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池塘网箱养鱼技术是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借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溶氧、饵料、水环境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发展集约化养殖的有效途径。1999年,宁夏推广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面积近1000亩,网箱净养水体1600m^3,网箱平均每1m^3生产规格为0.6kg的罗非鱼68.9kg,最高产量达到81.1kg,每只网箱收入4340元,纯收入1300元,以每两亩挂一个网箱计,即每亩池塘可净增收入500元左右,并且池塘中鱼产量每亩在750kg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将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秋季是鱼类生长旺季,是增强鱼的体质,增加鱼体体重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一年养殖高产高效双丰收的关键,因此,广大养殖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池塘养鱼的秋季管理。  相似文献   

4.
焦朝军 《农家致富》2006,(19):39-39
秋季是鱼类长膘的旺季,更是提高养鱼产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应抓紧搞好生产管理,具体要领如下:  相似文献   

5.
池塘养鱼冬季投放鱼种效益高,渔谚说的好:“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经过渔民的实践证明,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其优点主要有三:①冬季,水温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寄生,而利于鱼种适应新环境,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②冬季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强度小.运输成活率高。③可及早恢复和补充鱼种在越冬及运输过程中的体能消耗.使鱼摄食生长.提高鱼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沈敏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200-200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池塘养鱼夏季水质管理六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春来 《农村新技术》2003,(10):21-22
对受灾严重的池塘,应采取重新补放鱼种、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以弥补洪涝和干旱造成的部分损失.  相似文献   

8.
为养殖鱼类创造优质的水生态环境,通过维护高质量的健康水域环境,人工投喂营养平衡饲料,精准投喂技术,使养殖鱼类达到最佳的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繁殖率和成活率。该文以生态学为基础,从用水和底泥管理、放养管理、投饲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养鱼的健康管理技术,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高产、高效,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健康、无药物残留、安全的绿色水产品。  相似文献   

9.
吴草 《农家致富》2005,(22):40-40
适量投饲 秋冬季,鱼病高发季节已过.天气正常.养殖鱼类浮头危险也减轻.可适当加大投饲量.让鱼日夜吃饱。如“青绿饲料养殖为主的,须提高投喂商品饲料的比重。但也要防止投故太多或饲料变质危害鱼体和恶化水质。这段时期投饲量一般约占全年总投饲量的40%左右。随着水温降低.鱼的食量减退,可减少投喂量,只要求保鱼不掉膘.维持到捕捞收获为止。此期投饲量只占全年总饲量的10%-15%。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生物学特点及其池塘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俗称黄姑鱼、嘎鱼,河南地方名革牙。分类隶属于鲶形目鲒危科,是我国江河湖泊常见的优良经济鱼类。它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低脂肪高蛋白,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生活习性及食性黄颡鱼主要分布于全国各水系干支流及湖泊、水库、池塘。喜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水温28~29℃时平均耗氧率为0.141mg/(k·h),窒息点为0.314mg/L,在低氧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力。即使离水后数小时(只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还可以生存。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个体不同食性有…  相似文献   

11.
王文彬 《新农村》2010,(4):32-32
1.饵料选择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鱼类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由于目前鱼饲料没有统一的营养标准,蛋白质含量参差不齐,故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要求配方科学,配比合理。如果使用鲜活饲料(小杂鱼虾等),要求品质新鲜,无毒无害。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轮捕轮放,是指在密养的鱼塘中,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食用鱼,再适当补放一些鱼种,简而言之就是分期扦捕,捕大留小或捕大补小。轮捕轮放同混养密放一样,是提高养鱼产量的重要措施,混养密放是从空间上保持鱼池较高而合理的密度,而轮捕轮放是从时间上始终保持鱼池较高而合理的密度,而且,两者又是互为条件的,混养密放是轮捕轮放的实施前提,轮捕轮放能进一步发挥混养密放的增产作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云南的气候特点结合目前比较先进的库塘养鱼技术对高原库塘养鱼的池塘管理进行流程式的归纳。  相似文献   

14.
池塘高效养鱼,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可极大地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1.自育鱼种鱼种是养鱼的一项很大开支,若自己培育鱼种,可减少鱼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水质管理 到了秋季,池塘载鱼量较大,水体有机质积累较多,水质易变质变坏,因此对池塘水质要特别注意。池塘水位要维持较高,以2—2.5米为宜,水质保持清新优良溶氧丰富,满足“肥、活、嫩、爽”的要求。具体措施有:①定期注换新水,10天左右注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30厘米左右。②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鱼类食场的残饵,池塘水面漂浮的污物,池底沉积的剩草,池周附生的杂草等要及时清除干净。  相似文献   

16.
一、越冬池选择 养殖鱼类越冬应用专门的越冬池,形状最好为长方形,东西走向,背风向阳,不渗水,面积不应太小,注满水达2.5米以上,地底平坦,污泥少,水质肥沃.准备越冬的池塘应在秋季进行清塘晾晒,清除杂草、杂物、淤泥,保留10厘米左右底泥,整修堤坝,用50~100千克/亩生石灰或4~5千克/亩的漂白粉进行干法清塘,之后5~7天试水放鱼.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北方池塘养鱼安全越冬管理技术,包括鱼类越冬前安全检查,严格监测水质,保持水体肥度适宜和供氧充足,适时使用药物"封塘",封冰期管理,解冻后池塘处理等内容,以期为北方池塘养鱼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水质管理1.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天~10天必须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一、勤灌新水。初春鱼池的水深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地升高,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鱼池,在加注新  相似文献   

20.
徐承旭 《新农村》2008,(9):24-24
1.投足饵料 饵料要求做到精、粗结合,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可利用的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蚬蚌肉、动物内脏、蚕蛹、鱼粉等;植物性饵料有豆饼、小麦、瓜果、玉米等。也可投喂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的河蟹全价颗粒饵料,日投饵量一般为池蟹总重的5%~8%,每天投喂2次,其中傍晚投喂量占投饵总量的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