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能消毒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由于其经常受到气候差异的影响导致效果不稳定, 通常与其他措施结合以加强防治效果。种植前采用土壤熏蒸是土传病害的有效预防策略, 本研究通过监测土壤温度、理化性质、土传病原菌、草莓植株长势、产量和分析经济效益, 评价了不同浓度的土壤熏蒸剂棉隆和太阳能消毒联合处理对草莓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种植前棉隆熏蒸和太阳能消毒处理不仅能很好地控制土传病害, 其对镰刀菌属、疫霉属的抑制率分别为64.41%~84.75%、51.59%~86.94%, 而且显著提高了草莓的产量, 增产率为79.9%~99.4%;联合处理的成本较单独太阳能消毒处理仅增加约3.29%~13.17%, 但净收入增长率高达49.77%~66.28%。因此, 在草莓土传病害管理中, 土壤熏蒸与太阳能消毒处理相结合, 可以降低作物感染土传病害的风险, 保证作物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2.
豇豆立枯病和豇豆枯萎病是引起豇豆死株的两种较严重的土传病害。1990年从豇豆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种木霉(Trichoderma sp.),对豇豆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这种木霉用麦麸培养后加细土混合穴施,防治上述两种病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菌药合剂中杀菌剂对生防菌株E_(2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葡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tis)E_(26)菌株为主配制的生防菌剂中添加不同的杀菌剂,以复配后E_(26)的活菌数量为检测标准,初步确定最佳的菌-药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恶霉灵的E_(26)湿粉剂中,E_(26)活菌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添加恶霉灵的生防湿粉剂能够延长菌剂的室温有效储藏时间达5个月。结论:恶霉灵是抗根癌生防制剂——E_(26)菌剂的良好添加药剂。  相似文献   

4.
移栽灵等4种药剂对水稻立枯病防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德乾 《植物医生》2002,15(1):35-35
旱育秧是上杭县提高水稻单产主要措施之一 ,每年推广面积在1.30万hm2 以上。立枯病是旱育苗上危害严重的病害 ,多年来采用敌克松等进行苗床消毒和苗期施药预防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用量大、成本高、操作不便 ,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 ,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2001年引进新型内吸广谱杀菌剂20 %移栽灵等进行防效对比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及浓度20 %移栽灵乳油(稻恶乳油)1200倍 ;98 %恶霉灵可湿性粉剂(土菌灵、立枯灵)3000倍液 ;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氯溴异氰尿酸)1200倍液…  相似文献   

5.
大豆疫病卵孢子萌发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豆疫病PhytophthorasojaeKaufmann&Gerdemann作为典型的土传真菌病害,随病土远距离传播的卵孢子是病菌扩散的主要来源。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认为该病不能种传,周肇蕙和严进发现:通过人工接种大豆疫霉可以得到有卵孢子的病种子,认为该病可以种传[1~2],但种子中卵孢子的活性测定仍未解决。在大豆种子上产生卵孢子的大豆霜霉Peronosporamanshurica(Naoum)syd.ex.Gaum.与疫霉卵孢子形态很难区分,而卵孢子的萌发国内详细报道甚少,JimeneB等人曾报道过用土壤提取液…  相似文献   

6.
正生姜癞皮病(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茎基腐病是生姜生产上重要的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湖北省武陵山区生姜产区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土壤处理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化学熏蒸是土壤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目前生姜土传病害主要的防治方法~([1])。生产中常用氯化苦土壤熏蒸来防治生姜土传病害,但因氯化苦对施药器械和装备要求更高,推广存在困难,本试验选用98%棉隆微粒剂对生姜根结线虫和茎腐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  相似文献   

