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为金针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针菇菌种为材料,根据菌丝干重,对影响其生长的因素(碳源、氮源、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进行筛选。[结果]不同碳源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玉米粉〉淀粉〉绵白糖〉葡萄糖.2%牛肉膏作为氮源的效果较好。23℃时金针菇茵丝生长较好。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时,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最好。摇床转速以140r/min为宜。振荡培养7d,金针菇菌丝生长量最大。[结论]金针菇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为:3%玉米粉,8%牛肉膏,2ml/L维生素母液500倍液,0.1%KH2PO4,0.5%MgSO4;适宜摇瓶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在23℃,140r/min转速下,振荡培养7d。  相似文献   

2.
松乳菇菌丝深层培养营养因子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松乳菇深层培养所需的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因子,以及发酵的温度和pH值。实验表明:松乳菇在以蔗糖、甘露醇、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启动最快,而在以蔗糖、糊精、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茵丝的生物量高,分别为342mg/100mL,332mg/100mL,324mg/100mL;氮源以牛肉膏最佳,茵丝生物量为332mg/100mL5矿质盐MgS04和NaCl使松乳菇菌丝启动加快,磷酸二氢钾则使菌丝产量最高;VB1、VB6对菌丝的起始生长有促进作用,烟酸对茵丝的后期生长速度加快;菌丝生长较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5-27℃,最适宜的温度是27℃;喜中性的生长环境,pH6—7.5范围内生长较好,最适pH值是7左右。  相似文献   

3.
蛹草菌菌丝体培养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培养基、环境因素(温度、pH、光照)、营养条件(碳源、氮源)对蛹草菌菌丝体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蛹草菌菌丝体在PDA综合培养基和沈农5号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在PDA培养基、PDA麸皮培养基生长最差.菌丝体在15~25℃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在25℃条件下生长状况最好,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状况明显增强,30℃和件下生长成侵,35℃停止生长.菌丝体对酸碱度要求不严,在pH5.0~8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在pH6.5~7.0生长最好.菌丝体在非光照条件下比在光照条件下生长旺盛.对不同碳源、氮源吸收各异,其中以甘露醇为碳源,以牛肉膏为氮源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4.
外界环境对香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香菇菌丝体在多种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尤以在玉米-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或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较优;最佳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5.5~6.5;适宜碳源为麦芽糖或甘露醇;适宜氮源为牛肉膏或蛋白胨.  相似文献   

5.
李丹  李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64-9566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及光照对巴氏菇(Agaricus blazei)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的影响,通过观察、测量分别筛选出了适宜该菌株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巴氏菇的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浓度为7%,最佳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最佳有机氮源为酵母膏,浓度为0.5%;最适生长温度为22.5~27.5℃;最适pH为6.5~7.5;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温度、pH值及不同碳氮源对灰树花泰山-1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泰山-1菌丝体培养最适温度为26~28℃,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各因素对菌丝体生长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葡萄糖酵母膏MgSO4KH2PO4,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5 g/L、KH2PO42 g/L、MgSO41 g/L。  相似文献   

7.
陈今朝  方平  戴玄  冉景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5-7187
[目的]探明姬菇P12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同化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的能力。[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pH值对姬菇P12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在5种碳源中,姬菇P12菌丝体在蔗糖中的生长速度最快,依次是葡萄糖、麦芽糖和淀粉,乳糖最差;在5种氮源中,蛋白胨最好,酵母膏、豆饼粉和黄豆粉次之,(NH4)2SO4最差;在4种供试无机盐中,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MgSO4较好。姬菇P12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4.0%蔗糖、0.10%蛋白胨、0.10%MgSO4,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7.0。在这种培养基中姬菇P12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好。[结论]姬菇P12菌株对不同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同化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8.
大球盖菇液体培养生育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用摇床培养方法研究了大球盖菇液体培养的最佳生育条件,结果表明:碳源以蔗糖为最好,氮源以硫铵为最佳,碳氮比值以24为最宜.培养基pH值在4.5~7.5,最适pH值在5.5~6.5.液体培养基pH值对茵丝生长影响较大且最适pH值与固体培养基不同,培养时应特别注意.大球盖菇茵丝生长对培养液pH值影响不大,培养时不必考虑培养液的pH值变化.250mL.锥形瓶中装量在40~80mL.茵丝生长较为适宜.转速120r/min为佳.制种或以收获茵丝为目的的培养以培养12d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泰山赤灵芝菌种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配方的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最适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泰山赤灵芝菌株菌丝体在玉米粉、蔗糖、葡萄糖这几种碳源中,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在麸皮、酵母膏、蛋白胨等几种氮源中,以麸皮为最适氮源;在5种不同的培养基试验中,棉籽皮浸出液蛋白胨综合培养基是最适合泰山赤灵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吉林地区野生紫丁香蘑生物学特性,分别从温度、pH值、碳源、氮源、单色光、无机盐及维生素7个影响因素,对紫丁香蘑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牛肉膏,在菌丝生长过程中施加合适的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镁和VB1也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交试验进一步表明菌丝体最佳生长条件为麦芽糖、20℃、pH值6.0、VB1、牛肉膏、硫酸镁、蓝光。  相似文献   

