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把休闲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提供有力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一是休闲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问题,二是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问题,三是重点区域规划开发问题,四是重大高端项目的引进和建设问题,五是乡村旅游的转型提升问题,六是休闲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融合发展问题,七是休闲旅游环境提升问题,八是深入挖掘休闲旅游文化问题,九是做好休闲旅游营销问题,十是提高休闲旅游管理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已经成为林业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不可缺少的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比“十二五”末和“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我国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处于中国经济转型、“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机遇期,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投资比重增加,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值不断增加,产业布局均衡发展,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平谷区是北京市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路等骨干基础设施修建得晚(北京市最后一个通高速的区县),受到大都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辐射或带动较弱,经济相对落后。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使平谷区保留了田园自然风光,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躲开了城市发展初期盲目建设、庸俗化的阶段,形成了发展休闲产业强大的"后发优势"。在北京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平谷区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缩小与发达区县的差距,使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使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这是摆在全区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实际,平谷区要通过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休闲产业列入全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大型休闲旅游项目为带动、促进休闲产业跨越式发展,突出宣传主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休闲与文化的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休闲产业的品牌个性等措施推进休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各地体验旅游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者对于"休闲"回归自然的农业旅游的重视,体验旅游下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对陕西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陕西农业休闲体验式旅游进行ASEB分析。通过对体验旅游概念的分析,最后提出的陕西休闲农业体验旅游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迅猛,正步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型阶段,而成功实现这种转型的关键在于人才。文章在分析了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农家乐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农家乐旅游人才交流平台,有效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梯度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完善培训内容等。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北京市将推进旅游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大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旅游发展委表示,北京市将适应旅游需求新变化,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将建设19个集产业集聚、资源整合、辐射带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功能区。近5年来,北京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年旅游总收入达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4,(7):7-7
<正>湖北省农业厅出台《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计划到2020年,全省打造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县、100个休闲农业示范乡村,年接待游客1亿人次,休闲旅游综合收入达500亿元。全省将全力打造"大中城市郊区板块、鄂东板块、江汉平原板块、鄂西鄂北板块"等四大休闲农业板块。重点培育和打造武汉系列赏花节、沙洋油菜花节、英山茶叶节、恩施硒茶文化节、秭归脐橙节、宜昌(夷陵)柑橘节、罗田板栗节、  相似文献   

8.
旅游休闲农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旅游、休闲、观光融于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武汉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可以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对实施武汉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三农"工作已经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新媒体手段能有效对休闲农业进行宣传推广,对打造休闲农业特色品牌、传播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发掘农业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健康养生等业态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重要供给.为持续推进阿克苏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进一步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农村大视野旅游新天地——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首批星级企业(园区)新闻发布会"于2011年2月25日在北京举行,长沙市浩博农庄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称号,正式步入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的行列。2007年,在山东举行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浩博农庄已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浩博农庄成为湖南省首家2次荣获休闲农业国家级荣誉的有机休闲农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湖北大别山区红色休闲体育旅游开发所处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结合当地红色休闲体育旅游的市场定位,提出湖北大别山区红色休闲体育旅游开发应制定在注重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开发产品,运用灵活多变的定价策略,拓宽销售渠道,有效运用多种促销手段等一系列营销策略,为推进当地红色休闲体育旅游向科学、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朱永文 《甘肃农业》2012,(1):46-48,51
乡村休闲旅游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旅游休闲的需要,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乡村旅游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为此,以浙江省建德市为例,阐述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与养生文化相结合、与严州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突出"乡村野趣"和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等建德市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努力打造以创意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为特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3.0版".为此,应进行供给侧改革,以"存量抓升级,增量抓转型"为主线,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提升、休闲产品开发、乡土文化挖掘、集群发展、"互联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客培育、京津冀协作等八大工程,把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营销推介、品牌培育、人才培养等六方面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乡村休闲旅游是城市人在自由的时间里,主动地从城市文明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而在城郊地带进行的休闲旅游活动。任何一种休闲方式的产生,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休闲旅游是社会进步和旅游得以发展的产物。我国居民的休闲旅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城区休闲旅游地主要满足市民日常的休闲需要,乡村休闲旅游地主要满足市民假日的休闲需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90年代的竞相发展,进入本世纪面临产业升级与衰落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6.
加强旅游区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是实现农家乐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根据温州市堂基村地形地貌趋势、旅游资源特征及分布,提出了该村农家乐休闲旅游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带、四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推进,生态、交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使乡村生活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以成都市西来古镇为例,深入挖掘其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发展创意农业,将古镇开发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探讨了西来古镇的旅游开发路径,以期为今后古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实现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根本在于实现三地产业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协同发展,优化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区域产业整体营商环境,持续激发乡村休闲旅游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市场化的方式引导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来推动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自我循环与发展,政府应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清除一切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破解产业用地问题,在区域和城乡规则均等、机会均等、权力均等的环境下推进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剑平 《农技服务》2011,28(1):82-8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将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结合起来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以贵州桐梓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例,阐述桐梓县立足"三农"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乡村休闲旅游不但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该文以六盘水市为例,在阐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提出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