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消毒是首要环节,选用不同的消毒剂对外植体消毒,除需考虑消毒效果外,还需考虑消毒剂对环境的影响。影响植物外植体消毒关键因素包括消毒剂的种类和消毒时间。为提高凤梨和油梨的繁殖率提供参考依据,用凤梨裔芽和油梨茎段作为外植体,设置不同消毒剂和处理时间,比较分析外植体的污染率和成活率,以探明不同种类消毒剂处理对凤梨和油梨的外植体消毒效果。结果表明:使用0.1%HgCl2对凤梨和油梨的外植体消毒,适合的处理时间均为10 min,其污染率较低分别为19%、62%,而成活率均为57%。使用5%NaClO对凤梨和油梨的外植体消毒,随着消毒时间延长,凤梨污染率明显下降且外植体成活率高于油梨外植体。合适的处理时间均为16 min,凤梨污染率为57%、成活率为67%,油梨污染率为71%、成活率为48%,外植体消毒效果较好,且受影响较轻。由于凤梨外植体受NaClO影响较小,因此凤梨外植体应选择对环境危害较小的NaClO作为消毒剂。油梨受NaClO影响较大,成活率较低,因此油梨外植体可选择HgCl2作为消毒剂。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原因,结合外植体消毒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如何控制由外植体引发污染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和消毒剂,采用联合消毒方法,对外植体初代培养中内源污染的控制效果比较明显。另外,对于难消毒的外植体,配合使用抗生素能有效地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3.
梅花品种‘淡丰后’茎段开放式启动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放式组织培养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发展中,受到了重视。该文作者对梅花品种‘淡丰后’进行了启动培养的初步研究。通过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的对比实验,得出‘淡丰后’以当年生嫩枝作外植体,MS培养基优于WPM培养基;IBA较NAA更能促进芽的萌发;6-BA浓度为2·0mg/L较4·0mg/L更能促进芽的萌发,最终筛选出‘淡丰后’带腋芽嫩茎段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2·0mg/L+IBA0·5mg/L,并对外植体消毒时间和叶片去留对污染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次氯酸消毒种蛋的效果,试验选用7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比相同消毒时间(10min)的消毒效果。结果显示,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mL/L,优于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消毒剂;10~50mL/L浓度的次氯酸消毒种蛋可使种蛋表面大肠埃希菌的杀灭效果达到97%~99%;使用10mL/L的次氯酸喷淋消毒整车种蛋,与戊二醛喷淋同机孵化的同源同龄种蛋相比,次氯酸喷淋组种蛋受精率提高、孵化中止率降低。可见,次氯酸可以替代醛类等其他消毒剂进行种蛋消毒,并能提高种蛋利用率和孵化成绩。  相似文献   

5.
<正>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试材的消毒是第一步.目前,常使用的消毒剂中主要是升汞,漂白粉和次氯酸钠等。这些消毒剂中除毒性较大的汞离子可以灭菌外,主要靠较高浓度的氯离子灭菌。虽然灭菌效果好,但也难免有药害,特别是对氯离子十分敏感的植物试材更为明显。而且,使用这些消毒剂时还会使人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在试验中,改用碱酒精燃烧消毒法,不仅可以避免上述弊病,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还能节约大量的无菌水和无菌器皿。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消毒方法可节省大量时间.若对每一试材消毒时间按5秒钟计算,  相似文献   

