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彩色棉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导入新疆彩色棉3个品种(系),经过标记基因阳性试验和病圃生物学检测 ,得到初步的筛选结果.  相似文献   

2.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辣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辣椒的抗真菌种质资源,运用RT-PCR技术扩增出GAFP的cDNA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AFP,并导入遵椒1号辣椒。转化后再生的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实GAFP基因已经整合到辣椒基因组中,得到了GAFP基因转化遵椒1号辣椒植株。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对来自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174份次材料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黄萎病圃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情考查分花铃期发病高峰时和拔棉秆时两次进行。花铃期病叶发病程度轻于拔秆时的剖秆调查结果。3年来共鉴定出高抗品种(系)8份次,占4.60%;抗病48份次,占27.59%;耐病57份次,占32.76%;感病61份次,占35.06%。鉴定结果表明,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两种土传病害,药剂防治难于有效.实践证明,选育抗病丰产品种是防治两种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对棉花新种质和新品系的抗黄萎病性鉴定 ,结果初步表明 :BD18、D1、攻 4 9、川 2 3 9和陕3 3 3 7表现为高抗 ,病指为 11 3~ 19 4 ,而中植 3 72、川 2 80 2和D6为中抗 (抗和耐 ) ,其余材料均为感病。针对长江中游棉区黄萎病发生为害常受夏季 ( 7~ 8月 )高温 (旬温超过 2 8℃ )的影响而出现隐症现象 ,采用了纸营养钵撕底伤根 ,并用定量菌液 ( 2× 10 7个孢子 /ml)蘸根的抗黄萎病性人工病圃鉴定方法 ,使黄萎病发病提前至苗期 ,并保证夏季高温来临之前达到发病高峰 ,获得各品种 (系 )的抗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棉花抗枯、黄萎病研究进展及其抗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抗枯、黄萎病种质资源材料、棉花新品种(系)、不同熟性品种和品种地区差异、抗虫棉及育种上的抗病鉴定工作研究进展。在抗病鉴定方法上,棉苗期可用人工病圃法、营养钵法、病菌毒素法,棉成株期宜用人工病圃法。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6 h的油葵自交系6B6的子叶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AFP基因导入该自交系。通过对其遗传转化主要因素的研究,发现将外植体在OD600=0.7的农杆菌中浸泡10~15 min后,在含有AS 100μmol/L、pH 5.4的预培养培养基上22±1℃暗培养2 d,遗传转化率高。研究建立了油葵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4株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研究为通过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方法防治油葵菌核病提供了1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无籽西瓜苗期抗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胚根接种法和浸根接种法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幼苗进行了枯萎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均为无籽西瓜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有效方法,并确定了胚根接种的适宜孢子浓度为5×105个/ml,接种时间30min;浸根接种的适宜孢子浓度为1×106个/ml,时间8~10min。同时查明了7个参试无籽西瓜的抗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经过 8 0 %饱和度硫酸铵沉淀、几丁质亲和层析和SephadexG 75的凝胶过滤层析 3个步骤 ,从银杏(GinkgoBilobaL )的叶片中纯化获得 1个抗真菌蛋白 ,把它命名为GAFP 1。以SDS PAGE胶为基础进行电泳分析 ,GAFP 1的分子量约为 30kD。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 ,1mlGAFP 1的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残基较其它氨基酸残基多。抑菌分析表明 :1μg或 2 μg的GAFP 1能够抑制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炭疽病菌菌丝的生长 ,但对水稻稻瘟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没有抑制效果。GAFP 1的N 端 10个氨基酸残基为Asp Pro Gly Cys Asn Val Leu Glu Asp Ile ,以这 10个氨基酸残基为基础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 ,它与蛋白质数据库中已知的蛋白质没有同源性 ,表明GAFP 1可能是 1个新的抗真菌蛋白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棉花落叶型黄萎病田进行了多年的品种抗病性鉴定与利用研究,1998~1999年共鉴定了8个品种(系),鉴定出川243、川2802、中植DB18-9三个品种(系)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和丰产性,示范了川243、川2802两个品种,显著提高了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黄萎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物学特性,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平极对峙培养法,定期观察和显微镜法.[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对温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营养条件与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需要一致;棉花枯萎病菌培养至第7 d时,抑菌效果为88.8;,棉花黄萎病菌菌丝培养至20 d时,抑菌效果为86.5;;该菌对枯黄萎病菌具有明显的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作用,可以溶解致菌菌丝和导致菌丝畸形.[结论]该菌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新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10月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枯、黄萎病圃对供试的10个新疆长绒棉品种(系)进行了抗枯、黄萎病鉴定,供试品种在苗期、花蕾期、吐絮期和剖秆检查的结果来看,在抗枯萎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对枯萎病免疫及高抗材料,其中耐病材料有1个,感病材料有8个,特别高感的材料有1个;在抗黄萎病鉴定中,也没发现对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其中高抗材料有8个,抗病材料有2个.  相似文献   

