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当前甘蔗亚法糖厂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滤汁的处理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利用TR滤汁快速沉降器进行滤汁沉降处理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
1概述甘蔗糖厂和甜菜糖厂从提汁车间提出的混合汁要经过澄清和过滤才能进入蒸发浓缩结晶工段 ,绝大部分糖厂的泥汁过滤是靠压滤机或真空吸滤机的滤布完成 ,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固体物质堵塞 ,必须用清水加以冲洗 ,排出的冲冼水称之谓洗滤布水。目前大多数糖厂的洗滤布水未经任何处理便排走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为这种洗滤布水量大 ,按日榨3000吨甘蔗的糖厂每天用洗滤布水量达800—1000吨之多 ,且水中约SS含量高达0.3—1.0 % ,COD含量1000—5000mg/L,还含有0.1—0.5 %的糖份 ,排放后易发臭 …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碱性混合汁快速上浮澄清技术的特点及工艺流程,实践应用表明,亚硫酸法甘蔗糖厂应用该技术处理混合汁可以除去大部分的蔗渣糠、蔗蜡、淀粉以及部分其它有机非糖分,保证了成品糖的质量。该技术结合设备的优化设计后,与目前几种主要的混合汁预处理工艺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设备投资省、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少糖厂使用了无滤布真空吸滤机。它的过滤能力大,不用滤布,没有洗滤布水,消除了洗布水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它的滤汁带有大量沉淀物,颜色深,需要回流再次进行澄清处理,对生产有多种不良影响。这个问题关系到糖厂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环保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生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滤汁的色值及钙盐直接影响最终白砂糖产品的质量.将3种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PCS3021、PCS3000、某糖厂PAM、和无机盐类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分别用于处理无布机滤汁,并经加热沉降.结果表明,PCS3021浓度在2mg/L时去除钙盐效果最好,聚合氯化铝在40mg/L时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目前糖厂泥汁处理的两种主要方式,介绍了糖厂泥汁/浮渣深度脱汁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泥汁/浮渣处理低洗水、糖分高回收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耗损失.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变频调速无滤布真空吸滤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控制方案、抗干扰方法、节电效果,以及在糖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广西蔗糖》1999,(3):F003-F003
一般甘蔗品种优良工艺性状认定为田间生长甘蔗高纯度、高糖分的品种,而忽视了与糖厂产糖率密切相关的性状即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程度;目前国内糖厂绝大部分原料蔗由千家万户生产供应,从砍运甘蔗到原料蔗入榨一般3~4天时间,不同品种蔗糖分转化明显不同,糖分转化快的品种砍收后3~4天蔗汁纯度、蔗糖分明显变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变高。建议选育种工作重工艺性状测定时增加蔗转化率这一项,并作为选育种筛选性状之一。糖厂对这种植的品种进行蔗糖转化率测定,蔗糖转化率大于10%的品种应坚决淘汰。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及蔗…  相似文献   

9.
甘蔗机械采收杂质对甘蔗加工性能及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糖价的下跌,国内人工成本的大幅提高,使甘蔗种植收益变少,甘蔗机械化采收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由于机械采收产生的蔗梢、蔗叶和沙土会随着收获机进入原料,进而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过程。本文基于甘蔗机械采收产生的杂质种类和含量,综述了国外甘蔗机械采收产生的杂质对糖厂加工性能和成本核算的研究成果,表明:废叶含量增加1%时,甘蔗原料破碎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0.8~3.4个百分点;蔗汁总糖分总体呈现减少变化,减少0.1~0.3个百分点;工厂蔗渣的含水量会有小幅度(0.12%~0.35%)的增加;杂质含量下降1%,利润明显增加,运输成本可以直接降低。这将对我国制糖企业开展甘蔗机械采收的杂质对原料成本及后续加工性能的影响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糖料》2004,(1):41-41
甘蔗色素主要分为4大类,即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及花色素。蔗汁中的色素物虽不多,约占蔗汁中1%有机非糠分的17%,但甘蔗集中榨量大,每榨1000t甘蔗,就有1.7t色素物,如提取率只30%的话,也有0.57t。一间日榨万吨蔗的糖厂,可提取5.7t。为此试探讨一下,这些对制糖澄清不利的色素,如何加以利用,使它资源化,以提高经济效益。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通常存在于特殊的蔗叶、蔗茎体细胞中,称小原形质(Plastide)。蔗叶一般含4%~6%,蔗茎的上述小原形质除部分残留于蔗渣外,在蔗汁中绝大部分与蛋白一齐被凝固,而集中在滤泥中,所以可以在滤泥中提取…  相似文献   

