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动物进行亲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亲子鉴定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四种:标准抗血清法、多价抗血清法、电泳区分蛋白型法、DNA指纹法。以微卫星为基础的多态性记是近来发展最快的一类新型DNA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杂合度高,多态性好等优点,在物种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以及育种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来特别是在法医学领域中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被认为是准确性最好的一种检测技术。主要介绍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动物进行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研究进展,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犬的遗传标记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分子标记在犬遗传多样性评估、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疾病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犬的遗传标记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分子标记在犬遗传多样性评估、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疾病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微卫星DNA因具有长度多态性这一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个体的亲子鉴定。作者概述了微卫星DNA在牛亲子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扩散是动物生活史中的重要行为之一,影响个体的存活、繁殖、生长以及种群数量动态、分布和遗传结构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为研究小型啮齿动物扩散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微卫星标记、DNA指纹技术、线粒体D-loop序列在部分地下啮齿类动物扩散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同时对利用微卫星技术对我国独有的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开展扩散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孙伟 《猪业科学》2001,18(1):36-38
DNA指纹技术的实质、分析方法、特点及其在个体(品种、品系)识别与血缘关系鉴定、种群内遗传地度与遗传距离的测算、进行群体聚类分析、预测杂交优势等方面的应用,并对DNA指纹技术的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DNA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小卫星与微卫星指纹技术,RAPD,AFLP,DNA芯片生物技术等的原理,及其在实际运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对水产动物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水产动物优良品种的选育、亲缘关系和品系家系的鉴定、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大规模疾病防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RFLP,RAPD,AFLP和微卫星DNA等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为水产...  相似文献   

9.
AFLP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LP技术是一种建立在PCR技术和RFLP技术基础之上的新的DNA指纹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目前在动物遗传中广泛使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DNA指纹、AFLP、SSR、mtDNA、SNP和EST标记,本文综述了这些DNA分子标记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家禽中的应用情况.随着分子标记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更为有效和便捷的分子标记技术将应用于家禽遗传育种的应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DNA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昌青  杨兵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2):143-146
核酸疫苗作为第3代新型疫苗,其制作简单、经济安全、易于贮存运输等优点已日益引起广泛重视。复制型或称“自杀性”DNA 疫苗是基于常规的DNA疫苗和自主复制型RNA疫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具备高度的安全稳定性和对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作者简述了常规DNA疫苗的发展过程和复制型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一种高效、快捷的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采集24份新鲜西藏绵羊血液样本,选用6种市售商业化试剂盒(LifeFeng柱式试剂盒DK601和非柱式试剂盒DK602,康为世纪非柱式试剂盒CW0544和柱式试剂盒CW0546,上海生工非柱式试剂盒SK8224和柱式试剂盒SK8254),比较所提DNA的浓度、纯度、得率以及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进行巢式PCR扩增,综合评价不同试剂盒DNA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应用LifeFeng柱式试剂盒DK601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均最高,得率较高,分别达到75.63 ng/μL、1.894(OD260/OD280)、18.91 ng/μL;且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条带清晰度最优.因此,LifeFeng DK601可作为提取绵羊血液基因组DNA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病原鉴定的首选试剂盒.  相似文献   

13.
家蚕胚胎期单卵基因组DNA的快速抽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用磁珠法抽提家蚕单粒蚕卯基因组DNA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从催青24h后到收蚁前一天的单卵中所提取的DNA断裂少、纯度高,能够满足特异性引物或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的需要。每粒卯可获得100ng以上的DNA,能够进行多次重复检测,完全能够满足蚕种鉴定及纯度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生物标记物在DNA氧化损伤及辐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标记物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群与 细胞生长增殖有关的标记物。随着分子生物 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标记物的研 究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环 境医学界的共同关注。关于自由基攻击 DNA所引起氧化损伤,以及电离辐射造成的 DNA辐射损伤所诱发的一些生物学后果,存 在着由于DNA结构微小,直接检测过于复杂 和困难的问题,而利用生物标记物进行DNA 损伤修复检测是最灵敏可行的方法,也是危 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因此,文章就DNA氧 化损伤、辐射损伤以及生物标记物在DNA氧 化损伤与辐射损伤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 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一种对近交系大鼠遗传物质进行精确可靠、快速简便的监测方法,利用DNA指纹技术对国内6个品系8个近交系大鼠群体进行了DNA多态性的分析,并与PCR扩增微卫星DNA技术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显示(1)不同品系之间DNA指纹图差异较大,同一群体不同个体间DNA指纹图带的相似系数和共有带率除SHR(哈)和WKY(哈)小于0.7外,其他均大于0.9.不同地区同一SHR间和WKY间DNA指纹图也存在差异,相同DNA不同次制作的DNA指纹图谱基本一致.(2)不同品系个体间微卫星DNA具有显著多态性;同一群体不同个体之间除SHR(哈)的SMST位点和WKY(哈)的AGT位点出现一定的差异外,其他均没有差异.DNA指纹图能更精确可靠地反映出动物个体间的遗传背景,而微卫星DNA遗传监测方法比较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6.