13.
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疆生产上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的棉花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对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南、北部棉区的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及常规区试的120份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发现,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较少,主要以耐黄萎病和感黄萎病品种为主.只鉴定出一个抗黄萎病品种01 -2,其病情指数较高为20.0,达到抗病与耐病的临界值.耐黄萎病品种较多占到44.2;,包括81-3等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结论]目前新疆棉花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缺乏抗黄萎病品种,亟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4.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枯、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对棉枯、黄萎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品种的抗病性在逐年提高。2001~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66个新品种中,抗病性指标达到四川省品种审定标准(抗枯、耐黄)的有3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7.6%。其中,抗枯、抗黄的双抗品种有川99-1890,02-9,02-140,00-160,川99-1892,01-243,2K-Y2和SG-39共8个。通过鉴定,推荐的4个抗病品种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优化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评价,研究陆地棉种质资源对枯萎病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7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础抗源。【方法】以265份陆地棉为材料,利用伤根灌菌液法于室内进行棉花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以新疆材料军棉1号为感病对照品种,调查记录病级,以相对病情指数作为评价抗性类型指标。【结果】无免疫(I)枯萎病的品种(系),具有高抗(HR)特性的品种(系)5份,抗病(R)特性的品种(系)78份、耐病(T)特性的品种(系)130份、感病(S)特性的品种(系)材料52份,占枯萎病抗性鉴定品种(系)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9%、29.4%、49.1%和19.6%。【结论】耐枯萎病的品种(系)最多,具抗病性品种(系)次之。  相似文献   

16.
新疆陆地棉品种抗枯、黄萎病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供试的20个新疆陆地棉品种在苗期、花蕾期、吐絮期和剖杆检查进行抗枯、黄萎病的鉴定。结果显示,在抗枯萎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对枯萎病免疫及高抗品种,其中抗病品种有1个,耐病品种有2个,感病品种有11个,特别高感的品种有6个;在非落叶型病圃抗黄萎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对黄萎病免疫材料,高抗品种有1个,抗病品种3个,耐病品种7个,特别高感的品种有9个;而在落叶型病圃鉴定中,也没有发现对黄萎病免疫和抗病的品种,其中耐病品种有2个,感病品种有8个,高感品种10个。  相似文献   

17.
黄萎病是棉花生长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高。选育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是克服这一难题最为经济、高效、环保的策略。植物抗病性遗传解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为了加快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程亟需开展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本研究归纳了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规律、抗性QTL定位和抗病基因挖掘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于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还远不能满足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材料选择、遗传群体构建和定位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规律.[方法]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7份棉花品种按4×3两级分法配制F1组合12个,以108-夫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在自然病圃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抗病杂交组合选配以海陆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相对病指广义遗传力为97.39;,狭义遗传力为52.17;.黄萎病抗性与蕾铃脱落具有显著负相关.[结论]黄萎病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但是同时具有较高的显性效应.  相似文献   

19.
RAPD技术在彩棉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5份棉花材料(彩棉21份,白棉24份),利用改良的CTAB微量提取法从无菌幼苗中提取总DNA,进行RAPD扩增,以发现供试彩棉材料的特征谱带.研究表明,已筛选出RAPD随机引物S2032可使新彩棉4号品种引起特异性扩增,该随机引物扩增效果稳定、清晰,对45份材料进行RAPD电泳图谱分析,各材料间图谱差异明显,易于将新彩棉4号品种从45份材料中区分开.结果证明RAPD技术应用于彩色棉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是可行的,并奠定利用RAPD技术对彩色棉品种进行鉴定和种子纯度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