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2年发现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以来,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光敏核不育基因已初步定位;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已基本建立;以农垦58s为光敏不育基因供体已育成多种类型的光过核不育系;两系杂交稻组合已在部份地区示范、推广。同三是杂交稻相比,两系杂交稻 相似文献
2.
3.
4.
1现状
1.1选育、引进、筛选一批适合广西各稻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组合
我区两系杂交水稻于1995年起采用自选和引进相结合,多点试种筛选,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筛选出一批适合区内各稻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组合. 相似文献
5.
两系法杂交稻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概述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育性遗传,再生复育和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以及水稻广亲和性的概含,测定方法,遗传行为和广亲和系的选育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核不育系选育,广亲和系选育,组合选配等三个方面,评述了两系法杂交稻育种进展,客观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该系统其母本是培矮64s,是“两系”杂交稻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该系统子一代不育杂株识别有以下几点:1.1该系统的组合如果在育性敏感期没有遇到低温,温度正常,则其不育杂株识别的最好时期是抽穗期和黄熟期,杂株抽穗期有卡颈,花药虽淡黄、瘦小,不能散粉,植株较矮小,不结实;而正常的子一代不卡颈或轻微卡颈,花药黄色,饱满,散粉正常,结实正常。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5088s育性转换情况观察得出:5088s在8月份花期不育性较为稳定,根据本地气候特点,该不育系应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花期安排在8月10日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
10.
籼型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冷灌繁殖的最适繁殖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灌溉时期、灌水深度、水温和持续灌溉天数等处理,研究了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 S、双低S、株1 S、810 S和香125 S的最适繁殖条件。根据不同处理的成穗率、颖花退化程度、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等结果,提出温敏核不育水稻冷水灌溉繁殖的几个关键技术:①冷水灌溉深度应根据幼穗敏感部位距泥面的高度而变化,培矮64 S等类型不育系在雌雄蕊形成期开始灌冷水,深度为3 cm,随后逐渐深至20 cm,810 S等不育系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开始灌冷水,深度为7 cm,后逐渐深至15 cm。②冷水灌溉起止时期。培矮64 S等类型不育系在自然对照始穗前20~22 d,即雌雄蕊形成期开始灌冷水,持续时间为18天左右,群体在处理结束后7天左右始穗,13天以内齐穗;810 S等类型不育系在自然对照始穗前15天左右,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开始灌冷水,持续时间为15天左右,群体在处理结束后4天左右始穗,8天以内齐穗。③各不育系的最适繁殖温度应根据温度梯度试验确定,培矮64 S和株1 S为20.8℃左右,双低S为19.5℃左右,香125 S和810 S为20.8~22.0℃。温度过低对植株生长和幼穗发育产生伤害,过高则影响花粉可育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12.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不高不稳、种子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利用全国740个气象站点50年的气象资料,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开发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筛选最适宜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该系统以同时满足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安全期光温条件为依据,采用Java语言编制而成。针对不育起点温度为22.0℃、22.5℃、23.0℃、23.5℃和24.0℃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别筛选到24、29、20、21和22个安全系数优于海南三亚冬繁的基地,以上5种不育起点温度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最佳繁殖基地繁种成功概率分别可达83%、93%、100%、100%和100%。2010年,在应用本系统筛选到的云南保山繁种基地进行了不育起点温度为22.0℃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繁殖,单产达8 437.5 kg hm-2,创造了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最高记录,证实采用该计算机系统选择两用不育系繁殖基地是有效的。因此,采用本系统筛选到的繁殖基地进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可望解决海南冬季繁殖风险大、产量不高、种子质量差以及冷水串灌繁殖产量不高不稳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两系杂交稻 6 50 0 2以其高产优质著称 ,1999年我公司配制 6 50 0 2杂交种 4 0 hm2 ,产种 12 7.8t,平均单产 3195kg/ hm2 ,种子质量全部达到国标。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根据亲本特征特性合理安排播差期1.1 亲本特征特性 :1.1.1 父本 9311:株高 115cm,4月下旬播种 ,播始历期 10 5d,主茎叶片 17.5片 ,穗粒数 180粒。正常气候条件下 9∶ 2 0开花 ,开花从始花到大量开花 10~ 15min,单穗开花 6~ 8d,群体花期 8~ 11d。该品种对氮肥较敏感 ,生长繁茂 ,但成穗率低 ,穴有效穗 15穗左右。散粉畅 ,花粉量大 ,对九二○反应敏感。1.1.2 母… 相似文献
18.
免耕是一套新的土壤管理技术体系,已引起广泛重视。随着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一晚二晚的推广应用,永新在中稻(一晚)免耕的基础上,分别结合直播、抛秧、插秧三种高产栽培技术,对照常规翻耕技术进行两优培九三种模式的对比配套栽培,探讨两系稻增产增收技术。实践证明,免耕抛秧是继翻耕抛秧后两系稻又一项高效节支栽培新措施。1免耕栽培的产量表现抛秧免耕法比直播免耕法、插秧免耕法产量高,直播免耕法因漂秧,烂根,出苗率较低,根系发育不良,苗势素质较差,产量低于另两种免耕栽培模式。抛秧免耕法可节省机插秧所需的一次性机械投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