DNA甲基化修饰是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调控基因转录、染色体结构稳定、基因印迹、X染色体失活等方面发挥作用。尽管DNA甲基化是一种稳定的修饰,但其在个体发育进程中是动态变化的。目前,人们对早期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修饰研究还不全面,随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的进步,其在早期胚胎中的功能也逐渐揭示。作者主要论述了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发现及其调控作用和DNA甲基化在早期胚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PCR缓冲液、MgCl2溶液和蛋白酶K为裂解提取液,建立了一种从山羊绒毛干中快速提取DNA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从山羊绒毛干中提取出线粒体DNA和核DNA,而且能够有效地进行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组基因的PCR扩增,为拓展羊绒样品在个体识别、遗传资源评价、分子进化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猪精子载体法技术参数,利用荧光定量PCR、荧光显微镜检测和精液常规检测方法,分析不同DNA转染剂、不同孵育温度和不同形态DNA对猪精子转染外源DNA的影响。结果表明,PEI和TransFast转染剂能极显著提高猪精子转染效果,且PEI优于TransFast,而NanoFect转染剂包裹DNA不能转染精子。随着转染温度的升高,精子的活力和活率均明显下降,而转染率和内化外源DNA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吸附外源DNA量呈下降趋势。环状DNA和线性化DNA在与精子共孵育后,两者的精子活力、活率、转染率和内化外源DNA量差异均不显著,精子吸附线性化DNA量极显著高于环状DNA量。综合分析表明,外源DNA形态对猪精子转染效果无显著影响;PEI和TransFast能够显著提高猪精子转染效果;共孵育温度以17℃为最佳,本结果为开展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猪研究提供了基础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取东北虎毛发DNA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东北虎毛发DNA的水煮抽提法,并将传统的酚仿抽提法和水煮法进行比较。水煮法即通过对细胞的煮沸和冷却,使细胞破裂、蛋白质变性,从而获得用于PCR扩增的模板DNA。通过测定OD值并计算浓度和纯度,同时进行琼脂糖电泳检测、PCR扩增和PAGE电泳检测,分析2种方法提取东北虎毛发DNA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水煮法提取东北虎毛发中DNA是一种快捷、简便、经济、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Dogs have a similar incidence of spontaneous cancers as people, and a noninvasive test to monitor disease status in dogs would be of great value. Humans with cancer often have increased levels of cell‐free circulating DNA in their plasma, which has shown promise for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detection of residual disease. We hypothesized that dogs with cancer have increased circulating DNA compared with healthy dogs or dogs with non‐neoplastic diseases. Plasma DNA was measured in 40 healthy dogs, 20 dogs with non‐neoplastic diseases and 80 dogs with cancer. The reference interval for plasma DNA in healthy dogs was 1–15 ng mL?1. Dogs with lymphoma and lymphoid leukaemia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range: 0–91 ng mL?1, P < 0.0001). Antigen receptor rearrangement assays suggest that plasma DNA had the same clonality as the primary lymphoid tumours. Dogs with lymphoid neoplasia and plasma DNA >25 ng mL?1 had shorter remission times than those with < 25 ng mL?1 (P= 0.0116). In contrast to humans, where increased plasma DNA is seen in many diseases, dogs with nonlymphoid malignancies and non‐neoplastic diseases had plasma DNA concentrations similar to healthy dogs. This study shows that a portion of dogs with lymphoid neoplasia have increased tumour‐derived plasma DNA, which serves as a negative prognostic indica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