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广西大学,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实验室1997年组建,2000年被批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2002年被批准为“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4年5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委托广西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对培育基地建设执行情况的中期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1月 ,广西大学分子遗传研究所传来喜讯 :教育部批复该所“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实验室为第四批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这是广西高校首次获得的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目前聚集了一批生物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由广西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唐纪良教授担任 ,广西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陈保善博士为实验室主任。这是继 1 996年该研究室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业分子遗传重点开放实验室”称号后 ,分子遗传研究所的又一喜讯。分子遗传研究所是广西大学“2 1 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生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对广西报纸和期刊的管理,促进报刊业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全区报刊提高质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区新闻出版局、区科技厅联合于2005年月12月举办了“第五届广西优秀报刊评选活动”,共评选出3种优秀报刊荣誉奖、10种优秀报纸和50种优秀期刊。其中,广西大学主办的《广西农业生物科学》荣获“第五届广西‘十佳’自然科学期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荣获“第五届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第五届广西优秀自然科学期刊”。广西大学主办的《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等3个刊物在200…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冷冻法鉴定2个冬小麦品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实验室冷冻法研究模拟东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等地区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测定“Norstar”、“米罗诺夫808”2个冬小麦品种的生理生态抗寒性,1月份(隆冬季节)2个冬小麦品种的死亡率为50%时临界温度值(LT50)分别为-27.7℃和-26.3℃,死亡率专20%时临界温度值(LT20)分别为-26.2℃和-23.9℃。返青期2个冬小麦品种的死亡率为50%时临界温度值分别为-12.9℃和-11.7℃,死亡率为20%时临界温度值分别为-10.0℃和-8.9℃。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与农业》2008,(8):I0003-I0003
云南省高校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云南农业大学,于2007年9月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建立。实验室针对云南省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农作物生长具有较强的区域特性的现状,综合运用数据仓库、“3S”、系统建模、人工智能.多媒体虚拟,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农学理论与方法,对农业智能决策关键技术与应用系统.农业资源和生产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及网络化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韦巍 《计算机与农业》2008,(12):111-112
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负担,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本文主要介绍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开发模式(C/S模式,B/S模式,混合模式),详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列举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场所,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办好高校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归纳了高校实验室常见的污染类型、危害,并针对高校实验室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以人为本、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及"早发现早治理、谁污染谁担责"的科学原则,同时倡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绿色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广西八步区贺街镇利用试验示范,积极推广蔬菜避雨、避寒、避晒“三避”技术生产蔬菜.蔬菜外观漂亮品质好,产量高,提早上市,卖价高,667m2增产20%左右、增值500~1000元.蔬菜生产出现了一年无淡季的良好态势,成为珠三角名副其实的“后菜园”.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探索》2008,(5):26-26
时下,正是广西免耕马铃薯收获的季节。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有关专家组来到武鸣县双桥镇八桥村现场验收免耕马铃薯。经测产,免耕马铃薯平均单产达到2564kg/667m^2,超过全国马铃薯平均单产1.5倍以上。国内外著名马铃薯专家孙慧生称:“广西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创新了我国马铃薯栽培新模式,也是世界新模式,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这一新的栽培模式补充到《中国马铃薯栽培学》书中。”  相似文献   

10.
该学科主要由合金相图、合金相的晶体结构、贮氢合金及能源材料、稀土有色合金材料加工、纳米材料、材料计算机模拟与合金设计、材料微结构与性能、磁学与磁性材料等研究方向组成。学科现有教授 1 7人 ,副教授 1 1人。其中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1 2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人 ,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5人 ,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 6人 ,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中任职 5人 ,拥有 5个硕士学位点。“九五”期间 ,学科共承担科研课题 46项 ,总科研经费 490万元。其中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3项 ,教育部优秀教师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  相似文献   

11.
该学科主要由结构计算方法方面、工程结构方面、水工结构方面、岩土工程方面等研究方面组成。学科队伍现有 1 3 5人 ,其中教授 1 5人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 40人 ,博士生导师 6人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4人 ,具有硕士学位人员 2 8人 ,国家及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人员 6人 ,年轻教师入选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及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2人。现有 1个博士学位点 ,3个硕士学位点。“九五”期间 ,该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 1 80项 ,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项 ,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5项 ,长江三峡重点项目 4项 ,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  相似文献   