6.
过氧乙酸常用消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哲 《中国农资》2003,(3):40-40
<正> 过氧乙酸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高效消毒剂,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因其消毒安全、方便,目前过氧乙酸被广泛使用,成为抢手消毒剂。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对人体皮肤黏膜和眼睛有一定刺激性,因此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对天门冬茎段消毒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出适合天门冬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剂和最佳消毒方案。结果表明,选取天门冬的嫩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消毒的最佳方案是用0.1%NaClO消毒15 min,消毒成功率达到76.20%。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本地种的蕙兰种子和春兰新芽为外植体,以75%乙醇、0.1%升汞、10%次氯酸钠为消毒剂设计了6个消毒方案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蕙兰种子组织培养时采用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8min的效果较佳,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5 min对春兰新芽组培灭菌效果较好;同时,升汞的消毒效果总体优于次氯酸钠,但需要掌握消毒时间,以免过度处理给外植体造成伤害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小叶朴组织培养初代无菌体系。[方法]通过对不同消毒剂及消毒时间的对比,筛选出能够有效控制小叶朴初代培养的污染率,且不抑制小叶朴茎段萌发的消毒处理。[结果]小叶朴茎段经70%乙醇消毒30 s 2次,再用氯化汞消毒6 min所得茎段污染率低,萌发率高。对于后期出现的真菌污染采用多菌灵作为消毒剂和添加剂,用200 mg/L多菌灵浸泡外植体60 min能有效地控制污染,且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在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多菌灵也能抑制真菌污染,且效果优于多菌灵浸泡处理。[结论]建立了小叶朴组织培养无菌体系,为小叶朴组培苗的增殖和生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台湾青枣组织培养的消毒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确立台湾青枣组织培养的消毒方法 ,研究了多菌灵、酒精、升汞和吐温 2 0这 4种消毒剂对台湾青枣组织培养的消毒效果和对其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前 5d喷 6 0 0倍液多菌灵 ,能明显减少污染率 ;经 30s75 %酒精消毒后 ,再用 0 1%升汞加 3~ 5滴吐温 2 0消毒 5min ,既能减少污染 ,又能促进外植体愈伤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防止无花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无花果幼树顶芽为试材,研究了2种外植体类型、4种消毒方法、同一种消毒剂的不同消毒时间、5种激素组合和3种防褐化剂对无花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与刚长出幼叶的项芽相比,未发芽的顶芽适宜作防褐化外植体;先将外植体用1000mg/L维生素C溶液浸泡30min,再用浓度0.1%升汞消毒为最佳消毒方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外植体用浓度10%次氯酸钠消毒时间越长防褐化效果越好;防褐化的最佳激素搭配为6-BA和NAA;3种防褐化荆中以1500mg/L维生素C的抗褐化效果最明显。[结论]选用未分化的顶芽为外植体,浓度0.1%的升汞为消毒剂,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6-BA1.0mg/L和NAA0.1mg/L进行组织培养。防止外植体褐化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搞好清洁卫生,严把消毒关 对鸭舍、运动场、泳池、运输工具的全面彻底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最有效方法。鸭舍消毒前,先要进行彻底清扫。如打扫禽舍,洗刷饲槽、水槽,将垫草、垃圾、剩料和粪便等清理出去,然后将所有的饲养设备及墙壁进行清洗、消毒。消毒的效果取决于消毒剂的浓度、温度、作用时间,因此消毒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红花木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剂、不同消毒时间及不同外植体对红花木莲组织培养外植体的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浸30s后,以0.1%Hg Cl2消毒10min,消毒效果最好;腋芽是组织培养的良好材料。研究结果为红花木莲组培快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消毒剂和激素对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江西龙南九莲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金线莲带腋芽的茎段为材料,研究浓度0.1%升汞、浓度2%次氯酸钠、浓度10%次氯酸钙和饱和漂白粉溶液等不同消毒剂在不同处理时间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对外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以酒精消毒30s后再用浓度0.1%升汞处理16min的消毒效果最好,其污染率只有10%,存活率高达82%;最适合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诱导的培养基为MS+2.0mg/L6-BA+0.1mS/LNAA,诱导率高达98%。[结论]消毒剂和激素对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的诱导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外植体消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消毒剂组合、消毒时间及热水处理对优良番木瓜成龄株芽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番木瓜外植体采用75%酒精—15%次氯酸钠—0.1%升汞消毒剂组合,且0.1%升汞消毒时间为17 min时,消毒效果最好。在使用消毒剂前,采用热水处理番木瓜外植体,可以降低污染率。  相似文献   

16.
以蜈蚣兰茎段为外植体,以0.1%HgCl2溶液为外植体表面消毒剂,通过6,8,10和12 min等4个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处理比较,研究对外植体污染率、死亡率和侧芽诱导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消毒时间。结果表明,0.1%HgCl2溶液外植体表面消毒10 min效果最好,依此建立蜈蚣兰无菌繁殖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滇重楼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种类、不同消毒剂及不同消毒时间对其组织培养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年生滇重楼根状茎的顶芽和第一节间、成熟种子自然发芽的带柄叶片作为外植体时,二年生滇重楼根状茎的第一节间为滇重楼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以滇重楼二年生根状茎的第一节间为外植体,以2%次氯酸钠、0.1%升汞和0.5%新洁尔灭为消毒剂分别处理8 min、10 min、15 min、20 min时,以0.1%升汞处理外植体8 min,污染率最低,诱导率最高,在综合考虑外植体启动培养和丛生芽形成时间,以及外植体褐化情况、丛生芽多少和长势时,以0.5%新洁尔灭处理外植体15 min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外植体污染一直是植物组织过程中极难解决的问题,外植体的灭菌效果直接关系着植物组织培养能否成功启动。本文通过研究近几年报道的植物组织培养成功案例,发现在干旱季节或连续的晴朗天气时采取外植体,污染率最低;外植体在进行表面灭菌之前先进行冲洗、黄化、热水浴等处理,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污染率;外植体的表面消毒可以使用氯化汞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当外植体有严重的内生菌时,则可以使用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抑制;此外,纳米材料也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物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麻疯树的大量需求,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麻疯树组培苗的再生体系,以麻疯树叶片或叶柄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不同消毒时间,研究了麻疯树外植体的消毒以及激素IBA、NAA、6-BA在麻疯树愈伤组织形成中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NaClO的消毒效果比HgCl2好,用2%NaClO浸泡外植体20 min为最佳;而NAA比IBA更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较低浓度生长素更适合麻疯树愈伤组织的诱导。麻疯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1 mg/L+6-BA 1.0 mg/L。  相似文献   

20.
以广山药块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消毒剂、消毒浓度、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消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培养条件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0.1%Hg Cl212 min的消毒条件处理山药地下块茎的效果较好;8 mg/L 2,4-D+0.5 mg/L 6-BA和5 mg/L 2,4-D+0.4 mg/L 6-BA,诱导广山药块茎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采用1/2 MS+1 mg/L NAA+1 mg/L IBA的培养基对于广山药再生苗的生根效果最好,主根明显,出现更多的不定根和毛状根;添加1 g/L活性炭对于广山药块茎褐化的防治效果明显;黑暗培养能更好地诱导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