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原因及症状 该并发症是因鳖相互撕咬及摩擦受伤后 ,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临床症状 :鳖爬上晒台后对惊扰反应迟钝 ;有甲鱼浮于水面死亡 ;病甲鱼体表糜烂 ,主要是背壳、硬部及其两侧以及裙边 ;有的脚爪经手一抹就脱落 ;在头的两侧有成片的白斑 (米黄色 ) ,呈疮痂状。经解剖 :肝呈灰褐色、肺成深褐色 ,脾肿大且变紫。二、治疗方法 将病甲鱼浸洗、注射药物后 ,再涂抹药物 ,并转入新池饲养。1 浸洗。即将病甲鱼捞上后进行药物浸浴 ,以杀灭引起疾病的体表细菌。将病甲鱼放入 0 0 0 0 0 3的痢特灵泻药中浸浴 40分钟 ,直至米黄色斑疮痂…  相似文献   

2.
蛇的腐皮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现将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1.改善饲养环境。夏天通风换气,洒水降温,使温度控制在22~30℃,湿度70%~80%。 2.控制好饲养密度。比原来饲养密度缩小50%,如原来每个蛇箱放养1~6条的应减少为1~3条,如是野外圈养的每平方米由原来的1~4条减为1~2条,同时应缩小每一个蛇窝的空间,减少蛇窝中蛇居密度。  相似文献   

3.
鳖腐皮病属细菌性疾病。病初,鳖的四肢、颈部、尾部及裙边皮肤腐烂坏死,严重者四肢、背甲、腹甲溃烂、爪脱落。治疗办法:可采用链霉素腹腔肌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注射20万单位,注射部位在背、甲  相似文献   

4.
刘骏  霍以群  王云 《中国动物检疫》1994,(3):43-43,12
腐皮病又叫打印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疾病。笔者实验室水族缸饲养的30条金龟80%发生此病,通过临床症状、染色镜检、分离培苦生化试验、回归复制等手段进行确诊,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灶主要在背鳍两侧,其次是腹部两侧。急部先出现圆形红斑,随后表皮腐烂,鳞片脱落,腐烂的表皮也崩溃脱落,露出白色真皮。病灶周围鳞片疏松并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在整个病程中长期出现皮肤腐烂,以后病灶逐渐扩大并加深,个别金鱼死亡。2染色约格挑取病灶组织作革兰氏染色,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均匀的短杆菌,两端圆形,…  相似文献   

5.
大鲵腐皮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又名娃娃鱼 ,是我国濒临灭绝的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动物。不少地方已在渔政部门的许可下 ,开始娃娃鱼的养殖。目前 ,已发生多起娃娃鱼腐皮病病例 ,需特别引起注意。1 症状 病鲵体表粘液脱落 ,身体上有许多呈油菜籽或绿豆大小的白色小点和白斑。随着病情的发展 ,白色斑点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 ,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 ,尤以四肢严重。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患腐皮病的大鲵 ,食欲减退甚至废绝 ,严重时引起死亡。剖检死鲵 ,肝脏肿大 ,呈现紫红色 ,胃、肠道充血 ,胆囊大、呈绿色 ,心脏色泽变淡 ,肺紫红色。2 预防 大鲵从异地运入时 ,操作…  相似文献   

6.
从患腐皮病黄鳝的病灶处分离菌株,在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基础上,采取内服交沙霉素与外用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CIO2)相结合的方法,对患病黄鳝进行了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以25.0mg/kg的交沙霉素拌饵口服,每天1次,连喂5d,同时采用0.12mg/L的CIO2溶液全池泼洒,间隔1天1次,连续泼洒3次。这种内外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黄鳝的腐皮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到了70.09/6以上。  相似文献   

7.
甲鱼穿孔病以其不当的人为生态性状及其治疗上的失控已导致近几年全国性蔓延之势。并发生过好几处大、中型养殖场覆灭性惨重损失。大部分养殖场都为此而叫苦不迭,且无可奈何;被称之为甲鱼的癌症。该病症的大规模突发性特征,使不少专家们认为穿孔病与地球气候性环境污染有关,或认为全球气候异变的某些因素与穿孔病的传染因素发生了契合等等。早在人们对穿孔病的病因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之前,湖北省当阳市实用技术研究所就立项对该病的病因、病理进行了专题研究。该所的亚洲两栖动物研究学会、专家试验室的总工程师周天元先后将湖南、江苏…  相似文献   

8.
正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现存数量非常稀少,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2016年泰州市某鳄鱼馆人工饲养的扬子鳄有几只陆续发病,其中一只鳄鱼病情严重,最终死亡。笔者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了检查,诊断为腐皮病,并制定了防治方案,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6年泰州市某鳄鱼馆有几只扬子鳄四肢爪部出现腐  相似文献   

