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山灵芝中糖类物质分析及方法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长白山灵芝糖类物质的含量。方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灵芝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葸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灵芝中总糖的含量为19.65%,还原糖的含量为8.66%,多糖含量为10.49%。结论:灵芝中总糖和多糖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对4个甘蔗新品种二年新宿试验表明:闽糖87/910增产显著,增产和增糖在30%以上,只是蔗糖份有些地方还不稳定,应继续加强区试和示范。闽糖86/2121增产达极显著,增产增糖都在40%左右,且蔗糖分略高于对照种闽糖70/611,蔗糖分较稳定,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扩大区试和示范,争取早日通过鉴定。闽糖88/101增产增糖在20%左右,蔗糖份稳定,与当家种闽糖70/611相仿,97年进入区试。闽糖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糖甜菜生产情况张志文:摘自《法国糖甜菜》,1994年10月25日,第643期,19页意大利糖甜菜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4.
徐闻县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年新植蔗品比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粤糖96—86蔗茎产量比CK1新台糖10号增产0.14%,比CJ2新台糖22号减产0.50%,增减产不显著。粤糖96—86亩含糖量比CK1、CK2分别减糖6.37%和6.95%。粤糖96—24,粤糖96—177,粤糖97—64和粤糖95—168等4个品种与CK1和CK2比较,甘蔗产量和亩含糖量均有不同程度减产。经过综合分析,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9个单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评定,新台糖22号综合素质最优,排名第一位。其次是粤糖96-86和粤糖97—64并列第二位。其依次排列是:新台糖22〉粤糖96—86和粤糖97-64〉新台糖10号〉粤糖96—24〉粤糖95—168〉粤糖96—177。  相似文献   

5.
以9个不同来源的叶用甜和糖甜菜杂交,结果表明,胜叶用甜菜作母本,杂种F2生长习性遗传多数不符合3:1的分离比率;用糖甜菜作母本,杂种F2生长习性遗传符合3D:1的分离比率。  相似文献   

6.
以9个不同来源的叶用甜菜(B.ciclaL.)和糖甜菜杂交,结果表明,用叶用甜菜作母本,杂种F_2生长习性遗传多数不符合3:1的分离比率;用糖甜菜作母本,杂种F_2生长习性遗传符合3:1的分离比率。杂种后代含糖率,部分组合超双亲,部分组合低于亲本糖甜菜。优良C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产、质量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甘蔗研究所内进行广西第一轮甘蔗品种筛选试验,经过两年新植一年宿根的试验,结果:巴西45号、桂糖92/27、桂辐90/10、粤糖92/373和粤糖91/976均比对照品种桂糖11号增产增糖,其中,中早熟品种桂糖92/27表现突出,其蔗茎产量比桂糖11号增加28.1%,居参试品种第二位;11月中旬的平均蔗糖分为13.92%,与桂糖11号相仿,成熟高峰期为17.49%,比桂糖11号高1.04个百分点,含糖量增产29.1%,跃居第一位,从蔗茎产量、蔗糖分、抗逆性等性状综合分析结果,建议将巴西45号、桂糖92/27和粤糖92/373提升进入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新植和宿根试验,对来自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四川5省甘蔗优良品种(系)进行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糖90/95、福农91/23、福农91/21、闽糖90/55的平均主蔗量和产糖量比对照品种新台糖10号和桂糖11号增产增糖;桂糖91/116、粤糖89/240的蔗产量高于新台糖10,而不及桂糖11号,但含糖量高于两对照;桂糖90/95的蔗产量和含糖量居参试品种之首,福农91/23和桂糖91/116的含糖量并列第二,其它3个品种的含糖量位居第三至第六。  相似文献   

9.
三七和三七根茎中糖类物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三七和三七根茎中糖类物质的含量;方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三七和三七根茎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三七和三七根茎中总糖的含量分别为73.10%和39.61%,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为4.41%和3.60%;结论:三七和三七根茎中总糖含量较高,而且三七中总糖含量几乎是三七根茎的2倍。  相似文献   

10.
《广西蔗糖》2010,(3):52-52
男子篮球: 第一名华盛集团,第二名来宾东糖,第三名东亚糖业,第四名南宁糖业,第五名博庆公司,第六名永鑫华糖。  相似文献   