7.
瓜类枯萎病,茄子、番茄等黄萎病、枯萎病,姜瘟,各种蔬菜根结线虫病等多 种 土传病害,对蔬菜为害严重,一直是蔬菜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严重制约了菜农的经济效益 。对这些土传病害的防治尚缺乏安全、有效的药剂。本刊曾介绍的溴甲烷土壤重蒸剂,虽防 效好,但非长远发展使用的品种,且成本较高。本期刊出应用熏蒸剂氯化苦处理土壤防治蔬 菜土传病害的文章,介绍了应用大连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氯化苦处理土壤防治西瓜、甜 瓜枯萎病及姜瘟的方法和效果,供预防各种土传病害时参考。氯化苦是一种高毒熏蒸杀虫剂 ,其气体为三氯硝基甲烷,易挥发,但在蔬菜中无残毒,在充分散气后再定植,对蔬菜生长 无药害。日本等国早已应用于土壤熏蒸,防治蔬菜等作物的土传病害,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 广。大连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近年还与辽宁、山东等省有关单位协作,做了氯化苦防治各种蔬 菜土传病害的试验、示范,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但应当指出:使用氯化苦 熏蒸土壤防治各种蔬菜的土传病害,必须使用专用的施药器具,严格按施药要求操作,才能 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土壤厌氧消毒(anaerobic soil disinfestation,ASD)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非化学土壤消毒技术能有效防治真菌、细菌、线虫和杂草等引起的土传病害。该技术已在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并被证实可显著增加作物产量。ASD技术基本流程为向土壤中添加适量有机碳源、补充足够水分和用塑料薄膜覆膜密闭2~15周。ASD技术对土传病害防控的作用机理为有机碳源分解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对土传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土壤理化指标的改变(如pH降低、有机质增加等)能提升土壤质量,从而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土壤厌氧条件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改变,通过生物竞争和结构重建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降低土传病害发生风险。ASD技术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也因有机碳源类别、土壤理化性质及覆盖薄膜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优化ASD技术试验条件、深入探索ASD技术作用机理、挖掘更多有灭菌活性的挥发性物质或有益生防菌是未来ASD技术的研究重点。同时,ASD技术与其他土壤消毒技术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其防治效果,扩大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海洋细菌对辣椒疫霉和辣椒疫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目前在世界各辣椒种植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新型化合物苯并噻二唑甲酸三氟乙酯对土传病害的诱导抗病作用,本文研究了该化合物诱导仙客来对枯萎病的抗病效果。通过叶面喷施苯并噻二唑甲酸三氟乙酯可诱导仙客来对枯萎病的抗病效果,在仙客来移栽缓苗后7d叶面喷施该化合物,不同浓度对枯萎病的抗病效果不同,其中100mg.L-1的处理,在诱导后25、30和35d的抗病效果分别为82.90%、58.59%和64.17%;在仙客来成株枯萎病发病初期用该化合物诱导,抗病效果仍可达63.91%,显著高于噁霉灵处理(47.63%)。该研究将为寻求通过叶面喷雾施药防治园艺作物土传病害的新途径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土壤进行的三个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止土壤土传病害发生,使植株发病率明显降低,特别是种植玉米和秸秆的两个处理消灭了土传病害同时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了番茄的产量。不仅提高了番茄品质,果实亮丽、硬度好,更延长采摘期8~9d。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土传病害防治现状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传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连作,其次为线虫传播.在合理轮作和品种布局的基础上,栽培抗病品种是其防治根本,并可针对不同病害采取施用有机物,清除病残体、生物防治、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化学防治等措施来控制土传病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生防菌是植物病害防治中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在土传病害(包括多种真菌和细菌病害)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Pérez-Montaňo et al.,2014),其中有关木霉菌的报道较多(Hajieghrari et al.,2008;SchusterSchmoll,2010),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和里氏木霉T.ree-  相似文献   

