率可维持12~13周。产蛋高峰期长短与全年产蛋总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越长,整个产蛋期产蛋量也就越多,从而使蛋鸡的产蛋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在产蛋高峰期,蛋鸡一方面要长身体、增加体重,另一方面产蛋率上升快、蛋重一天比一天大,是鸡产蛋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母鸡具有以下特点:新陈代谢旺盛、营养需求高、耗氧量高、对鸡舍的小  相似文献   

10.
1光照对鸡的影响 1.1光照时间对鸡的影响 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鸡的性成熟日龄密切相关。育成期光照时间过短将延迟性成熟,时间过长则提早性成熟。过早成熟的鸡则开产早,开产时蛋重小,产蛋率低,产蛋高峰持续期短。鸡产蛋高峰时突然缩短光照,可降低产蛋率,增加死亡率。即使恢复原来的光照,也很难短时间内达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相似文献   

11.
罗曼褐父母代产蛋前期产蛋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249只健康的23周龄的罗曼褐父母代种母鸡的产蛋情况进行观察,试验期67 d(至32周龄),目的在于了解产蛋前期,蛋用种鸡产蛋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蛋壳颜色逐渐变浅,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逐渐上升,鸡群的死淘率在开始人工授精的前2周最高,双黄蛋率随产蛋率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双黄蛋平均重随产蛋率上升逐渐增大,到产蛋率达最高峰时开始变小,软壳蛋率和破蛋率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总蛋重及种蛋平均重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鸡的产蛋期一般从19周龄起计算到72周龄,也就是从育成期结束后到母鸡产蛋率降到50%左右淘汰母鸡,这段时间约一年。现代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19~24周龄为产蛋前期(预产期),25~50周龄为产蛋高峰期,51~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期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时才能代表全群开产,  相似文献   

13.
蛋鸡产蛋率达80%以上即进入产蛋高峰期。一个产蛋高峰期,大约可维持4个月左右。但品种优良、饲养得法的鸡群还有5周左右最高产蛋率在90%以上。怎样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呢? 一、供足蛋白质。鸡每产一个蛋约需蛋白质12~15克,在产蛋率达90%时必须喂给蛋白质19%的日粮;在70%产蛋率时就应喂给17%的日粮。其规律是:产蛋率每提高10%,大约日粮蛋白质水平应提高1%。此外,当预见产蛋率上升  相似文献   

14.
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的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15.
提高蛋鸡产蛋率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蛋鸡产蛋率对增加蛋鸡产蛋量、增加养殖户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蛋鸡的生理特征及产蛋规律 1,1蛋鸡的生理特 征母鸡开产期(19-24周龄)一方面需要满足产蛋所要的营养,另一方面仍需要满足身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产蛋高峰期(25-42周龄),母鸡产蛋所需要的营养迅速增加,往往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大大消耗母鸡自身的营养储备:产蛋后期(43周龄以后)。由于产蛋量的下降,母鸡从外界摄取的营养逐渐转入体内贮藏,使母鸡体质量增加,腹部脂肪沉积量大增,脂肪成分将卵巢包围,从而抑制了产蛋机能。所以在产蛋鸡的饲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克服母鸡生理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产蛋期母鸡的生殖机能逐步成熟,同时身体成熟也趋于完善。产蛋前期产蛋率上升很快,体重和蛋重也都在上升;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仍然上升很快,在3~6周之内便可上升到92%~95%,峰值多在32周龄前后;产蛋后期产蛋率下降幅度较产蛋高峰期大一些,周均产蛋率下降大致在1%左右。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控制鸡舍内的小气候,把鸡舍内温度控制在13~23℃,湿度控制在60%~65%,并注意通风,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和微生物的含量;一般采用逐增式光照制度,并要保持舍内照度均匀,光照强度在鸡头部应为10Lx。一般采取日喂3次的饲喂制度,每天保证每只鸡220~380mL的饮水量,并确保水质良好。要根据产蛋期的特点做好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对产蛋期的常见问题如产蛋量突然下降、互啄、蛋的破损、脱肛等,要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鸡群产蛋达到80%就进入产蛋高峰期,一般在21-47周龄。本期管理的原则在于尽可能地让鸡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23周龄产蛋率达90%,高峰产蛋率值达95%~96%,90%以上产蛋率维持6个月;产蛋高峰下降慢,48周龄以后产蛋率从90%逐步缓慢下降,72周龄下降到78%,每周平均下降0.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产蛋初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产蛋初期是指开产到产蛋率达60%阶段,一般在120~160日龄。新鸭开产以后,此时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这个时期中,饲养管理的侧重点是密切关注产蛋率、蛋重上升趋势,随之增加饲喂次数和提高饲料质量,尽快将其推向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20.
1阶段饲养法 根据产蛋母鸡的周龄和产蛋水平,可以把产蛋期划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营养水平进行饲喂,尤其是蛋白质和钙的水平,称作为阶段饲养法。第一阶段为21~40周龄。该阶段产蛋率急剧上升到高峰并在高峰期维持,蛋重持续增加,同时鸡的体重仍在增加。因此,为满足鸡的生长和产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