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山羊支原体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高热、咳嗽、纤维性肺炎和胸膜炎,俗称"山传"。1病原本病的病原体是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即山羊支原体的P株,为细小、多形性的微生物,呈丝状,长度约10~30μm,革兰氏染色阴性。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2.
自哲里木盟北部山区某牧户的1只呈现流产症状的孕山羊子宫内已完全溶解的胎儿溶解物中分离出1株疑似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病原体,通过生化反应等鉴定,确认该菌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3.
由溶解的山羊胎儿分离出一株羊伪结核棒状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哲里木盟北部山区某牧户的1只呈现流产症状的孕山羊子宫内已完全溶解的胎儿溶解物中分离出1株疑似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病原体。通过生化反应等鉴定,确认该菌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4.
一株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的分离鉴定与分子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送检的山羊肺炎肺脏中成功分离到一株支原体,经过3次克隆纯化后进行生化试验、电镜观察、PCR及酶切、基因特征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物SD3属于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成员。将培养物经气管接种2只山羊可引起1只山羊典型发病,体温升高至41.5℃,IgG和IgM抗体效价明显升高,其中IgG抗体变化与临床表现基本同步。剖检发现肺脏发生严重病变,并从中再次分离到该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叙述了利用鸡胚培养山传病原体获得成功,并已育成弱毒菌株。作者曾使用山传鸡胚适应强毒组织制成灭活疫苗,用以免疫山羊,结果未获得成功。又曾使用鸡胚弱毒疫苗免疫山羊,结果免疫力甚良好。注射此种弱毒疫苗后无任何反应,但怀孕羊注射后可引起流产。  相似文献   

6.
舍饲山羊流产是制约山羊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作者从影响舍饲山羊流产的病原体、营养、其它因素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烂肺病,是以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为病原体的引起的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肺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羊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有两种,一种是山羊泰勒焦虫,治病性强,能引起绵羊、山羊恶性泰勒焦虫病,成年羊的死亡率高达46~100%。另一种是绵羊泰勒焦虫,能引起绵羊、山羊的良性泰勒焦虫病,死亡率低。这两种病原无交叉免疫现象。其中绵羊泰勒焦虫病的分布较山羊泰勒焦虫病广泛,我国的四川、青海和我省的部分地区都有绵、山羊发病的报道。1病原体1.1山羊泰勒焦虫i血液型虫体形态不一,以圆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及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四川省山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健康带菌情况及其耐药性,采集了省内4个养殖场共32只山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从11只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4.4%。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苯唑西林、头孢西丁、万古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2.7%,对其它抗菌药物没有耐药性,未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本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山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带菌情况较普遍,因此,应该规范屠宰过程的卫生操作,并进行严格监控,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正>(一)病原病原体为山羊霉形体,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也叫做羊支原体性肺炎,还被养殖户俗称为"烂肺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支原体而导致。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为细小、多形性微生物,革兰染色为阴性,主要存在于病羊的肺组织、胸膜渗出物及纵膈淋巴结中,从肺肝病变部周围水肿区较易分出细菌。在鲜血琼脂或10%马血清琼脂上可生长,经  相似文献   

11.
羊泰勒焦虫病有两种病原体:一是山羊泰勒焦虫,其引起的疾病一般呈恶性经过,死亡率高;另一种是绵羊泰勒焦虫,其引起的疾病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低.两种病原体均能感染绵羊和山羊,且两者的病原体形态,大小相似.笔者曾遇见过两起羊泰勒焦虫病(均为绵羊群)其死亡率介于两者之间,病原体为哪一种有待研究.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2.
青海高原发生的绵山羊口疮,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已确认病原体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口疮病毒。为了扩大病毒来源,我们将采获的几株羊口疮野毒先后在犊牛睾丸细胞上进行培养试验,目的是以细胞毒代替组织毒,为进一步研究口疮病的免疫提供必要的条件。现将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山羊实验感染跳跃病(LI)有过报导,但是自然感染跳跃病毒(LIV)发病的山羊病例到目前为止仍鲜为人知,而蜱传热(TBF)对山羊不仅可以实验感染发病,还有报导在苏格兰曾有人直接从自然感染的山羊体内分离到蜱传热病原体,在挪威蜱传热,给  相似文献   

14.
海南黑山羊也叫雷琼山羊,分布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已列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山羊霉形体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高热、咳嗽、纤维性肺炎和胸膜炎。病原体是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为细小、多形性的微生物,革兰氏染  相似文献   

15.
从湖北某地山羊肺脏中分离支原体,经多次克隆纯化后进行生化试验、显微镜观察、PCR及酶切分析、基因特征鉴定以及用动物致病性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命名为GH2,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对GH2株外膜蛋白及GH2株全菌蛋白免疫原性进行分析,并用抗Y98血清和抗PG3血清进行比较,筛选GH2株特异性的外膜蛋白,结果表明GH2株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存在于GH2外膜蛋白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60和49.7 ku的蛋白可能是其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也是GH2株区别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和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主要特异性抗原.这一结果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的诊断和疫苗研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S2株、M5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对本地杂交山羊诱导的抗体消长动态规律、安全性及免疫效果,试验对36只不同日龄、不同性别的健康山羊(含妊娠母羊9只)随机平均分组,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分别对口服S2株、M5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的试验山羊,在免疫后第7,14,21,42,90天时对血液中布鲁氏菌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疫苗一次免疫对本地杂交山羊的最长保护期为90 d,其中S2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可适用于不同日龄、不同性别本地杂交山羊使用,也适用于妊娠期间山羊的免疫;M5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可引起妊娠母羊免疫副反应及严重的流产症状。说明较M5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S2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具有使用方便且安全有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绵羊、山羊,特别是羔羊增生性间质性肺炎的病原体.世界上许多国家报道有本病发生.患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汁、消瘦、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致使出栏率、毛质、毛量下降,并造成饲料和人力的大量浪费.笔者从本省凌源、阜新等地区送检的6份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中分离到了6株支原体,除进行了系统常规鉴定外,还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山羊伪结核病又称山羊皮下淋巴脓肿、山羊假结核病,是山羊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山羊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该病的发生在山羊生产上也较为突出,影响了山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就多年的实际工作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经验写成此文,供山羊养殖业者参考。1病原体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是该病的致病菌,属棒状杆菌属。该菌在自然环境下能存活较长的时间,对干燥有抵抗力,对热及常用消毒药敏感。存在于土  相似文献   

19.
从健康山羊胃肠道内容物及黏膜中分离到14株疑似乳酸菌菌株,通过对疑似菌株的进一步革兰染色镜检形态和染色特性观察以及16SrRNA序列扩增测序分析,证实所分离的14株疑似乳酸菌中,肠膜明串珠菌2株,弯曲乳杆菌1株,牛链球菌1株,马蹄链球菌1株,解没食子酸链球菌3株,魏斯氏菌3株,肠球菌2株,格氏乳球菌1株。该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山羊胃肠道乳酸菌的菌群种类及山羊益生菌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0.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即羊支原体性肺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是多种支原体,可感染山羊和绵羊,病畜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肺炎等,该病具有强传播性,发病率、死亡率高等特点[1]。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传染病之一,随着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染性胸膜肺炎日趋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学特征1.1病原体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体有多种,包括感染山羊的山羊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