11.
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 Whetz)菌丝生长、产孢及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宜pH值为5~6.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和麦芽糖最佳,其次为葡萄糖和果糖;氮源以蛋白胨最佳,其次为牛肉膏、酵母汁、丙氨酸,硝铵;不同的培养基以PDA培养基培养的菌丝生长最快,菌落浓密.病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5℃,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2.
以蛹虫草斜面固体菌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碳源(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和4种氮源(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浸膏和柠檬酸氢二铵)对蛹虫草菌丝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种类;同时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对蛹虫草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浓度为20 g/L;最佳氮源为酵母膏,适宜浓度为5 g/L。  相似文献   

13.
亚麻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亚麻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lini)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光照对其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8.0;持续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好,光照不利于其生长;该菌在供试6种培养基中,在PSA上生长状况最好;碳、氮源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碳源以山梨醇和蔗糖最适合;氮源以蛋白胨和牛肉膏最适合。  相似文献   

14.
药用真菌桑黄液体深层培养条件和胞外多糖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药用真菌桑黄液体深层培养条件和胞外多糖积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适合菌丝体生长发育的理化因子为:摇瓶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6℃,摇瓶转数为128 r/min,pH值为6.0,培养时间为7 d。  相似文献   

15.
针对皖西大别山金寨县永福桑黄菌种植合作社种植的桑黄菌开展研究,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18S rDNA 基因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分析,依据ITS序列分析结果将菌种鉴定为瓦宁木层孔菌(Sanghuangporus vaninii);对JS-1的基础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显示,PDA培养基最适合其生长;测定了JS-1菌株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温度在5~35 ℃区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 ℃;pH在4~1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pH为7时最适合菌丝生长。以菌丝生长情况为指标筛选碳源和氮源,碳源为葡萄糖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浓密,认为葡萄糖为其生长最适碳源;以马铃薯浸汁为氮源的培养基虽然生长速度略慢于蛋白胨和玉米粉,但菌落长势最为茂盛,且最早出现黄褐色软木状环纹,认为马铃薯浸汁为其生长最适氮源;在以葡萄糖为碳源,马铃薯浸汁为氮源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到JS-1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 g·L-1,马铃薯100 g·L-1,pH为8,培养温度30 ℃;测定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5 ℃。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蛹虫草摇瓶菌种培养基。[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于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再以正交试验优化碳源与氮源以及无机盐与VB1的最佳配比。[结果]蛹虫草优化的摇瓶培养基配方为红薯50 g/L、可溶性淀粉10 g/L、牛肉膏10 g/L、酵母膏10 g/L、KH2PO41.5 g/L、Mg SO4·7H2O 1.0 g/L、VB10.10 g/L,p H自然,利用该配方菌丝干质量可达36.33 g/L。[结论]优化的摇瓶培养基可为后续研究和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灰树花液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灰树花进行深层培养 ,结果表明 ,液体培养基以玉米粉 +麸皮、蛋白胨及牛肉膏为较好的碳源和氮源 ,无机盐 Mg SO4、KH2 PO4、Fe SO4、Zn SO4、Cu SO4的组合有利于灰树花菌丝的生长。通过正交试验及培养过程中各因素对菌丝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确定了发酵罐深层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 ,并得出 p H值在 5 .5 0~ 6 .5 0 ,通气量体积比在 1.0 0~ 1.40时 ,菌丝生物量积累最多。  相似文献   

18.
李永红  何德  赵艳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17-5618
[目的]探讨角孢离褶伞菌丝最佳生长条件。[方法]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pH值对角孢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角孢离褶伞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氯化钠或磷酸二氢钾均可明显促进菌丝的生长;菌丝在酸性环境下生长较好。[结论]角孢离褶伞菌丝在葡萄糖、蛋白胨、氯化钠或磷酸二氢钾及酸性环境下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9.
解磷菌株黑曲霉PSFM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液体培养法探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浓度以及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转速、接种量等条件对解磷菌解磷特性的影响,获得解磷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一株分离自土壤的解磷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SFM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发酵时间0~10d、温度20~40℃、初始pH值3.0~11.0、接种量1%~11%、转速120~300rpm)进行优化,测定其发酵液吸光度值,以解磷量的高低作为评价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劣的指标。【结果】分别在无机磷和有机磷液体培养基、简单培养基(SP)、NBRIY、NBRIP、NBRIYP培养基中培养6d后,以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的PSFM菌株解磷能力最高,解磷量为526.42mg/L。在12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中,PSFM均能正常生长,其解磷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木糖〉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山梨糖〉甘露糖〉果糖〉可溶性淀粉〉鼠李糖〉甘油。以硝酸钠、尿素、酵母浸膏、氯化铵、硝酸镁、硝酸铵、色氨酸、乙酸铵、牛肉浸膏、胰-蛋白胨、甘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为氮源时,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解磷效果最好,菌株PSFM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最高(990.31mg/L)。菌株PSFM的解磷能力均随着最佳培养基中NaCl、KCl、MgSO4·7H2O、FeSO4·7H2O和MnSO4·7H2O浓度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其浓度分别为0.03%、0.01%、0.03%、0.001%、0.001%时,菌株PSFM的解磷能力均最强。在不同发酵条件下,以发酵6d、温度28℃、初始pH6.0、5%接种量、转速300rpm的PSFM解磷能力最强,解磷量分别为599.24、528.23、603.69、530.57和731.48mg/L。【结论】最适合PSFM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为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碳源为1.0%木糖,氮源为0.10%硫酸铵,最佳无机盐配方为:NaCl0.10g/L、KCl0.70g/L、MgSO·47H2O 0.70g/L、FeSO4·7H2O 0.01g/L、MnSO·47H2O 0.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6.0,转速180rpm,接种量5%,发酵时间为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