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文化思想贯穿于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解放的唯物史观学说体系之中。维柯、康德、黑格尔等人关于文化的思想和论述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溯源。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唯心到唯物的转变、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阐述以及对文化思想的补充和完善三个阶段。从唯物史观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文化思想基本内容的三个方面: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的辩证关系、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下的文化异化和文化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性及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于一体,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道德机制的创新。学术界对中国梦和道德机制的内涵及内容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然而对中国梦与道德机制结合起来缺乏系统整体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提出,从道德层面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价值追求,体现"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的理论,为在新时代加强"中国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高价值命题,也是马克思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初步探索阶段、伴随唯物史观确立的定型阶段和唯物史观确立之后,以及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理想与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机统一,既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也符合人民的期待,是在现实大环境下理想与传统的结合。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原始文本,提出"交往"用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中心课题,它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基础性地位.主张将"交往"定位为"主体间对象化实践活动",认为正是交往将分散的个人力量整合成改造世界的最大化合力,将彼此隔绝、孤立发展的史初格局改变成全球一体,共生共荣的当代历史格局.交往范畴的当代定位不仅有助于沟通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赋予唯物史观以当代内容和当代形式,而且将为把握世界历史和中国未来发展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它是一个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基本立场、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以及文化基础等方面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高度一致性,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在新世纪新阶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观念,与审美、伦理等领域存有相通之处。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不仅带有集体信仰的特征与理性实质,其自身还存在着艺术追求和美学创生的要求。为此,有必要从现实美学出发,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当代公共理性的重建问题,以此推动当代政治在中国的美学化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90-292
中国梦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的国家富强之梦,民族复兴之梦,以"中国梦"为载体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用"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做航向,引导当代大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对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的信赖。从探讨中国梦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着手,在分析以中国梦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探析如何以"中国梦"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高职学生是"中国梦"的重要参与者,但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社会阅历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尚缺,具体表现为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家庭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淡化、国家意识缺乏。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责任意识教育主渠道的"两课"必须加强理论宣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搭建有效实践平台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并将其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逻辑必然,是唯物史观的伟大理论创新。这一创新主要体现在4个层面上:(1)科学揭示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突破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2)精辟阐明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3)深刻阐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拓展和升华了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理论;(4)把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立党治国的伟大实践,赋予唯物史观鲜明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是反映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社会前进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意愿的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红色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红色文化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是进行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资源,同时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重要历史经验。红色文化对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的引导者,其科学与否决定着大学生的奋斗结果。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能够保证大学生更好地投入工作与生活。通过阐述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以及指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中国梦"宏伟理想,提出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的提出是理想教育观念的发展,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及升华,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国梦"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并为"中国梦"与大学思想政治的融合提供长效的发展机制。文章在分析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的重点,并对"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升教育事业创新及优化,从而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既要承接学校自身优良传统,同时也应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响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四川农业大学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不断推进学校改革发展;面向未来,确定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目标,体现了"川农大精神"是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丰富了"川农大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的普及及其独特的媒介特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自媒体拓宽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平台,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自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和难控性也给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想生存传播提供了可能,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新挑战。通过研究自媒体特性及其对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可以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探寻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发展和成长、从渺小到巨大转变的重要动力。中国梦内涵丰富,对社会主义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梦推进下我们把长征精神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主旨的发展和深化。重新探讨中国梦推动下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发展中国,从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对山东省多个农村区域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中国梦"提出后农村居民对其了解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的梦想。结合调查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普及"中国梦"相关知识,使农村居民生活能够有所改善,社会能够稳定发展,帮助完成实现农村居民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在享受日益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领域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着社会和谐。关注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状,采取恰当的对策重建人的精神世界,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理论的核心在于个人意志必须通过社会关系下的劳动才能得以体现,在创造历史的实践中,个人意志通过物化的社会体系融入整体意志之中,由此形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在历史合力论的理论视域中,中国梦的理论逻辑体现为从人的现实利益出发,通过物质生产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中国特殊的现代化发育轨迹中,中国梦既是作为整体国家观念的中国梦,又是落实到每个个人发展层面上的现实的梦,还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384-385
党的十九大对当今时代格局做出了新的界定,规划了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工巧匠的培养是时代之需,也是当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质的重要部分,必须贯穿于当代职业教育过程的始终。但是,当前,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传承中内容泛化、结构残缺、形式单一的问题甚为显著,已经难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合理利用好学校与社会两个平台,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重要作用,才能充分开拓"工匠精神"培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