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雄蚕蚕种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基因控制家蚕性别达到专养雄蚕的目的,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几十年来业内人士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其中以俄罗斯斯特隆尼科夫研究最为成功.  相似文献   

2.
陈诗  王红芬 《蚕桑通报》2007,38(3):18-20
专养雄蚕技术作为一项蚕桑的技术革命,目前已进入实用推广阶段。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雄蚕杂交种的制种特点,决定产生同样鲜茧量的蚕种繁育成本显著高于常规杂交种。如何降低雄蚕杂交繁育成本。成为推广雄蚕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3.
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雄性与常规家蚕品种的雌性相交,下一代雌性在胚胎期死亡,仅雄性能正常孵化、发育并结茧,可实现专养雄蚕,从而实现农村专养雄蚕这一蚕业技术的革命,为实现蚕业的高效、省力奠定了技术基础。2005年,秋·华×平30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培育并通过浙江省省级审定,同时也是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杭州地区是全国率先大规模推广雄蚕品种的蚕桑主产区,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也是较早繁育雄蚕杂交种的专业蚕种场站。由于雄蚕繁育难度大、繁育系数低、繁育成本高,加上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由专业场向原蚕业转移等原因,导致中间有几年繁育间断。为实现雄蚕杂交种繁育自主化,促进杭州地区雄蚕的大面积推广,从2012年开始,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开始在原蚕区进行雄蚕品种秋·华×平30这一对品种试繁。经过6年的实践,不断摸索经验,逐步掌握了原蚕区雄蚕繁育的技术,实现了雄蚕繁育稳产、高产、优质的综合目标,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下繁育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与平衡致死系杂交育成了新型雄蚕新品种,是雄蚕平衡致死和雌蚕无性克隆两项性别控制创新技术的融合。通过对近四年来"秋华×平30"、"雌35×平28"、"雌29×平30"三对雄蚕种的原种繁育,比较克蚁收茧量、健蛹率、制种量等指标,发现其繁育上的优缺点,通过进一步的选育和优化,以及繁育单位对原种性状的了解,性状表现向好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专养雄蚕与现行品种的差异性,在实验室开展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这两个雄蚕品系的强健性比两广二号略好,虫蛹生命率、结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50kg桑产茧量分别高9.78%、6.11%;50kg桑产茧层量分别高19.64%、12.99%;万蚕用叶量少14.00%、5.47%;生产1kg茧所用叶量少8.96%、5.77%;一茧丝长、干茧出丝率、净度均优于两广二号。饲养雄蚕品种将有效地提高饲料转化率、亩桑生产效率和茧丝质量,实现蚕农与缫丝企业双赢和产业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6.
雄蚕好养、桑叶利用率高.专养雄蚕比普通养蚕可省桑节本约10%。雄蚕的叶丝转化率高,雄蚕茧的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一般要比雌蚕茧高约20%,可使蚕农受益。雄茧鲜茧出丝率高,每50kg鲜茧可多缫生丝1000g以上。从而使丝厂受益。雄蚕茧的纤度细、偏差小、丝质优.一般可缫5A级高位生丝,又可使丝厂  相似文献   

7.
海盐县雄蚕种在农村原蚕区繁育中,通过对基地的选择与扶持、与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提高群众繁育雄蚕种生产技能、增加投入、开展试验等措施,使基地的雄蚕种繁育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建议继续加大对原蚕区农户的反哺力度,进一步挖掘雄蚕种繁育潜力,加快雄蚕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雄蚕具有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选育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是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20年来,我国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转育改良方法研究、家蚕性别控制种质资源库构建、实用化雄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繁育配套技术开发及雄蚕品种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专养雄蚕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雄蚕种、茧、丝绸及产品的一体化建设,打造雄蚕丝高端产品与品牌,提高全产业链综合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强雄蚕品种的选育,实现专养雄蚕和实用化推广是新世纪蚕业科学基础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雄蚕一代杂交种的饲养技术及其价格偏高等问题,给推广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仙居县于2000年晚秋开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少量雄蚕种进行试验,获得成功.随后,采取试验示范、宣传辅导、政策引导等多项措施,推广工作相对比较顺利.  相似文献   