9.
长薄鳅腐皮病致病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腐皮病的长薄鳅鱼体中分离到M-01,M-02两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均对健康长薄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出现与自然患病长薄鳅相同症状,由此证实这两菌株是长薄鳅腐皮病致病菌。试验测得M-01,M-02菌株对泥鳅的LD50分别是1.83×10^-5个菌/ml和5.92×10^5个菌/ml。据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特点,初步鉴定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d sobria)。药敏试验表明以上两株细菌对很多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腐皮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苏省吴县、吴江等地区养殖的患“腐皮病”的中华鳖的病原进行了分离,从病鳖的肝脏分离得菌株B-1,用菌株B-1进行人工感染,100%的鳖患病,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对B-1株进行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及致病因子检测,证明该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简方治疗鱼疖疮病鱼疖疮病是由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发生于2~3月龄的青鱼,草鱼、鲤鱼中偶有发生。鱼患此病后,肌肉组织出现类似人的溃疡脓疮,脓疮内充满浓汁,其周围皮肤和肌肉发炎、充血,手摸有浮肿感觉;严重者肠道充血,鱼鳍基部亦...  相似文献   

12.
13.
<正>摩根氏菌为肠杆菌科摩根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由Morgan于1906年发现,是一种腐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源、土壤及人和其他动物的粪便中,特别是动物蛋白腐烂的地方。摩根氏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感染多种养殖动物并致病,引起感染动物肺脏淤血、脓肿,肾脏出血等内脏器官的病变及体表皮肤、肌肉的溃烂等症状。我国已从多种患病动物中分离到该菌,如中华鳖[1]、袋鼠[2]、海狸鼠[3]、锦鲤[4]、大鲵[5]等;此外,摩根氏菌亦可感染人,  相似文献   

14.
牛蛙腐皮病是危害牛蛙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笔者养蛙时发现,牛蛙腐皮病有两种,即营养性腐皮病和创伤性腐皮病。两种腐皮病由于主要症状相同,极易被混淆,造成错误的诊断和施药。笔者根据亲身诊治的经验,将两种腐皮病的相同症状及各自的其它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供大家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眼镜蛇腐皮病的致病菌,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腐皮病眼镜蛇皮肤溃烂处挑取少许内容物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兔血平板、SS琼脂平板及真菌培养基上,继而选取优势菌落进行分离、纯培养。结果表明:得到9种细菌,没有发现真菌。根据细菌形态、菌落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得出,这9种细菌分别为:黏质沙雷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克氏耶尔森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雷极普鲁威登斯菌1株、嗜麦芽假单胞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和腐生葡萄球菌3株。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氏耶尔森菌、雷极普鲁威登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致病性,黏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无致病性。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在15株致病菌中,除克氏耶尔森菌外,均对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不敏感,对庆大霉素高度敏感;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均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15株致病菌均对头孢类抗生素不同程度敏感;哌拉西林、氨曲南和卡那霉素对大部分菌有抑制作用。说明眼镜蛇腐皮病主要由致病性细菌引起,敏感药物治疗后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鲵腐皮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giant salamander),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eanus,也称娃娃鱼(鸣叫如婴儿啼哭),为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2008年4月份,四川省某大鲵养殖场发生腐皮病,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病大鲵体表黏液部分脱落,体表有绿豆大小的白色小点和白斑,特别在四肢分布最多.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直至暴露红色的肌肉.患病大鲵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现将大鲵腐皮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甲鱼红斑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康 《畜牧与兽医》1996,28(2):74-74
甲鱼红斑病的诊断吴康(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215151)红斑病是甲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几年,随着工厂化高密度养殖迅猛发展,该病呈扩展漫延的趋势。作者仅在苏州市初步调查发现,大多数甲鱼养殖场发生过该病,发病率10%~60%,个别场达到80%以上,严...  相似文献   

18.
鱼赤皮病又名出血性腐败病,对养鱼业造成一定危害,本文就该病的中西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1病原体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7微米~0.75微米x0.4微米~0.45微米,单个或成对排列,极端1~3根鞭毛,有动力,无芽孢,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  相似文献   

19.
猪癞皮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皮肤内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也称疥癣,5月龄以下的仔猪多发。 1临床表现 常由头部、眼圈、颊部和耳朵开始,严重的蔓延至腹部和四肢,剧痒,经常往墙角、柱栏等处摩擦,进而皮肤出现小结节,形成水疱或脓疱。破溃后结痂脱毛,皮肤粗厚出现皱褶或皲裂。病程延长、食欲不振、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0.
胡子鲶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玉林市某养殖场患腐皮病濒死胡子鲶的肝脏、心脏、腹水、病灶等处共分离到4株优势菌株(0907A、0907B、0907C和0907D)。据API 20NE的鉴定结果,4株菌株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均对胡子鲶有强的致病力,是胡子鲶腐皮病的病原菌。4株病原菌对44种药物中的头孢呋肟、氟苯尼考、菌必治、舒普深、盐酸沙拉沙星、多粘菌素B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14种药物都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阿莫西林和阿洛西林6种药物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