11.
高产大茎早熟特高糖甘蔗最新品系-桂糖02/467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糖02-467是由广西甘蔗研究所育成的最新优良品系.表现出高产,早熟,特高糖,糖分稳定,蔗汁品质佳.大茎,节间长,不开花.宿根性好,抗倒性强等优良种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对糖厂和蔗农具有双盈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引进和自育的甘蔗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后期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增糖增产剂处理对参试甘蔗各品种(系)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而对甘蔗品质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甘蔗蔗糖分,并能抑制甘蔗早熟品种退糖,降低甘蔗工艺成熟早期的还原糖分,改善蔗汁的品质,同时还一定地提高甘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特早熟特高糖高产最新甘蔗品系——桂糖02/901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桂糖02-901是由广西甘蔗研究所育成的最新优良品系.表现出高产,特早熟,特高糖,适应性强,宿根性好,糖分稳定,蔗汁品质佳,纤维分较高,节间长,能自动脱叶,不开花,抗倒性强等优良种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对糖厂和蔗农具有双盈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1 问题的提出 东乡糖厂日处理甘蔗2000吨,设备满负荷运转需原料蔗总量20万吨。我县提出原料蔗总产20万吨目标已四年,可是年年实交蔗都在10万吨左右徘徊,只达到设备能力50%左右,且有继续下降趋势,支柱产业没有真正挑起大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制约因素:1.1 甘蔗产量低,蔗农收入少,对甘蔗生产无信心无积极性,只是被动地去接受任务。1.2 甘蔗糖分低,产糖率低;糖厂增大原料蔗收购各种费用,万吨蔗利润低,降低了国  相似文献   

15.
草甘膦和乙烯利对糖能兼用甘蔗FN95-1702的催熟增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FN95-1702生长盛期分别用0.03%草甘膦和0.04%乙烯利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0.04%乙烯利对甘蔗蔗糖分的提高迟缓稳定,能显著提高蔗茎早期的蔗汁重力纯度,能在不抑制甘蔗继续生长的条件下实现稳定的催熟增糖效应;0.03%草甘膦更能显著提高蔗茎早期的甘蔗蔗糖分,对中期的蔗汁重力纯度的提高更有效,在抑制甘蔗继续生长的条件下实现催熟增糖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制糖工业中,亚法糖厂的工艺过程都是将加灰、硫熏及加热后的糖汁送入沉降器进行沉淀,沉降是一种固液分离方法,利用重力作为分离的推动力。沉降以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清澈透明的清汁约占70~75%,这一部分清汁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另一部分是泥汁,约占25—30%,主要由蔗汁、泥沙、蔗糠以及澄清剂与蔗汁中的杂质作用后生成的沉淀物。由于泥汁中尚有95%左右的糖汁,因此必须把这部分糖汁分离出来,以收回其中的糖分,使糖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甘蔗蔗糖分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蔗糖分是糖厂常规的分析测定重要指标之一,几十年来,我国糖厂一直采用的甘蔗糖分析方法为压榨蒸煮法,但该方法耗时较长,测定结果的重现性不高.本文介绍一种采用甘蔗快速制样切磨、分解机搅拌裂解渗渍测定甘蔗蔗糖分的新方法一湿式分解法,文中给出该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测定步骤,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省工省时,测定结果重现性和准确性高,适宜在我国糖厂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蔗汁纯度、蔗汁转光度以及还原糖分随蔗汁蔗糖分增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供试的湛江地区7个主要甘蔗品种各项品质指标表现为:在甘蔗成熟过程中,不同品种甘蔗随糖分积累的同时,纯度(包括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均不断增加,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在交互变化,两者存在一个交点,交点后的纯度曲线趋于平稳。还原糖总量逐渐减少,但在成熟过程中,出现小的波动,转光度变化趋势与蔗汁蔗糖分最为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对7个甘蔗品种蔗汁的6个主要品质指标,包括甘蔗蔗汁糖分(Suc)、还原糖分(Rs)、重力纯度(GP)、转光度(pol)、简纯度(AP)和锤度(Bx)进行数据分析。回归分析表明:甘蔗蔗汁糖分与其它5个品质指标呈线性关系。简单回归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最优方程为:Suc=-4.47724939 0.03952629895AP 0.6598210692pol 0.3513029685Bx,方差分析表明多元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为0.997424。  相似文献   

19.
澄清工序是甘蔗制糖生产的关键工艺,由于其操作过程的特殊性和对环境要求较高,一直以来均是制糖行业改革的难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多数糖厂澄清工序一直沿用传统的工艺和设备,存在澄清效率低、能耗高和操作环境差等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制糖工艺的不断发展,糖厂澄清工序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在引进先进的澄清工艺技术和设备后,澄清工序的操作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澄清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糖厂澄清工序工艺技术进行调研和分析,结合广西糖业集团达华制糖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条件,探讨甘蔗糖厂实施澄清工序提质增效的可行性,为提高制糖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改革制糖行业的传统澄清工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探讨切段式联合收割机收获的甘蔗茎段糖分变化情况,为今后糖厂合理安排机械砍收顺序和入榨时间提供参考。分别对两个甘蔗品种粤糖94-128和粤糖00-236采取人工收获和机械化收获,分析其放置过程中(5 d内,自然条件下)蔗糖分、还原糖、重力纯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人工收获方式相对比,两个品种在机械化切段式收获方式下的蔗糖分、还原糖、重力纯度在收获当天转化不显著,而从收获后第二天开始,糖分开始变化,具体为蔗糖分、重力纯度下降,还原糖分升高,粤糖00-236的糖分转化损失速度大于粤糖94-128。因此建议切段式收获的甘蔗茎段应该安排当天入榨,而在同一天砍收这两个品种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安排粤糖00-236入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