12.
庞丽  周兴  韦芦桂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1):237-244,251
[目的]探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三生”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为区域的协调发展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2009-2018年广西“三生”功能利用程度,并应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变化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结果]①2009-2018年广西“三生”功能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活功能变化最大且各地级市上升幅度不尽相同。②广西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耦合性指数缓慢增长,协调发展度分值分布不均,各地级市协调等级上升跨度不同。③广西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性空间分布呈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结论]广西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均有较大提升,各地级市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空间分异呈“东北、西南高,西北、东南低”的特征,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存在一定联系;广西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良性互动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明显呈西部向东部地区逐渐升高特征,各地级市之间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  相似文献   

13.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 :甘蔗良种栽培与繁殖 ,制糖工艺设备强化与糖品品质的改进、甘蔗糖及其衍生物深加工、甘蔗糖生产过程副产品综合利用及环保、糖及衍生物精密分析新技术及糖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78人 ,其中正高职称 1 2人 ,副高职称 37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8人 ,博士生导师3名 ,硕士生导师 2 1名 ,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 2人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3人。现有 1个博士学位点和 3个硕士学位点。“九五”期间 ,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 5 4项 ,课题总经费 5 83.9万元。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项 ,省部…  相似文献   

14.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重点学科建设 ,是一个以广西地方家畜品种的改良和遗传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中心 ,动物生殖生理的研究为基础 ,动物繁殖技术与动物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手段的战略发展项目。该学科由动物繁殖技术、动物生殖生理、动物遗传育种和动物疫病防治等研究方向组成。学科点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 3人 ,其中 ,正高职称 8人 ,副高职称 1 0人 ,博士学位获得者 7人 ,博士生导师 2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2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1人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1人。拥有 1个博士点和 1…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很快掀起了高校校园环境规划的热潮,出现了高校“改、扩、并、转”的趋势。随着这股热潮的掀起,有些高校盲目借用城市其它环境的规划形式(如公园规划,小游园规划等等)导致校园环境不伦不类;也有些高校校园脱离师生这一服务主体,一味追求豪华奢侈,浪费国家资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迫切要求学校校园环环建设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和科学研究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类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多,各种功能的实验室层出不穷。从实验室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企业内的实验室的污染问题一般属于企业的环保问题,易于被各级部门重视,企业在处理自身环保问题的同时,污染问题也得到相应的解决。而高校的各类实验室相对独立、分散,情况复杂,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的时空演变关系,旨在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法]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视角构建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2016—2020年时空分异特征与空间集聚效应。[结果](1) 2016—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综合韧性由0.265升至0.314,历经了“稳步发展—高速提升”演变阶段;生活韧性与乡村综合韧性两者时序变化紧密相连。(2)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空间特征差异显著,综合韧性形成了“西北低,中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子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3)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均呈正相关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各子系统形成不同的空间集聚区域,灵川县成为综合韧性高值极化“主区域”。[结论]根据“三生”视角可有效探索乡村韧性的时空特征,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韧性不断增强,但区域差异仍然明显,差异化推进乡村建设,协同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对于缩短乡村韧性的区域差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广西发展有机农业的几个问题。认为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应逐步吸纳并实施有机农业的思想和方法,走集约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同时建立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园区,生产品牌有机农产品,逐步发展我区的有机农业。  相似文献   

19.
<正>“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要场所,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地区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课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有责任和使命去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对农村地区和“三农”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较低,需要高校思政课尝试寻找一条路径来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需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潜移默化地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传授给学生。基于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探讨广西红壤果园土壤肥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果园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红壤果园土壤肥力发生退化,其中桂西退化最严重。主要表现在果园土壤普遍酸化,呈酸性和强酸性果园占调查果园的81%;土壤有机质普遍下降,降幅最大是桂西,下降了51.46%。防止果园土壤退化,成为广西水果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