14.
溴甲烷土壤熏蒸防治春季大棚黄瓜土传病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溴甲烷土壤熏蒸防治春季大棚黄瓜土传病害袁会珠齐淑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近年来,塑料大棚蔬菜发展很快,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菜篮子。但由于大棚温室的连年种植,土传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重,在一些地区黄瓜枯萎病、黄瓜根结线虫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绿色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在土传病害的防治中, 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同时保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而, 一些环境友好的防治技术受到重视。农业防治技术如抗性品种利用和嫁接、阻截传播、深翻、轮作和无土栽培; 生物防治技术如生物熏蒸、厌氧消毒、生物防治制剂等; 物理防治技术如太阳能消毒、火焰消毒、微波消毒、电消毒、射频消毒也在不断地创新;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依赖土壤熏蒸剂, 一些新型的环境友好的熏蒸剂如异硫氰酸烯丙酯、二甲基二硫、乙二腈、乙蒜素等也在不断发展。熏蒸剂新剂型、新的施药机械也在不断创新。土壤熏蒸剂在防治土传病害时, 也会对土壤中的微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 并正视不同防治技术中的不足。土传病害作为一类难以防治的病害, 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高传染性要求有高质量的种苗和高效的防治和阻隔技术, 土传病害的定量检测技术, 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与发病的关系、土壤微生态对发病的影响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防控土传病害时, 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防治投入以及塑料薄膜的污染均为面临的环境和经济学挑战。  相似文献   

16.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紫英  康艳萍  袁斌 《植物保护》2008,34(5):163-165
近年来在江西省宜春地区发现一种严重危害草莓的土传病害,经显微镜直接观察、病原菌分离培养观察、致病性测定及田间病害调查,鉴定该病害为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为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 C.J.Hickman),属于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该病发生是由于疫霉菌侵染所致。通过对宜春地区草莓种植园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为20%~40%,严重时达50%,平均每667m2减产30%~50%。  相似文献   

17.
恶霉灵是土壤杀真菌剂和植物生长促进剂。原药和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选择适宜的溶剂将样品进行溶解或萃取,用填充玻璃柱进行分离,加内标物校正,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定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林园艺作物土传病害发生和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传病害正日趋成为限制我国农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林植物土传病害加重的原因,概述了我国农林植物土传病害的发生状况,总结了土传病害发生和为害的特点,总结分析了现有各类土传病害防治措施的优点和弊端,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予加强的课题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乙酰水杨酸(ASA)分别与噻菌灵、三唑醇和 口 恶 霉灵3种杀菌剂拼接,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ASA-噻菌灵、ASA-三唑醇、ASA- 口 恶 霉灵的藕合物,并以未藕合的3种杀菌剂为对照,测定了3种藕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室内毒力;以水杨酸(SA)为对照,测定了ASA- 口 恶 霉灵藕合物对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与ASA藕合后,杀菌毒力与藕合前的相当,同时还具有类似SA诱导植物POD活性升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致病疫霉抗药性、交配型和适合度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离体条件下,我国马铃薯和番茄上62株致病疫霉中对甲霜灵和恶霜灵抗性菌株占11.29%,平均抗性水平15022倍和24733倍,未发现抗霜脲氰菌株和抗烯酰吗啉菌株。在活体条件下,比利时马铃薯上66株致病疫霉中对甲霜灵和恶霜灵抗性菌株占27.3%,河北省围场、崇礼马铃薯上217株中对甲霜灵和恶霜灵抗性菌株分别占29.0%和32.7%,河北省徐水番茄上88株中仅发现1株抗甲霜灵和恶霜灵。比利时马铃薯上的66株中4株为A2交配型,占6.1%,1株交配型为A1A2,抗甲霜灵。围场、崇礼马铃薯上的73株中6株为A2交配型,占8.2%,6株A2交配型中3株抗甲霜灵和恶霜灵。徐水番茄上的4 4株中3株A2交配型占6.8%。致病疫霉对甲霜灵和恶霜灵具有交互抗性,而2药与霜脲氰或烯酰吗啉之间无交互抗性关系。由于抗性菌株的产孢能力明显较高,田间抗甲霜灵和恶霜灵菌株明显比中间型菌株和敏感菌株的适合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