10.
原蚕区雄蚕品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系列品种在浙江省繁育推广多年,由于该系列品种在繁育过程中的特殊要求,一般选择在专业场场本部饲养,近年来由于专业场场部饲养规模缩小,制约了雄蚕品种在我省的繁育和推广。目前我省饲养的雄蚕一代杂交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调入的。为解决雄蚕一代杂交种繁育问题,必须探索在原蚕区繁育雄蚕一代杂交种。近年来已有省内多家蚕种繁育单位在原蚕区试繁。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春期在原蚕区试繁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饲养原种180g,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1.
自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家蚕基础材料开展雄蚕品种培育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对雄蚕品种培育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目前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雄蚕品种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4年8个蚕期利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第转育改良组配成的7对雄蚕杂交组合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雄蚕杂交种具有食桑省、叶丝转化率高、能够大幅度提高蚕出丝率、茧丝质量优异等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于改造提升传统蚕丝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雄蚕杂交种的示范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6年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至死系后,开展了转育改良和选配雄蚕杂交种等研究。1997年春湖州市蚕业管理总站在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专家指导下,于国内首次进行了雄蚕杂交种饲养试验获得初步成功,至2000年秋连续4年8个  相似文献   

14.
湖州市从1997年春期率先引进雄蚕系列品种并在农村进行试养推广,至今已推广数对雄蚕品种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00年春期开始,塔山蚕种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外第-个批量繁育雄蚕种的生产单位开始接受一代杂交种的繁育,以后其他蚕种制造企业都陆续参加了雄蚕系列品种的繁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对雄蚕繁育积累了一定的体会,在此与各位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开发高新技术推广雄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的繁育与推广是提高蚕茧出丝率,增加茧丝绸生产经济效益的重大突破口,是二十一世纪蚕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为在蚕业高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迅速提升我县茧丝绸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世纪我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站于1999年开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引进繁育、试养与推广了雄蚕品种,到2000年晚秋蚕止,共计繁育了雄蚕品种1800余张。其中饲养了第一代雄蚕种夏5×平2、夏4×平1。第二代雄蚕种夏华×平8共三对品种计323张。1 推广雄蚕品种的主要实绩2.1 雄蚕品种(尤其是第二代)具有强健好养、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雄蚕品种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杂交原种进行杂交,形成新的三元雄蚕杂交组合。以"芙蓉·932×7532·湘晖"(即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试养,发现利用杂交原种芙蓉·932为母本与含伴性平衡致死基因的平30、平32品种为父本杂交形成新的雄蚕杂交组合,茧层率比对照高2.88%~3.63%,但虫蛹生命力比对照低8.42%~15.82%,特别是伴性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在广西高温季节饲养,虫蛹生命力只有26.60%~50.72%,比常规二元杂交原种"芙·9"低46.66%~70.78%,需进一步改良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鲁菁×华阳”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配合力优的蚕品种菁松为父本,转育成限性皮斑蚕品种鲁菁。两者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鲁菁×华阳,其雄蚕率达到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3.42%、0.46 kg和3.52个百分点,是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8.
桑蚕的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雄蚕较雌蚕有较高的生命力和叶丝转化率。近半个世纪来各国学者对蚕的性别控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建立了许多产生桑蚕单一性别后代的方法。作者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后,认为俄罗斯科学斯特隆尼柯夫育成的桑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能产生理想的雄蚕杂交后代,可实现专养雄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夏季繁育一代杂交蚕种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吕亨芳 《北方蚕业》2000,21(1):43-43,45
  相似文献   

20.
利用温敏致死性状专养雄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性赤蚁(sch)具有催青期高温干燥敏感性,用30℃、相对湿度60%条件催青时雌卵孵化率很低,雄卵正常孵化。利用sch品种作父本与普通蚕品种杂交,其F1代的蚕卵仍具有高温催青敏感性,这是控制桑蚕性别实现雄蚕饲养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