11.
桂糖17号在武侨试验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糖17号在武侨蔗区进行两年三点试驻结果:公顷有效茎数、产蔗量和宿根性明显优于桂糖11号。甘蔗蔗糖分稍微低于桂糖11号,但其公顷含糖量高于桂糖11号。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全国第3套甘蔗联合区试种在我所的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与甘蔗表现一致,高稳系数大的品种,变异系数小,公顷蔗、糖产量高;试验中云蔗92/19、粤糖93/159和云蔗89/351表现优良,川糖89/103和桂糖92/262表现较好;川宁85/78高稳系数较低,但水肥条件好时有不错的表现;闽糖86/2121、粤农91/854、福农91/4710、闽糖93/246、C25、粤糖92/126、桂糖93/103、福农93/3608和粤糖92/373等品种在性状表现上有缺陷。  相似文献   

13.
 旱种条件下,不论水稻还是陆稻,全糖、全氮含量均高于水种条件,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较高,碳/氮比低:陆稻的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远远高于水稻,这一特性很少随种植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对旱地适应性较强的生理原因之一。同时发现,贮藏性物质的增加是水稻旱种条件下的重要生理表现。  相似文献   

14.
桂糖16号宿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糖16号在雒容农场科研室两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桂糖16号宿根性强,宿根发株率较高,达75%以上,成茎率、公顷有效茎、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都明显优于桂糖11号,有效好的农艺性状,是个有前途的新良种。  相似文献   

15.
一年新植试验表明:公顷产蔗量以粤糖85-177表现最好,其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和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8.6%和20.8%;其次为桂糖84-332和闽糖86-877,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7.8%和17.5%,比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9.9%和19.6%。甘蔗蔗糖分以闽糖85-68和桂糖86-267为最高,11~2月平均蔗糖分分别达16.34%和16.29%,依次比主对照种  相似文献   

16.
评述了国内外有机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指出:目前在我国食糖供给能力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在条件适合的甘蔗产区采用对农业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发展有机甘蔗及有机糖,能确保食糖供给的安全性,也是甘蔗糖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对桂糖02/467、桂糖21、桂糖97/69、新台糖22号第二代脱毒健康种、新台糖22号(对照)进行一年新植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第二代脱毒健康种综合性状较优良,产量、含糖量均为参试品种之首;桂糖02/467早熟高糖,但产量较低,不适宜在旱坡地种植;桂糖21号植株高大,产量较高,糖分与对照接近,但脱叶性差;桂糖97/69大茎,但植株较矮,糖分较低,综合性状比不上对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糖能兼用甘蔗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选择和改良的效果,以自育的14个新品系以及双对照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为参试材料,进行了1新1宿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系在新植和宿根的工艺成熟期,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锤度、公顷甘蔗产量、公顷产糖量、公顷总可发酵糖量,新植总苗数、宿根发株率和宿根黑穗病发病率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公顷甘蔗产量、公顷产糖量、公顷总可发酵糖量均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率和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说明受环境的影响小,对产量性状直接选择效果好。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新植和宿根蔗的公顷有效茎数与公顷甘蔗产量、公顷产糖量、公顷总可发酵糖量均具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以公顷产糖量作为糖料蔗品种的选择性状时,8个新品系超过双对照而被入选;以公顷总可发酵糖量作为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的选择性状时,6个新品系超过双对照而被入选。这2种选择方法所入选的新品系类型基本相同 ,并且公顷有效茎数、公顷甘蔗产量、公顷产糖量和公顷总可发酵糖量都具有较大的遗传增益。本研究有望为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广西主要栽培木薯品种华南205鲜薯在常温、亚硫酸钠处理和沙藏3种处理方式下贮藏指标呼吸强度、失重率、淀粉含量和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藏效果最好,可显著降低鲜薯的呼吸作用,抑制其失重,减缓了淀粉的减少及还原糖的增加。呼吸强度与失重率相关系数为0.6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含粉率与还原糖含量相关系数为-0.909,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鲜薯贮藏中还原糖的增加是由于淀粉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甘蔗新品种81/139、川糖81/267、川糖77/873的种性分析表明:三个新品种的公顷产蔗量和公顷含糖量均比对照种川蔗10号高,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综合性状居第一位的川糖83/139,具有窖藏性好,萌芽性能佳,植株高,中茎,有效茎较多,糖分高,早中熟、高产、高糖、稳产等特性,具有对环境普遍适应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